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女士的母亲63岁,2024年12月,袁女士的母亲有些咳嗽,袁女士便陪着母亲去医院拍CT。在辽宁省某医院呼吸内科拍了肺部 CT,结果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较大者位于左肺上叶尖后段,大小约为18x11mm,左肺上叶局部见片状模糊影,肺门结构规则,气管、支气管通畅,纵隔居中,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医生说应该是有炎症,不用太过担心,只要不再咳嗽,定期复查即可。但袁女士上网查询后,发现结节已经是比较大了,心里还是充满担忧。于是,之后袁女士又带着母亲前往辽宁省某肿瘤医院胸内科,让医生看了片子。

医生表示看起来像是炎症或者结核,建议做一个增强CT。但是,当时医生考虑到袁女士的母亲可能会对增强CT的造影剂过敏,又说年后做也可以,先过个好年。就这样,到了2025年2月份,袁女士才陪着母亲在医院做了增强CT。
增强CT的检查结果令人心碎,结节不仅变大了,还出现了淋巴转移。袁女士赶忙又挂了一个胸外科的号,医生说淋巴转移了,是恶性肿瘤可能性极大,需要立即手术。听到这个消息,袁女士脑袋瞬间一片空白,怎么也没想到会是恶性肿瘤。
在袁女士的印象中,母亲一直都很健康,走路都带风,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好,怎么年后拍个片就变成这样了呢?但现实摆在眼前,袁女士必须接受,她不敢有丝毫耽误,马上开始研究住院方案。

袁女士第一时间给表哥打电话说明情况,然后经过一天的研究,袁女士带着母亲来到肿瘤医院办理住院。住院时,袁女士的母亲并不知道真实情况,袁女士只是告诉她有结节需要切除。医生给袁女士的母亲开了一些检查项目,很快,按照医院的安排,袁女士的母亲开始做各种检查。
幸运的是检查结果显示没有远端转移,还可以做手术。手术之前,袁女士找医生咨询手术相关事宜,医生不停地强调手术的难度,袁女士听着眼泪止不住地流。医生说瘤子肯定要取出来,至于淋巴,如果和血管太近,他们也不会冒着大出血的风险强行去取,只能取部分做病理。
袁女士陷入了纠结,不知道手术到底做还是不做,毕竟手术风险太大,她真的非常害怕。然后纠结到了手术前一天,袁女士单独和医生聊了聊,医生告诉袁女士,袁女士的母亲被安排在第四台手术,前面都是小手术,袁女士母亲的手术难度大,排在后面能做得更细致一些。

医生让袁女士签字,但袁女士在签字时犹豫了。医生告诉袁女士不能再耽误了,不能再拿不定主意。于是,袁女士含着泪签了字。到了手术那天,袁女士的母亲进去手术室后,袁女士就全程不停地刷新手机查看手术状态。
手术整整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终于结束了。医生出来说,淋巴和血管之间有一点点空隙,他们用线一点点把淋巴勒了下来,手术难度很大,不过淋巴切得很干净,左上肺也切除了,肿瘤处理得很好。听到这些,袁女士当时真的非常感动,觉得只要母亲慢慢恢复就没事了。
回到病房后,袁女士的母亲住了四天就出院了。出院后2天,大病理结果就出来了,显示是肺浸润性腺癌3B期,低分化,淋巴结有转移。医生约袁女士面谈,建议做基因检测,看能不能匹配上靶向药。

袁女士同意做基因检测后,经过7个工作日的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好消息,袁女士母亲的基因检测有靶点,能吃靶向药。在靶向药的选择上,因为袁女士的母亲是术后3B期,吃奥西替尼就不能走医保,每个月花费要超过6000元,而且副作用会大一些。
所以医生建议吃伏美替尼,伏美替尼有赠药政策,每月费用也就2500元左右,经济压力会小一些,耐药时间也会长一点。经过考虑,袁女士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联系了厂家代表,通过医保挂号,自费购买了伏美替尼。
现在,袁女士的母亲已经吃上了靶向药伏美替尼,袁女士很希望这个靶向药能发挥作用,控制住癌细胞。同时,袁女士想告诫大家,发现大的肺结节真的要重视,及时检查,早些处理。袁女士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