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元优孕——42岁至48岁:16次试管,白冰冰7年求子路终未圆梦

天使孕宝贝 2025-04-11 14:07:00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把晓燕生回来。”

69岁的白冰冰在社交平台写下这句话时,全网瞬间破防。7年、16次试管婴儿、3200针,这组冰冷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母亲跨越27年的执念与绝望。

台湾艺人白冰冰在节目中公开了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她的腹部、臀部布满密密麻麻的针孔,这是7年16次试管婴儿治疗留下的痕迹。

据医疗记录显示,这位现年68岁的女性为求子累计注射超3200针激素药物,引发社会对高龄生育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讨论。

悲剧背景下的执念

1997年4月,白冰冰17岁的女儿遭遇绑架撕票。女儿离世后,白冰冰患上严重抑郁症,甚至试图自杀。为填补生命空缺,42岁的她开启“复活晓燕计划”,飞赴美国进行首次试管婴儿,失败后返台继续15次尝试;

3200针的医疗历程

每次疗程需注射200针激素,7年累计扎针3200次,腹部布满针孔;16次植入仅1次短暂着床,却在921地震期间因奔波救灾流产。

最绝望的是,48岁时医生宣布“无卵可取”,她跪地哀求:“再试一次,求您了!”

根据台北某生殖医学中心披露的诊疗档案(经患者授权),2015-2022年间,白冰冰共经历16个试管周期:

促排卵阶段:每月注射200余针促卵泡激素(FSH),刺激近乎衰竭的卵巢功能

取卵手术:累计接受9次全身麻醉取卵,最多单次获卵3颗

胚胎移植:7次尝试植入,均未成功着床

身体损伤:子宫内膜厚度降至4mm(正常移植需8mm以上),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医疗团队透露,其治疗后期已转为「实验性方案」,尝试使用生长激素、免疫调节剂等非标疗法,但67岁时的最后一次移植仍以失败告终。

数据揭示的行业现状

台湾卫生福利部统计显示,2022年全台45岁以上女性试管周期数较10年前增长320%,但活产率仅2.7%。高龄求子群体中:

82%存在「失独」或「丧子」背景

单周期治疗费用约20-30万新台币(约4.5-6.8万人民币)

73%受访者出现中度以上抑郁症状

台北长庚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黄泓渊指出:「当患者超过50岁,我们更多是在应对社会心理需求而非医学问题。」

伦理争议与社会反思

试管婴儿失败后,白冰冰将母爱投射向社会,成立基金会援助失独家庭,亲自为受害者家属做饭、筹款;

以《冰冰show》重返荧幕,用笑声掩盖伤痛;每年晓燕忌日发文悼念,“学会与遗憾共生,才是活着”。

网友泪目:“她救不了女儿,却在拯救千万个白冰冰!”

白冰冰的故事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赞其“母爱超越生死”,是失独群体的精神图腾;反对者批评其“自我感动”,过度医疗损害健康。

白冰冰的3200针,扎穿了母爱最极致的形态,它可以是温暖的羽翼,也可以是自毁的枷锁。

当我们在评判“值不值得”时,或许更该思考:这世上从没有感同身受,只有未经他人苦的傲慢。

妇产科医学会已发起「高龄生殖伦理指南」修订讨论,拟将试管年龄上限从现行无限制调整为53岁。而心理学界则呼吁关注「创伤性丧子」群体的心理干预。

截至发稿,白冰冰向媒体表示仍未放弃求子,但承认「身体已达极限」。这场持续7年的医疗马拉松,终究成为现代科技与人类执念角力的残酷注脚。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