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补给站秒变“自助餐”,国内马拉松赛事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展现涨涨涨 2024-12-21 11:09:12

国内马拉松赛事越来越有看头了。马拉松补给站秒变“自助餐”。出发一百人,一波流水席,终点没几人。为啥?饭后不宜剧烈运动,这是打小爸妈就告诫过的。

马拉松也可以是美食街

近日山东济宁马拉松赛事就是如此,参赛选手到达补给站,寻思着还要不要跑,互相一诱惑,决定不跑了,到点了开始吃吃吃。等于是180元报名费,吃到了熏鸡和猪蹄。马拉松妥妥成了马拉吃,不知道当年希腊那位勇士作何感想。

根据中田协规则,补给站每隔2.5公里到5公里设置一个补给站,10公里及以后,除提供水,还可以提供饮料、能量胶、甚至是当地特色美食。比如成都马拉松提供过甜水面、钵钵鸡、火锅粉、豆腐脑和红茶。武汉马拉松提供过热干面、豆皮、鸭脖、小龙虾等武汉美食。铁岭马拉松还提供过铁锅炖、小鸡炖蘑菇、烤全羊等等。马拉松场上人茫茫,马拉松场下也是满汉全席。

马拉松爱好者为何越来越多

出发点是好的,全国马拉松爱好者越来越多,也符合全民健身的精神指示。除本来的长跑爱好者外,很多企业现在也把兴趣社团也作为一种员工福利,定期提供一定经费支持,比如我们公司就有所谓的跑团。很多人下班后都会去江边一起跑上10-20公里不等,看个人体力。对于他们,既然都有了这个体力,就更愿意去向全马发起挑战,也更会跨市跨省参加比赛。对于他们,马拉松是认真的,是个人体能的一次次挑战。像我主任,每两三个月参加一次全马,追求成绩的那种。虽然跑完第二天,他整个人就只能在家休息了,但他乐在其中。上周他还说近期在备战上海马拉松。

特色美食缘何攀上马拉松

正是这种马拉松爱好者跨省市间的参赛,触发了举办地政府对推广本地文化和特色美食的念头。于是特色美食才能这样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马拉松赛事上。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其中又混入了不少不单单是为了来跑马拉松的人。可能有人他就最多能跑个10公里,比如我,我平时不跑步,但正常坚持一下也能跑完个10公里。这样的人去参加,等到10公里补给站到了,特色美食也就尽收眼底。吃完就可以回家了。

随着马拉松赛事在全国的更加普及和高频,相关的赛事规范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马拉松赛事的关注焦点会越来越偏离其本身,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