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美女明星,凭《英雄儿女》成名后无戏可拍,如今她怎么样了

大黄说娱乐 2025-02-05 17:16:36

在这一生中,能够相遇真是令人欣喜,请点击上方的“关注”,了解更多关于名人的故事。

最近我在看《侦察英雄》,对马思纯饰演的文捷越来越欣赏,看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夸了几句,我妈旁边听了笑着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英雄儿女》里的王芳,她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真是独特,年轻演员们应当向她多多学习。

由于工作繁忙,我平时很少有机会和父母一起看剧。难得的时间里,我们聊了起来,听他们讲述那个年代的偶像。最后,我妈还让我去了解一下“王芳”现在的情况,她很久没见她的新戏了。

怀着对母亲的深情和对前辈电影表演艺术家的敬仰,我开始了一场追寻光影中人物的旅程。

让我们一同回顾一下这位60年代父母辈的美女明星的辉煌历史及其现状。

01

父母那一辈人都很纯朴,那个时候网络并不发达,他们最能记住的也只是一两个角色的名字,对演员的真实名字或个人生活几乎没有了解。直到现在,我妈仍然把《英雄儿女》中的王芳叫作“王芳”。

相信有不少长辈和我妈妈是一样的吧?

实际上,饰演英雄女儿王芳的演员名为刘尚娴,她于1941年出生在上海,家乡则是江苏徐州。

刘尚娴家中有五位姐妹,她是第二个出生的。她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她们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刘尚娴本未考虑成为演员,她之所以走上表演艺术的道路,是因为一次替身演出的经历。

刘尚娴从小就十分美丽,上中学时的模样与年轻时的“白毛女”田华颇为相似。

当时田华主演的《风暴》需要一位年轻的替身演员,最终刘尚娴入选。

就这样,她完成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的拍摄,这次参与经历激发了她对表演的热情。高中毕业后,她选择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专业。

在大学期间,刘尚娴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升,但由于当时电影市场并不活跃,她在前三年没有拍摄过任何一部电影。直到大四时,被著名导演谢晋发现,她的命运之轮才开始转动。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武兆堤导演开始筹备战争影片《英雄儿女》,该电影改编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讲述了兄妹王成与王芳为家国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

这是长影厂重点投资和拍摄的剧目,导演对于选角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男主角王成。

最初,剧团向武兆堤导演推荐了两位候选人,但他认为这两人都不太合适。随后,他自己建议邀请刘世龙来担任这个角色。

刘世龙在此之前曾参与《黄继光》的选角,但未能成功,这令他感到遗憾。然而,在《英雄儿女》的选角中,他却不敢主动争取,担心再次遭遇落选。

厂领导当时并不赞同武兆堤的建议,他们认为刘世龙更适合饰演一个配角小兵,这是导演的坚持让他得到试用机会。导演对刘世龙说道:

刘世龙,王成,就是你。你需要好好演出,还要去部队服役。

“为了不辜负导演的期望,刘世龙选择了去长春郊区的部队服役,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经过三个月的锻炼,他身上多了一些英雄气概,这让导演十分满意。”

接下来,女主角王芳的角色仍未确定。导演武兆堤试过许多演员,但都不满意。他因此烦恼,并向谢晋导演倾诉了自己的苦衷。

谢晋导演对此事十分关注,并表示他也会帮助留意。

某一天,谢晋导演、武兆堤导演和毛烽三人前往北京电影学院选拔演员。恰好遇到刘尚娴在排练《北京人》,那时她是去道具库借取道具的。

当她用完道具返回时,恰好与谢晋导演相遇。刘尚娴对谢晋导演并不熟悉,但谢晋导演一眼就看中她,认为她正是“王芳”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

然而由于双方不相识,转瞬间就匆匆擦肩而过,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询问,刘尚娴便消失了。

谢晋导演和他的两位伙伴为了寻找刘尚娴,只能逐个房间寻找“王芳”。最终,他们在一间女生宿舍的门口发现了一名女孩正在往床上放东西。

武兆堤导演顿时眼前一亮,而谢晋导演此刻也认出了她正是他之前遇见的那位女孩。

刘尚娴看着他们,显得有些困惑。

当他们说明来意后,刘尚娴不敢相信,也欣喜不已。

不过导演立刻给了她一个“冷水澡”: “你现在只是候选人,只有通过试镜后才有可能成为王芳。”

对刘尚娴而言,这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她感到非常兴奋。如果她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获得女一号的角色,首次出道便在这样一个重要项目中饰演主角,前景令人期待。

为了塑造导演心目中的王芳形象,刘尚娴还进行了牙齿矫正,并跟专业老师学习了一个月的朝鲜舞。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尚娴获得了出演王芳的机会。

这个消息传出后并未受到关注,因为她是一个没有作品的新面孔,选择她意味着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武导还是坚定地决定用她。

从这个角度看,导演的眼光确实很独特,他选择的这对“两兄妹”完全符合他的期望,成功地展现了“英雄儿女”的形象。

1964年,这部电影上映后,刘尚娴迅速走红全国,成为了大众心中的偶像,并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了一名演员。

一夜之间成名,某个角色大受欢迎,本应是一件好事,但对刘尚娴而言,却带来了麻烦。

由于特殊时代的来临,她和她的家庭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她失去了作为“英雄儿女”出演的机会。

她被指派去从事与表演无关的工作,时常需要写检查,之后还被分配去进行体力劳动。

那时刘尚娴正处于演员的巅峰期,按理说应该在舞台上大展拳脚,但她却未能如愿。她心中充满了郁闷与委屈。不过,在这段时间,有一个人理解并陪伴着她,对她始终不离不弃。

这个人正是她相伴终生的丈夫沈国瑞。

沈国瑞比刘尚娴大三岁,11岁时便参军。他曾在文工团担任演员,也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过,职位包括洗片员和音响员,随后转到八一厂担任录音师。

在刘尚娴风光的时刻,沈国瑞静静地注视着她。当周围人将她视为“毒瘤”而选择疏远时,他却主动靠近并给予关心。

刘尚娴的心并非无情,她心中清楚他对她有意,但她不想成为他的负担,因此明确地拒绝了沈国瑞,而他却始终没有放弃。

在他看来,刘尚娴既美丽又善良,对艺术的追求也十分单纯。他对她的喜欢,让他下定决心要与她在一起。

刘尚娴受到了他的感动,他们两人开始了恋爱,最终走到了一起,成为了风雨共度的伴侣。

婚后,刘尚娴迎来了儿子沈东的出生,从妻子的身份转变为母亲,她体会到了作为母亲的快乐与幸福,但由于不能参与任何戏剧演出,她心中感到一丝郁闷。

她曾考虑过不再演戏,索性换个职业,但领导不赞同,他们觉得即使不能演戏,她仍可以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因此把她安排在一些片场担任场记。

对刘尚娴而言,这种忍受更加痛苦。虽然她只能旁观他人表演,但丈夫不断地安慰她,告诉她活着比一切都重要。这句话始终铭刻在她心中。

为了丈夫和儿子,刘尚娴就这样“坚持”着,一直熬了十多年没有接到戏。

直到1979年,他才再次出现在大银幕上,出演了电影《怒吼吧!黄河》,随后又执导了影片《风雨下钟山》。

此后,刘尚娴参与了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不过多是以小角色的身份出现,与《英雄儿女》所带来的光辉相比显得黯淡许多。

对刘尚娴而言,角色的大小并无所谓,她不会轻视任何小角色。她会以认真和专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角色,没有丝毫松懈。

如果要提到遗憾的话,那就是在那十多年的时间里,刘尚娴没有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出色的角色,这让她感到十分内疚。

这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而不是如今那些流量明星,动不动就因一些花边绯闻而登上热搜。

刘尚娴并不是一位爱表现自己的人。

她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终其一生只做她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无论是作为国人的偶像还是默默无闻的人。

如今,她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前辈,经历了许多风雨,但对艺术的追求始终如一。

另外,我和伴侣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偶尔一起去买菜,做饭、散步、听音乐,还练习书法,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对于曾经崇拜刘尚娴的影迷而言,她始终是《英雄儿女》中的角色,是王芳,是一部红色经典。

像她这样一辈子演绎同一部作品就能成就非凡的人,实属稀有,希望她余生能够与丈夫共享健康长寿,安度晚年。

1 阅读:239

大黄说娱乐

简介:大黄说娱乐,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