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龚澎住院,韩素音去看望,乔冠华摇了摇头:她其实已经死了

逗逗娱 2025-02-22 10:09:11
前言

乔冠华的一生,不管是功过对错,还是喜乐哀愁,“才华横溢”这一特质始终贯穿其中。

他年轻的时候,在党内就被大家公认为是很厉害的“笔杆子”,是个大才子。当年有特别出名的“南北二乔”,其中“北乔”说的就是胡乔木,“南乔”,就是乔冠华。

新中国成立之前,乔冠华写了好多激情四溢的文章,在当时可火,风靡一时。毛主席都夸奖说,乔冠华写的一篇文章那可是能顶得上两个师。

后来到了外交场合,乔冠华的才气就更明显了。不管是跟外宾聊天,还是在联合国讲话,他都特别出众,很有气度。

但毫无疑问,乔冠华是个性情中人,他的感情经历令人难忘,他一生的悲欢离合都和一个“情”字脱不开关系。

清华才子,风华正茂

1929年夏天,乔冠华中学毕业,打算报考大学。他成绩特别优异,挑中了两所大学,一所是武汉大学,另一所就是清华大学。

没想到,那会儿两所大学都给乔冠华发了录取通知书。乔冠华琢磨了老半天,最后还是挑了清华。

乔冠华要离家求学了,他父亲对他说:“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有人有功名,父辈里就有好几个秀才。你可得好好读书,学完了就回来。”

乔冠华是书香子弟,可家里并不宽裕,他上大学的学费,都是父亲费好大劲儿才凑够的。

乔冠华后来回忆起刚求学时的艰难日子,他讲道:“我16岁就上清华了,在清华的那四年,是我人生的开端,好多事我都忘不了。”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清华大学那可是顶尖的学府。像陈寅格、朱自清、杨树达这些大名鼎鼎的文学大家,都在清华当老师,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就在这样充满浓厚文化气息的环境里,乔冠华的文学天赋一下子就被完全激发出来了。

对乔冠华影响最大的老师,那肯定是金岳霖先生了。金岳霖也瞧出了乔冠华的才华,常常抽空给他辅导。金岳霖多次教导乔冠华,要有探索的劲头,要多思考,碰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是非对错弄明白。

金岳霖一辈子都没结婚,可他对中外哲学那是相当精通。后来乔冠华回忆起自己这位恩师的时候,特别感动地讲:“金先生给我的教导,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他老是举些特别通俗的例子,好让我明白所有事物包含的道理……”

1929年入学,1933年毕业,这期间清华大学换了好几任校长。对乔冠华而言,他在清华可不光是学到了不少古典文学知识,更棒的是还结识了一大堆朋友,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

前面提到的胡乔木,他可是乔冠华的校友。胡乔木跟乔冠华都是盐城的老乡,在1930年的时候考进了清华,学的是历史系。

乔冠华后来才晓得,胡乔木思想很进步,没多久就到北平市委做宣传部部长了。乔冠华那时尽管没参与党的活动,可一直在外围的读书会里,培养自己的革命思想。

1933年3月,乔冠华从清华毕业了。那时候,日本侵略者都打到内蒙古了,学校情况特殊,就没办毕业典礼。乔冠华才20岁,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瞅着这样的局势,他的才华可有的是施展的机会。

可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大学是“一毕业就失业”的状态。乔冠华刚踏入社会,啥经验也没有,心里完全没谱儿,不知道该往哪儿去。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恩师来劝他了,跟他说:“去日本留学吧。”

不少大学教授都有日本留学的经历,只有让自己不断深造,才能够报效祖国。

去日本之前,乔冠华特意回了趟故乡去探望父亲。在路过盐城的时候,他专门去见了老同学胡乔木。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晓得胡乔木已经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现在正负责一本杂志的主编工作。

胡乔木邀请了乔冠华,乔冠华就翻译了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的短篇小说,打算发表。之后,他和好友告别,要出发去日本。

出发之前就已经到深秋了。乔冠华手里拿着清华大学的毕业证书,还拎着一个行李箱,站在上海的汇山码头,看着故乡在自己的视线里一点点远去,不舍的泪水从眼角滑落。

中日离得近,路不远。乔冠华到日本后,就选择深入学习文学。他对俄罗斯文学特别着迷,托尔斯泰的作品更是让他喜爱不已,在求学上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不过,当时局动荡不安的时候,乔冠华在好几个国家之间辗转流离。尤其是在柏林的时候,老是听到国内抗日的消息,还有日军那些惨无人道的暴行。好多海外留学生都急匆匆地回国去支持抗日了,乔冠华心里也牵挂着祖国,很快就回到国内了。

小试牛刀,引发轰动

乔冠华在外漂泊了很久,1938年的时候他回到祖国,跟同学一块儿到广州去了。

那时候,清华大学已经跟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西南联合大学”。金岳霖得知乔冠华回国了,就给乔冠华写了封信,想让乔冠华到西南联合大学去任教,这其实就是给乔冠华找了份工作。

可乔冠华全面权衡之后,拒绝了老师的一片好意,他果断地放下笔杆投身军队,一心想要为抗战事业出份力。

金岳霖当时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日后在中国会出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红色外交家,这个外交家就是他的学生乔冠华。

当时,人生到了十字路口,乔冠华能做出那样的选择,这就看得出他的志向。

这年5月,乔冠华亲眼目睹了日寇的大轰炸。广州沦陷之后,乔冠华赶忙撤离,转了好些地方才到香港。经朋友介绍,他成了《时事晚报》的主笔。他静下心来写了《马德里的陷落》这篇文章,在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939年起,乔冠华就有好多文章不断地在杂志上出现。就连毛主席都跟别人说过:“你们看过香港有个叫‘乔木’的人写的文章吗?写得可真好,特有气魄,一篇文章能顶两个坦克师。”

那时候,周恩来早就听闻乔冠华的大名了,再加上毛主席也对乔冠华表示称赞,于是周恩来就批准乔冠华入党。在1939年年底的时候,乔冠华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自1939年起,连着好几年,乔冠华老是在报刊上发表社论,那频率可高了。他的社论影响力相当大,在香港尤其如此,乔冠华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简直是大名鼎鼎,当时可火了。

不过,真真正正见到周恩来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了。

那年秋天,乔冠华一个人来到重庆,转了好多次,经朋友介绍,最后才到周恩来的办公室相见。

周恩来一见到乔冠华,就握住他的手说道:“乔冠华同志,我老早就听说过你,你写的文章相当不错。”

周恩来的一句话,让乔冠华心里暖乎乎的。周恩来对乔冠华在香港的工作给予了肯定,接着还关心地问乔冠华身体状况。乔冠华表示:“我铁了心要走革命道路,我包里有灌肠器,我肠子老犯病。”

听到这儿,周恩来轻轻拍了拍乔冠华的手,说道:“既然来了,就多歇几天,工作上的事儿,过些日子再谈。”临离开的时候,周恩来一直将乔冠华送到大门口,他打心底里同情并且认可眼前的乔冠华。

就在重庆工作的那段时间,周恩来安排乔冠华兼做一部分南方局的外事工作。在这儿,乔冠华认识了才女龚澎,他俩的故事就这么开始。

才子佳人,秦晋之好

龚澎看了超多的书,外语水平超棒,人还长得特别端庄漂亮。她是周恩来的第二任英语翻译,打从南方局那时候起,就一直跟着周恩来工作,称得上是最得力的助手。

龚澎在1914年10月10日出生,祖籍是合肥,她比乔冠华小一岁。

1933年的时候,龚澎考进了燕京大学。在大学念书期间,龚澎接触到了革命思想,了解到中国红军遭遇过的重重困难,于是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革命者。

1935年的时候,北京有一场抗日救亡运动爆发了。龚澎,她是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在游行的时候当大队长,在同学们里起带头作用。过了一年,她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的时候,好多青年都往延安跑。龚澎,心里头满是对革命事业的向往,也来到了延安。她在马列学院学习的时候,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毛主席就让她当翻译。

过了一年,龚澎结识了朱德的秘书刘文华。工作的时候,他俩就好上了,很快就在太行山成了亲。可这婚姻没持续多久,她丈夫刘文华得了急性阑尾炎穿孔,就这么不幸去世了。

这对龚澎而言可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在周恩来的安慰下,龚澎就打算擦干眼泪,再次投入工作。那阵子,龚澎把悲痛变成动力,在重庆跟许多中外记者交谈,影响力可大了。

曾经在重庆工作的德国人王安娜,在《中国 - 我的第二故乡》里写过她对龚澎的印象。她是这么写的:“龚澎,就跟画里画的美人儿似的。在中外记者堆里,她那气度可不得了,人又聪明机灵,特别招人喜欢。”

1943年夏天的时候,龚澎在一次外事活动里结识了乔冠华。没过多久,在一个外国记者见面会上,乔冠华冷不丁地捂着肚子,一脸难受地讲:“我肚子疼。”

龚澎瞧见乔冠华面色煞白,啥也没多寻思,立刻就把乔冠华送去医院了。医生一检查,说乔冠华得了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得做手术才行。

龚澎看到这个结果时,满脸都是震惊的神情。她老早就听闻乔冠华在文艺界特别有名气,可压根儿没想到他身体会这么差。那时,医生给乔冠华做了紧急手术,这手术从下午3点一直做到半夜。

乔冠华手术结束后,医生轻声嘀咕了一句:“要是能输点血就好了。”哪知道,医生这话一下子就传开了。第二天,好多读者在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想给乔冠华献血。

正是因为有大家的关心和爱护,乔冠华在医院接受了很好的治疗,最终平安出院了。

出院之后,冯亦代就劝乔冠华,说你跟龚澎那可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一个是才女,一个是才子,得赶紧把事儿定下来。

龚澎和乔冠华相识之后,他俩心里都有对方,可就是没人挑明这事儿,冯亦代挑破的时候那可真是刚刚好。

1943年11月的一个晚上,乔冠华把医生李颢请到家里吃饭,龚澎也在。吃饭的时候,龚澎对李颢说:“你把我的病治好了,还治好了老乔的肠病,你可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说话的时候,李颢总算明白了,这俩人原来是要结婚。李颢赶忙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你们一个是才子,一个是佳人,结成夫妻,那可真是上天赐下的好姻缘。”

乔冠华和龚澎成婚后,周恩来特意在曾家岩给小两口安排了一间屋子住。打那以后,他俩恩恩爱爱地过了十年,还生了一儿一女,这日子过得可幸福。

在他们的婚姻里,既有炽热如火的爱情,又有危急时刻的战友情。据冯亦代写的《忆龚澎》一文所述,乔氏夫妇还曾一同和特务展开斗争,那故事可惊险极了。

他们下了公共汽车,发现后面有两条“尾巴”跟着,那两人亦步亦趋的。龚澎就说,得治治这些小特务。然后,他们猛地停住脚步,转过身去,拦住了那两个特务的路。

特务没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手,差点就撞到他俩身上了。龚澎和老乔就数落了这俩特务几句,说啥事儿不好干,非得去当特务,还问他们以后还跟不跟梢了。把这俩特务训得那叫一个灰头土脸的,一个劲儿地说不敢了不敢了,然后就转身跑了。

1945年10月的时候,毛主席应蒋介石之邀前往重庆谈判,谈完回延安了。当时乔冠华是中共代表团的一员留在重庆,之后因为公事去了延安,那可是乔冠华头一回得到毛主席的接见。

乔冠华见到毛主席之后,就把自己的工作情况汇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就劝乔冠华别背思想包袱,好好搞创作就行。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能在外交方面大放异彩,那可是多亏了毛主席的鼓励。特别是1958年陈毅元帅担任外交部长之后,乔冠华跟陈毅多次出国工作,干得特别棒。

但得说一下,到了1970年的时候,龚澎,她身心特别疲惫,自己身体本来就不太好。5月的一天,她在卫生间突然就摔倒在地上了。乔冠华赶紧把她送去医院,医生说这是脑动脉血管破裂了,人也失去思维能力了。

周总理知道这事儿之后,就亲自到医院去探望了。还专门叮嘱医生,务必要全力以赴地做手术。后来总理讲:“龚澎这样,我瞅着就难受,真不想看到。”

他仍然叮嘱医生,去看看马叙伦先生当了12年“植物人”,都用了些什么样的护理方法?

这年7月,韩素音跑到医院去看龚澎。她跟龚澎说话,可龚澎一点回应都没有。乔冠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医生讲了,脑袋里血管破了,现在差不多没什么思维能力,就剩个身体在这儿,其实,她已经没了。”说这话的时候,乔冠华心里悲痛得很,就这么日夜守在龚澎的身旁。

9月20日那天,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没能把龚澎抢救回来。第二天,报纸就登出消息了: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在1970年9月20日因病逝世,享年56岁。

乔冠华和龚澎相伴生活了20多年,两人恩恩爱爱的。龚澎突然离世,这让乔冠华怎么也接受不了。

他特别难过地给朋友打电话讲:“我扛不住了。”

可能他怎么也没料到,后来居然又碰到了一个能与他共度余生的爱人,章含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