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为何宁可被赐死,也不愿再带兵攻打赵国?

泉说历史吖 2024-12-25 17:28:47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长平之战中秦国虽胜,但却是惨胜。超过半数的兵力被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给谈没了。而后续兵员也不够弥补损失。

再加上周围对秦国虎视眈眈的诸侯国们已经围了上来,白起自然不愿继续攻打赵国首都邯郸。

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原因真的这么简单吗?

毕竟秦昭襄王多次让白起率军进攻邯郸,白起都拒不从命。范雎来请白起出山,白起直接称病,就是不打。最后秦昭襄王派遣使者,让白起自刎。白起依旧不愿意打。

能让一代杀神落到宁可自杀,也不愿去打邯郸的原因,真的就是实力的不对等和诸侯国们的包围吗?

答案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也有许多其他比较复杂的原因。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战略眼光高远的白起认为在这些条件下,想要打下赵国难于登天。

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因为将军对战场形势的把握,肯定要比文臣皇帝强得多。所以秦昭襄王对局势的判断,未必有白起准确。

秦昭襄王就好像是公司的经理,为手下下达各种指标。他不需要管指标合不合理,他只需要管手下能不能完成。而身为手下的白起,发现指标设计的不合理。难以完成,自然心生退意。

而秦昭襄王不管这个,他只知道白起是在抗命。

那么为什么说,继续攻打邯郸是不合理的呢?首先是因为长平之战和攻打邯郸并不是连续作战,秦昭襄王是休战了一段时间的。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元气大伤,精锐尽失,已经动摇了国家的根本。如果此时乘胜追击,真有可能一举端掉赵国。

但大家肯定都听过一个词,穷寇莫追。更别提赵国跟贼寇可不是一个等级的敌人。

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实力水平上升的不是一个台阶。别的国家变法改革都是经济科技军事全方位发展,赵武灵王不同。他把改革的所有点数点都点在了军事上。

咱们今天不谈胡服骑射改革。咱们只需要知道赵国在军事改革后,军事底蕴相当之深这点就可以了。

而军事底蕴深厚这点就使得赵国有能力在长平之战后,可以迅速重振旗鼓。重新集结部队防御邯郸,御秦于首都外。但如果只是赵国尚未垮台这点原因的话,白起不至于抗命不出战。

秦国内部也出现了相当大的问题。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派重兵支援正在围攻邯郸的王陵。结果秦军损失四万多人仍没攻下邯郸,秦昭襄王生气了。于是想起之前因为生病无法统兵的白起,把他叫了上来。

这才有了咱们开头讲的,白起拒不从命。甚至称病不起,也不愿意领军的事。

白起对秦昭襄王列了几点原因,把为什么长平之战后继续打邯郸是不合理的理由,说的明明白白。

首先就是刚才说过的,赵国军事底蕴尚在。而现在又杀到了赵国的首都底下,赵军肯定要拼了老命保护他们的首都。很难保证在赵军疯狂的反扑下秦军能不能挺住。王陵损失了四万多人都打不下邯郸就能证明这点。

第二点就是,长平之战后咱们秦军损失过半。而后续兵员又难以为继,在和赵国人的对垒中咱们肯定吃亏。

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曾亲自跑到河内。把河内的所有百姓都晋爵一级,统一调遣15岁以上的男丁前往长平,堵塞赵国的援军和粮道。

不难看出,长平之战中秦国人也是倾尽了国力。把15岁以上的劳动力全都调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把国家新一代的力量从生产中抽出,全都扔到了战场上。

打赢了还好,但如果长平之战中秦国打输了。那就是真真正正地打没了一代人。

这么看下来,后续兵员难以为继都是小问题。秦国还能抽出多少国力支撑战争,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秦昭襄王就想了,你白起乃是一代名将,用战术弥补上秦赵双方的差距不就好了?

白起是军事天才,但天才不代表着要擅长每一种战术。白起擅长防御战术,还擅长集合优势兵力一击致命。对火攻,阵法和兵力布置等战术更是有极深的理解。

长平之战中,白起就是利用了长平地区地势复杂的特点。多层设防,加上火攻和阵法,挡住了赵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白起在消耗战这方面就差一些。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就评价过白起,说其长相斯文。头小但下巴很尖,说明他行事果断。眼黑眼白分明,双眼锐利,办事不糊涂。看东西凝神不转,看待问题明确清晰。

平原君赵胜看面相得出的结论准不准,咱不知道。但赵胜确实提出了一条针对白起的战术,既然白起杀伐果断,擅长集中优势兵力。那我们就用打拉锯战,打消耗战的手段。避免与其正面交锋,不断消耗白起,这才能有一线胜机。

为什么长平之战白起会用计让赵军换将,用赵括代替廉颇。因为廉颇用的战术就是坚守不出,和白起打消耗战。

白起预感到在邯郸城下,赵军和秦军将要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白起戎马一生,一直在避免进行拉锯战消耗战。邯郸之战是与白起的军事思路背道而驰的。

而临阵换将会对士气产生影响不说,换了之后白起也未必能打明白这场仗。

在秦国实力衰退,兵员难续,战术水土不服等原因之外。白起还认为邯郸不像长平,距离秦国控制区相当之远。大军行到长平难免人疲马劳,而且补给也难以为继。

根据历史记载,咸阳到邯郸一共2300里。那时候的里跟今天的宫里不是一个单位,今天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580公里。步行或坐马车的话要走三个月或半年。

就算是从常平运粮运到邯郸前线,也要走150多公里路。所以秦军的补给线是相当长的,这补给线一长就容易出问题。

不管什么时代,战争拼的都是后勤。补给线就是前军的生命线,补给线这一断,前军十有八九就要玩完。

这补给线一拉长,就极易被敌方骚扰。所以说秦军现在是孤军深入邯郸,一点问题都没有。而战线一旦拉长,前方战报传到后方时间就越长。

那时也没有什么无线电,战报一旦延误,战机就转瞬即逝。

白起还借孤军深入提出了另一点问题,那就是秦国树敌太多。长平之战前秦国打赢了前魏,楚,韩几次,几国被迫割地求和。可以说几国积怨已深,都想着找回场子。

长平之战时,几个国家还想等秦赵两败俱伤,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可是在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人后,几个国家就坐不住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不懂呢?

如果赵国被秦国吞并,那秦国就没有了东进的阻碍。到时候倾尽秦国赵国之力,逐个击破咱老哥几个那不是轻松?

眼看着秦国已经隐隐有了统一六国之势,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主张援助赵国。一个抱团取暖,抵抗秦国的联盟已经初具雏形了。

如果诸侯天兵一到,对邯郸城下的秦军形成包围之势。那秦军就是插翅难飞,神仙难救了。就算诸侯们的部队不直接包围邯郸,来切断秦军的补给线,那秦军也赢不了。

白起分析的合情合理,但在秦昭襄王眼里,这就是在狡辩。你武将的本质就是带兵打仗,不需要质疑秦国打邯郸合不合理!

眼看着秦昭襄王劝不动,白起也就退下。

此后不管秦昭襄王再怎么命令白起统军,白起就是称病不去。最后秦昭襄王命令范雎前去请白起,但殊不知白起一见到范雎,就更不想去统军了。

因为这范雎和白起有矛盾。

当年长平之战结束后,韩国和赵国花重金游说范雎。对其说:“您想想,白起杀赵括,围攻邯郸。如果赵国真灭亡了的话,这功劳不全都落到白起头上了?”

到时候秦国东进的门户大开,秦昭襄王就有望统一六国。那白起就是统一六国中最大的功臣啊!说他位列三公,那都是在贬低白起!

到时候您这个相位,可就不保了呀!

您不如劝告秦昭襄王,让韩国和赵国割地求和。这样既能避免三国无休止的战争,也能从白起的手中抢些功劳回来。

眼看着钱到位了,范雎也就建议秦昭襄王停手。说长平之战后,秦兵疲惫,急需修养。反正赵国已经被打了个半死,留他两天命又何妨呢?

秦昭襄王听了范雎的建议,决定和赵国韩国休战。此时正在上党陇兵,准备进攻邯郸的白起不愿意了。

现在赵国疲惫,秦军士气正锐。诸侯国的军队还没有包围上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手,为何不趁机一举拿下邯郸?现在正是打开东进道路的最好机会,如果让赵国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那我们就很难再打赢他们了!

但秦王的命令已经下来了,白起也只能撤兵。也就和范雎结下了梁子。

所以秦昭襄王派范雎过来劝白起,就跟让崇祯皇帝见李自成一样。两方本来就有仇,再让两方聚到一起,不打起来那都是给秦昭襄王面子。

而且在白起看来,秦昭襄王派范雎来劝自己。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哪有劝人出山是派自家的仇人来劝的?也向白起传达着秦昭襄王现在更信任范雎的信息。

范雎眼看着劝不动白起,只能再一次搬出了秦昭襄王。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亲自来到白起府上,命白起出征。哪怕是你白起生病了,你也得替寡人立下战功!

白起叩头对秦昭襄王说:“现在已经不是攻打赵国的最好时机了!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休养生息,安顿天下啊!臣宁可受重罚而死,也不愿去打一场必败的仗!”

这已经不是在拆秦昭襄王的台了,这是在啪啪的打秦昭襄王的脸啊!秦昭襄王听完后,什么也没有说便离开了。

从这也能看出来白起心态的转变,他正在反感战争。

白起自杀前曾对自己在长平之战中坑杀的赵军将士,做过忏悔。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白起这是因为杀人过多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很多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都有这种症状,也就是对战争有了心理阴影。

但在秦昭襄王看来,这白起已经不足为自己所用了。

在白起被强令行军后,秦昭襄王以为白起依旧不肯奉命。于是命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让其自刎而死。

临死前,白起长叹:自己对上天有什么过错?但随即白起又叹道:我确实该死!杀了赵军几十万人的罪孽,确实应该由我来背!说罢,便拔剑自刎。

想必大家看到这,也会对白起有一个新的认识。杀神的名号掩盖了历史上真正的白起,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会质疑秦昭襄王的人。

自然在长平之战后,宁死不愿带兵攻打赵国。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