慈禧太后,是一名备受争议的女性。
她掌权下的清朝腐朽不堪,与外国签订多份不平等条约。百姓受难时,她却带着光绪皇帝逃亡,一路上依旧是山珍海味。
光绪皇帝死后,她又扶持小皇帝溥仪上位,想要继续掌控清朝。
人人都称她是“历史罪人”,因为是她导致清朝逐渐走向灭亡,但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什么样子?她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狠辣无情的太后的?
垂帘听政终掌权其实在慈禧刚刚进宫的时候,她也只是一名小小的秀女。之所以被咸丰皇帝看中,也仅是一个巧合。
当时年仅16岁的慈禧与大多数的秀女一样,都怀揣着被皇帝选中,当上妃子的梦。但相比于其他背景深厚的秀女,她的出身虽不突出,但也是镶蓝旗人的后代。
某日,慈禧来到圆明园当差,看到如此美景,她不禁唱起了自己最喜欢的曲子。恰巧咸丰帝路过,听到了宛转悠扬的歌声,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他命令手下将刚刚唱歌的女子带来,顿时被慈禧美丽的面容所吸引。就这样,慈禧被咸丰看中,隔天便被升为了兰贵人。
慈禧高兴不已,每天都等着皇帝来自己的宫里,但自那夜之后,皇帝便再也没来过。
毕竟当时的后宫之中都是莺莺燕燕,皇帝根本不会想起姿色还不错的慈禧。照顾她的下人见慈禧失宠,便开始敷衍了事,做起事来根本不用心。
慈禧终于明白,要想在宫中生活,不能只靠皇帝,得靠自己经营。于是她开始四处讨好比自己妃位高的女子,甚至深得皇后喜欢。
在一次宴会上,皇后为咸丰与慈禧制造机会,二人顺水推舟,再次在一起。当然皇后帮助慈禧可不是无偿的,在这宫中也算是多了一份助力。
不久之后,慈禧的宫中热闹了起来,咸丰时常来到慈禧的宫中,因为她怀有身孕。她一旦生下皇子,那就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
也许是上天眷顾慈禧,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名为载淳。
此时的慈禧不再是刚入宫那样懵懂的少女,她也逐渐尝到了拥有权力的快乐。主要是慈禧经常讨咸丰帝欢心,这让咸丰对其一点都不设防,甚至还教她如何处理政事。
慈禧假装劝咸丰“后宫不得干政”,咸丰却觉得慈禧做事得体,甚至还让她批阅奏折。
就这样,慈禧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便一发不可收拾。
咸丰帝晚年,清朝面临着巨大的忧患,慈禧认为应该拼死抵抗,但咸丰帝却没有信心,在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的时候,他们匆匆逃离。
但也是在这件事中,一些大臣发现,不知不觉间,慈禧也有了拥护之臣。他们上谏咸丰,女子绝对不能干政,咸丰却不以为意。
等咸丰死后,慈禧开始自己的掌权之路,她先是伙同慈安将当时已经成为皇帝的载淳拉了下来,然后扶持光绪上位。
为什么慈禧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因为当时同治帝登基后,想要让慈禧归还权力,慈禧自然不肯。她认为,既然这个不听话,那就换一个。
光绪皇帝便成为了慈禧掌权的傀儡,这一辈子都没有摆脱,就连婚姻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下。他生活得有多难?
强压下的光绪帝光绪帝登基时仅四岁,什么事都听慈禧的,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光绪也有了自我意识,认为自己亲政,太后应该将权力归还。
然而没想到的是,慈禧权力甚大,连他也控制不住。
不仅如此,慈禧为了控制光绪,为他安排了一名皇后,她就是隆裕。光绪根本不喜欢这位皇后,从来没有找过她,即便慈禧强压也没有。
而隆裕即便担着皇后的头衔,也始终没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她也没有慈禧的胆识与智慧,终将成为皇权之下的牺牲品。
除了婚姻不能自主之外,政治上更是被慈禧把控。当初若不是慈禧阻拦,“戊戌变法”很有可能就成功了。
当时戊戌变法实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强清朝的力量,慈禧刚开始并没有阻止。
因为慈禧知道,只有清朝强盛了,她才能安稳地当她的太后,还能拿更多的钱为自己修园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此,她任由光绪继续下去。不过,一些变法的内容触及到了守旧派的根本,这让老臣愤怒不已。
于是,他们就偷偷告诉慈禧,光绪帝实行的这一变法很有可能会影响慈禧的权力,甚至让皇帝一方势力强大。
慈禧一听不干了,立马出手阻止。一些大臣正等着慈禧出手呢,他们连忙站出来指责戊戌变法的坏处,并呼吁将进行该变法的人全部处死。
就这样,一百多天的维新变法就此结束,就是因为慈禧的干预。
光绪帝对慈禧是又恨又怕,但根本无可奈何。慈禧只手遮天,干预着清朝的吏治,致使清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在当时世界开放发展的时候,清朝却在故步自封。
光绪时刻关注着外界的事情,最喜欢的就是外来文化,他也曾学习天文学等各大学科,多次研究外来的东西。
慈禧却不一样,有着传统的封建思想,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当火车出现在她的眼前时,她却认为火车的噪音太大,因此让几匹马拉火车;她认为司机不应该坐在他的前面,便让司机跪着开车……
这一系列的囧事,都是慈禧在洋人面前出现的洋相,她还曾留下了“茄子”这一拍照的专属语言。
说起拍照,别看现在留有很多慈禧的照片,实际上,刚开始的时候她却是极力反对的那一个。
慈禧的真实面容在古代,照相机的出现,让一部分人认为一旦被照,灵魂便会被吸进去。因此,照相机一度成为“违禁品”。
不过,珍妃的出现,让照相机重新出现在宫中。珍妃也是一名秀女,是一名特立独行的秀女,光绪顿时被她吸引。
或许在跟珍妃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光绪皇帝最开心的时候。珍妃经常跟他讲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还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带进了宫。
其中,便有照相机。珍妃最喜欢的就是拍照,甚至还让光绪给她拍照。光绪皇帝也十分宠她,跟着她一起玩闹。就连珍妃穿龙袍,光绪都不在意。
然而,时常关注宫里的慈禧却不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于是便下令将珍妃处死,并将珍妃的东西一并烧了,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在慈禧看来,这些奇怪的东西都是祸乱宫闱的,绝对不能出现。
然而,随着西方思想的侵入,慈禧也逐渐明白接受外来思想的重要性。
当看到照片里雍容华贵的自己时,慈禧顿时感兴趣了,还将专门的摄影师请到皇宫之中。
1899年,美国劳特·温斯特来到清朝皇宫,为慈禧拍下了多张照片,也记录了当时慈禧生活的真实场景。
官员夫人陪同的慈禧、下雪看景的慈禧、抬着八抬大轿的太监们……
不仅如此,在照片中,慈禧还曾摆有照相的姿势,很明显是摄影师教的。据说当时照相的时候,摄像师让慈禧喊“cheese”,这样能比较自然地笑。
慈禧不懂英语,便喊了“茄子”,这两个词一直到现在还在被我们使用。
除了这些生活照片之外,在美国博物馆中也有一张慈禧的照片,是慈禧在晚年照的。当时她穿着华贵的袍子坐在座子上,确实有太后的风范。
即便到了晚年,慈禧也并没有过多地衰老,这表明她也时常保养自己的脸。据说,平常慈禧会用珍珠粉敷脸,这样能够保证面部的光滑。
但细心保养的背后,是大笔银两的流出。我们能够从历史上窥探,慈禧掌权期间,修园子、办宴席、出行游玩等,都是挪用清朝国库的银两。
也正是因为这样,北洋水师根本没有用来“升级”的银两,最后只能走向灭亡。
慈禧的一生无外乎是一名女子的奋斗史,她对清朝乃至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不过,她的功过也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