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庭:弃保潜逃加拿大,扬言“永不回国”,如今怎样

落花流水情 2024-11-27 11:27:27

回观 2023 年的香港,“乱港分子” 兴风作浪,闹得满城风雨,周庭正是其中劣迹斑斑的代表人物。

事发后,她脚底抹油、弃保逃往加拿大,还口出狂言宣称 “绝不归港”,所作所为令人不齿,当下,她境况几何?

就周庭的恶劣行径,香港方面采取了何种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误入歧途的青春

周庭并非生来就是激进的政治抗争者,1996年出生的她,本该拥有一个平凡而美好的青春,而香港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散播的极端思想,却将她推上了另一条道路。

十五岁时,她一头扎进反对派组织 “学民思潮”,还当上了发言人,自此一脚跨进政治纷争的 “泥沼”,悄然给往后命运系上 “定时炸弹”,前路莫测。

“学民思潮”的政治立场和活动方式,对年轻的周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积极参与各种抗议活动,从反对国民教育到参与“占中”运动,一步步走向激进。

彼时的周庭,或许并未完全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真正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她无疑已被裹挟其中,难以抽身。

她活跃于各种抗议现场,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逐渐被塑造成某种象征性人物,这种“被关注”、“被赋予意义”的感觉,或许也强化了她对自身政治立场的认同,并促使她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2014 年 “占中” 非法集会,宛如一道 “分水岭”,改写了周庭的政治轨迹,这场长达 79 天、肆意践踏香港社会秩序的闹剧,促使周庭政治立场愈发凸显、固化,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

“占中” 期间,周庭化身 “大忙人”,抗议场地常现其身影,演讲台上激昂陈词,媒体镜头前侃侃而谈,跻身这场非法运动标志性人物之列,此后,她愈发 “活跃”,政治动作接连不断,妄图掀起更大风浪。

17 年,金紫荆广场被黑布覆盖的丑事、香港警察总部遭围攻的乱象中,周庭都现身其中、推波助澜,这般行径无异于主动 “宣战”,使得她与香港建制派间矛盾鸿沟愈发加宽、对抗态势愈发升级。

走向极端的选择

2019 年的香港,“反修例” 触发 “多米诺骨牌”,事态雪崩式恶化,演变为暴力频发的动荡局面,街头巷尾沦为冲突 “战场”,社会秩序架构摇摇欲坠,经济发展进程遭遇 “滑铁卢”,损失惨重。

周庭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各种抗议活动,并利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煽动民众情绪,她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言论自由的范畴,触犯了香港的法律底线。

20 年 8 月 10 日那天,周庭因为干的事儿可能触犯法律,让警察给抓了,消息传出去,国际上一下都盯着这事儿了。

周庭被抓之后,碰上 2019 年围警察总部那档子指控,没耍心眼、没嘴硬,乖乖认了,法官按规矩办事,给她定了 10 个月监禁,让她进牢房待着去了。

21 年 6 月,周庭蹲完大牢出来了,可别以为事儿就完了,她 “勾结外国势力” 那档子事儿还在查,香港警方让她先保释,一边候着调查,还不许她离开香港,得老实待着。

刚保释出来时,周庭挺上道,牢记该做的事儿,隔三岔五准时去警局露脸、报到,把这合作姿态摆得明明白白,警方瞧在眼里,对她也就没那么多戒心了,还生出些信任来。

到了 2023 年 9 月,周庭想跑去加拿大念书,便向警察递申请,要解除不让出境的限制,警察仔细查验情况属实后,点头应允,顺带把她的保释时长拉长到 12 月,方便她后续去办留学那些事儿。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12月报到日期临近之际,周庭却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宣布,自己不会回香港报到,并表示“大概一辈子不会回去了”。

周庭搞 “弃保潜逃” 这一出,简直就是明着扇香港法律的 “耳光”,之前她那乖乖配合的模样,全是装出来的,这下可好,彻彻底底跟法律 “杠上”,成了违法的 “反面典型”。

周庭玩 “弃保潜逃” 后,香港警方当即发声,语气强硬谴责她这种恶行,中国外交部也站出来,义正言辞批判她没底线的做法,而且都撂下狠话,要想尽办法逮住周庭,让她给所作所为 “买单”,受到该有的惩处。

周庭的选择,也反映出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她对自身政治立场和理想的坚持,让她不愿放弃“抗争”。

另一方面,她对法律制裁的恐惧,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又让她选择了逃避,这种矛盾的心态,最终导致她做出了“弃保潜逃”的极端选择。

流亡生活与西方幻灭

抵达加拿大后,周庭并没有过上她想象中的自由生活,远离家乡,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她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焦虑之中。

在社交媒体上,她偶尔会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片段,但更多的是表达对香港局势的关注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她曾透露自己患上了抑郁症,甚至一度有自杀的念头,这种心理状态,与她当初“为自由而战”的豪情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周庭的经济状况也并不乐观,她主要依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和接受采访来维持生计,收入并不稳定。

为了博取同情和关注,她不时会讲述自己在狱中的经历,以及“流亡”生活中的种种困境。

而这些举动并没有得到网友的普遍同情,反而引来了不少质疑和嘲讽,有人认为她是在“卖惨”,试图利用自己的“政治身份”来获取经济利益。

更让周庭感到失望的是,她所“信仰”的西方世界,并没有给她提供真正的支持和帮助,那些曾经对她赞赏有加的西方政客和媒体,在她“流亡”之后,逐渐对她失去了兴趣。

西方世界对“乱港分子”的支持,说白了,就是打自己的 “小算盘”,为捞政治好处,可不是真心疼、可怜这些人,一旦这些“乱港分子”失去了利用价值,就会被无情地抛弃。

他们以前满心盼着的那个 “自由世界” ,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可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儿,不但没给他们带来真自由、真幸福,反倒让他们更迷糊、更没辙了,只能在那儿干瞪眼,不知道咋办才好。

“乱港”事件的深层反思

周庭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体现,理解这一事件,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

香港回归这些年,经济腾飞得厉害,大家都瞧在眼里,但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扩大、住房问题突出、青年向上流动通道狭窄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也为一些极端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土壤,一部分香港青年,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迷茫,他们渴望改变,却又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那会儿香港社会有这些糟心问题摆着,可就被某些心怀鬼胎的政客盯上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利用他们的情绪,将他们引向激进抗争的道路。

他们将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政治化,将“民主自由”等概念偷换成对抗中央政府的工具,并鼓吹“港独”等极端主张,这些极端思潮,对缺乏政治经验和辨别能力的青年群体产生了极大的误导作用。

周庭这些“乱港分子”的出现,并非偶然,他们是香港社会矛盾的产物,也是被极端政治势力利用和操控的棋子。

这些人搞动作的时候,嘴上成天 “民主自由”,但实质上是在破坏香港的社会秩序和稳定,损害香港的整体利益。

他们的那些行径,打着各种旗号,本指望能 “妙手回春” 解决香港积弊,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加剧了香港的社会撕裂,让香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香港青年的政治参与,本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力量,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博弈中,一部分青年却误入歧途,走向了激进和对抗。

如何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参与社会事务,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香港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治好香港的 “老病根”,可不是件容易事儿,非得整个香港社会都动起来不可,寻求共识,推动改革,为青年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