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年过60还赖在工地打工,除了养老难,“啃老”问题不容忽视

果然悠 2022-05-12 00:31:26

农民工是时代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力发展基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当时正赶上料票制度取消,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每年进城的农民工数量也连续多年保持在2000万人以上,这两千万人也多数扎进了工地,一干就是二三十年。据统计2021年我国农民工的总量为29251万人,其中27.3%年龄超过了50岁,也就是说50岁以上农民工数量约为7985万人,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二三十岁干到了五六十岁。

最近今年,农民工遇见了自己进城打工以来最大的难题——农民工清退令。目前已经有包括上海、深圳、天津、南昌、泰州、荆州等地区提出了“超龄农民工清退令”,即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男性和50周岁以上的女性不得继续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出台这一规定的原因是因为2018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中,占比仅为1%的60岁以上的农民工却发生了高达15%的事故死亡率。如果农民工清退令继续推行下去,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年过50岁的约8000万人的农民工队伍将失去工作的机会。

虽然不少城市已经推出了“农民工清退令”,但是还是有不少农民想方设法赖在工地上,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点他们给自己的脸上抹上化妆品,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搞大点穿上了内增高,但是这些小儿科的方法只要一亮身份证立马露馅。更高明的做法是“狸猫换太子”,比如借用年龄没超的亲戚朋友的身份证进行登记,即使工资打到对方的卡里也在所不惜。还有的人会通过中介,让中介同公司签订合同,然后中介再把活给超龄农民工干,中介从工资中抽取报酬。

男60周岁,女50周岁,在这个城里工人准备退休安享晚年的年龄,农民工却只能通过各种非法方式赖在工地上,虽然清退令是为了农民工的安全考虑,可当很多人选择非法的方式赖在工地上时,不仅无法降低工地事故的发生率,反而让自己失去了最后一道保障。难道他们不害怕事故吗?他们不是不怕,而是不敢怕。

因为他们没有养老保障,多数农民工在城里打了一辈子工,受了一辈子累,到老养老毫无保障,城市里没有自己的房子,自己只是匆匆过客,返回农村以现在的种地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家庭开支。虽然打工攒下了点钱,但都给孩子结婚、买房了,一个儿子结婚还好,两个儿子结婚后就是一屁股债,靠种地生活都难,哪里还有钱还债。由于认知度不够,很多农民工并没有缴纳保险的意识,即使有这个意识也因为自己时常转移工作地点而不得不中断社保的缴纳,这就直接导致了现在的农民工养老难题。

养老难是个问题,但其实不是主要问题,毕竟在农村靠种地吃饱穿暖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还有很多年轻人在“啃老”。老梁在一次割钢筋的过程中发生了事故,切割机的碎片飞进了眼睛里击碎了眼球,为了能更快得拿到补偿,老梁答应了赔偿20万的协议,可这20万并没留在老梁的手里,而是给了儿子还了房贷。这还不算完,失去了一个眼睛的老梁为了能省点钱自己纱布还没拆的时候就离开了医院,稍微好点就又回到了工地上,只是为了能多赚点钱帮自己的儿子抚养下面的七八个孩子。

相比于和儿子的齐心协力,老黄的遭遇就更悲惨了,儿媳妇出门打工一去不复返,儿子进城后再婚,之前的两个孩子全部留给了老黄,虽然儿子会象征性得给点生活费,但照顾两个孩子的任务全压在了两位老人的头上。

可能年轻人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像老黄和老梁这样,但有时候他们也没办法,高昂的房贷、车贷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最近几年因为疫情很多行业都不景气,收入不涨生活成本却在不断上涨,交了几年房贷的房子因为房贷断缴,房子就不是自己的事件最近几年频发,年轻人不依靠自己的父母又能依靠谁呢?

“农民工清退令”确实是一件好事,但绝不能“一禁了之”,后面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可我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任何一个规定影响的都不是几万人几十万人,而是几千万人甚至上亿人。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