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始流行“水葬”:沸水煮遗体4小时彻底融化,比火葬更环保

楚风文史 2025-04-30 13:02:4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死亡,生命必经的终点。我们的身体最终会怎样?土葬成本高,火葬污染大。

现在,英国最大殡葬公司推出了一种新方式——把遗体放进热碱液中"溶解"。

听起来匪夷所思?这种叫"水焚葬"的方法真能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疫情催生的奇思妙想

1985年,英国首次发现“疯牛病”病例,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农民们措手不及。

染病的牛只不能像往常一样掩埋或焚烧,因为病毒可能会污染地下水或通过烟尘传播。

面对堆积如山的牛尸,农民阿莫斯·霍布森坐在厨房里冥思苦想,看着锅里煮沸的水,他突然灵光一闪:"如果能把尸体溶解掉会怎样?"

这位普通农民凭借直觉和常识,开始在自家农场实验。

他把小块畜牧废弃物放入强碱溶液中加热,让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分解。

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霍布森在1988年终于研发出一套可行的"动物尸体液化法"。这项草根技术很快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美国科学家们看到了这项技术的潜力,在霍布森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改良。

到1994年,他们将其发展为更为科学的"碱性水解技术",主要用于大学和研究机构处理实验室动物尸体。

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还能彻底消灭病原体,解决了生物安全隐患。

那时,几乎没人想到这项源于农场的应急技术,日后会成为人类葬礼的一种选择。

从实验室到殡仪馆

技术的发展从不会止步。

2007年,苏格兰一家名为"复活"(Resomation Ltd)的公司看中了这项技术在殡葬行业的应用前景。

公司创始人桑迪·沙利文是位思想开放的环保主义者,他深信传统葬礼方式对环境造成了过大负担。

沙利文团队花了数年时间,将原本用于动物的技术改良成适合人类遗体的系统。

他们精心设计了全新的设备,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不锈钢容器,内部装有温控系统和特制搅拌器。

更重要的是,他们重新思考了整个过程的庄重性和仪式感,确保水焚葬不只是一项冰冷的技术,而是一种有尊严的告别方式。

"我们不是在破坏传统,而是在帮大自然按了快进键,"沙利文常这样解释他的发明,"水焚葬其实是模拟了自然分解过程,只不过把需要几十年的时间缩短到了几小时。"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2011年,俄亥俄州的殡葬师杰夫·爱德华兹成为首个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遗体的专业人士。

作为一名有30多年经验的殡葬师,爱德华兹见证了无数家庭对传统葬礼方式的纠结和对环保选择的渴望。

他冒着事业风险,在自己的殡仪馆安装了第一台商用水焚葬设备。

第一位选择水焚葬的是一位终身环保主义者,她生前明确表示希望自己的离去不要给地球增加负担。

当她的家人看到整个过程的庄重和最终得到的洁白骨灰时,都感到一种意外的平静和满足。

爱德华兹记得,那天他收到了家属的一张手写感谢卡:"谢谢你让她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离开。"

名人效应与法律突破

水焚葬技术虽然在美国某些州获得应用,但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仍面临巨大阻力。直到2021年,一位举世闻名的道德领袖做出了改变历史的选择。

南非大主教德斯蒙德·图图,这位与曼德拉并肩战斗过的反种族隔离英雄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水葬作为自己的告别方式。

这一决定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宗教界。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领袖,图图的选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图大主教一生都在为环境正义而奔走,他选择水葬是他环保理念的最后实践,"他的家人在声明中这样解释。

这位精神领袖的选择,无疑给水焚葬技术注入了强大的道德背书,也打破了宗教界对这种新型葬礼方式的普遍抵触。

图图的选择成为转折点。随后两年内,多个国家开始认真审视这项技术的合法化问题。

最终,英国率先迈出了决定性一步。在经过长达数年的辩论和研究后,英国政府在2023年底正式将水焚葬合法化,成为欧洲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认可这项技术的国家。

2023年7月,英国最大殡葬公司Co-op Funeralcare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正式推出水焚葬服务。

首批水焚葬设备安装在曼彻斯特的一家现代化殡仪馆内,造价超过50万英镑。

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权选择如何告别这个世界,水焚葬为那些环保意识强的人提供了新的选择。"

水焚葬的科学解析

水焚葬听起来神秘,实际上是一个有着严格科学原理的过程。

整个过程在一个密封的不锈钢容器中进行,遗体被放入由氢氧化钾和水组成的碱性溶液中,在大约160℃的高温下处理约4小时。

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加速了自然界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碱性溶液能够打破蛋白质分子间的键,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被分解成更简单的化合物。高温则加速了这一化学反应。

处理完成后,容器中会留下两种物质:一是骨头的矿物质部分,主要是钙磷酸盐,它们不会被碱溶解;二是无菌的碱性废水,含有分解后的有机物。

矿物质会被收集、干燥并研磨成粉末状的骨灰,交还给家属;而废水则会经过处理后排入下水系统。

整个过程不产生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量仅为传统火葬的一半。

此外,水焚葬比火葬节省85%的能源,也不需要占用墓地空间。从环保角度看,水焚葬确实具有显著优势。

Co-op Funeralcare的一位技术人员解释:

"传统火葬要达到800℃以上的高温,需要大量燃气,还会产生各种排放物。相比之下,水焚葬的温度低得多,主要能源消耗是加热溶液,而非维持高温燃烧。"

接受还是拒绝:社会争议何解

尽管水焚葬在技术和环保层面有诸多优势,但社会接受度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根据最新民调,只有33%的英国受访者表示愿意尝试水焚葬,而60%的人明确表示无法接受这种方式。

反对声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宗教信仰冲突。

许多宗教传统强调对遗体的特定处理方式,如基督教传统中"尘归尘,土归土"的理念,或伊斯兰教要求完整掩埋遗体的规定。

将遗体转化为液体的想法,对许多信徒来说难以接受。

其次是心理接受度问题。想象自己或亲人被"溶解"的概念对许多人来说过于直白和冰冷。

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对遗体处理方式的态度往往是情感驱动而非理性选择,这解释了为何即使明白水焚葬的环保优势,许多人仍本能地排斥它。

第三是对死亡仪式感的消解担忧。传统葬礼仪式发展了数千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一些文化评论家担心,过于强调技术的高效和环保,可能会稀释死亡仪式的深度和意义。

不过,支持者认为这些担忧可以通过教育和仪式创新来解决。

爱德华兹殡葬师坚信:

"关键是我们如何围绕新技术创造有意义的仪式。家属可以参与装饰容器,选择特别的音乐,朗读诗歌......仪式的本质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思念。"

一位选择为母亲安排水焚葬的家属分享道:

"起初我很担心这种方式会让告别变得冷漠,但实际体验恰恰相反。整个过程平和且庄重,最后我们得到的骨灰跟火葬没什么区别,但知道这个选择更环保,反而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安慰。"

《——【·结语·】——》

水焚葬技术从农民的奇思妙想发展到国际化的殡葬选择,经历了近40年的漫长旅程。

每个人终将面对生命的终点,而如何告别这个世界,或许也是我们留给后人的最后一份礼物。

水焚葬技术的发展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传统的领域,创新也从未停止,改变或许缓慢,但始终在推进。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资料来源:

英国皇家环境研究院《替代性葬礼方式环境影响评估报告》(2023);英国殡葬协会《2023年殡葬行业创新与发展白皮书》;《当代殡葬文化变革》(剑桥大学出版社,2022);《死亡与环境:21世纪葬礼革命》(牛津大学出版社,2024)

1 阅读:69
评论列表
  • 2025-04-30 16:51

    还不如猪葬,养一群猪,直接丢给猪吃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