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15军团3任参谋长,两位授上将,一位没有参与,否则至少大将

深更读过去 2025-04-17 10:45:16

红15军团成立时间很晚了,已经是长征以后的事了。当时红25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会师,并且组建了该军团。军团长是徐海东,后来也是开国大将。

在短暂的时间里,红15军团曾有三任参谋长,其中两位都被授予上将军衔,另外一位很可惜,否则至少也是上将军衔。

两位上将分别是周士第和陈奇涵。

说起周士第,他的资历并不浅。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参与组建了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在1924年,他就入了党,这个时间在上将里面算是非常早的了。而在黄埔一期中,同一批的可有徐向前元帅以及陈赓大将。他也曾在后来担任过铁甲车队的队长,更是在部队扩编后跟随叶挺参加了北伐战争。

参加南昌起义的时候,他是师长,级别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这个经历发展的话,他在后来的成就或许会更高。只不过南昌起义后,在部队转移中,他选择了独自一人前往南洋。这也导致他并没有跟随朱德去井冈山,更是长时间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一直到1933年,他才回到了中央苏区工作。之后,他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担任了红15军团参谋长以及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

抗战开始后,他在贺老总麾下担任参谋长,随部开展游击战争。后又转战冀中,并且担任了晋西北军区(后改为晋绥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过华北野战军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协助徐向前指挥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在太原战役后,兵团转隶一野建制,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战。

周士第早期的经历毋庸置疑,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级别也并不低。但他毕竟之前有过脱党的经历,这对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陈奇涵名气并不大,但也是一位老革命了。他曾在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参加了反袁斗争,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名气并不算小,曾在黄埔军校工作,担任过教官,还随部参加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入党后,他参与领导了赣南起义和兴国暴动,创建了赣南苏区,被毛主席称赞为“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他也曾担任过红1军团以及红15军团的参谋长,资历是很老的。

抗战开始后,陈奇涵留在了大后方,主要在中央军委工作,也兼任延安卫戍司令与防空司令。抗战胜利后,陈奇涵调去了东北,不过主要在地方军区工作,担任过东北军区参谋长。

新中国成立后,陈奇涵又担任军事法庭庭长,成为我国军法战线上的奠基人,也被称为军法上将。

军团的第一位参谋长是刘志丹

刘志丹可谓是赫赫有名,他是陕西人,192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去了黄埔军校学习。

他曾在渭华发动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奉命在陕北、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组织革命武装,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后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可以说,他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1935年2月,中共西北工委、中共西北军委成立,刘志丹任中共西北军委主席,统一指挥中共西北武装。红15军团成立后,他担任了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又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

可惜的是1936年,在与敌人作战时,不幸壮烈牺牲,时年仅34岁。否则的话,凭借着他在陕北红军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在有所表现的话,最少也是大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