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吗?缺爱的人其实缺的不是他人的爱,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爱。他们缺乏或丧失了自爱的能力,才会那么用力地渴求他人的爱。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我们每个人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都是具有“自爱”这项能力的,也很会运用它。比如最明显的表现便是幼年的你会常常为自己感到骄傲,并且愿意毫无保留地向他人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你足够幸运,在成长过程中,你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能够好好保护且滋养你的自爱能力,那么,你这一生都不会缺爱。
反之,你的天性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压、压抑、甚至扭曲,然后悄悄换了一种性格,你会默默隐藏起最真实的自己,优先考虑或满足他人的需求,以期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正如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幸运的人,在被爱中长大,发展出更成熟、更健全的人格。而不幸的人,尤其的女人,越缺爱越渴望爱,以至常常因为缺爱衍生出这几种异常表现。
01
过度迎合或取悦别人。
这种表现又称之为讨好型人格,她们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因为妹妹体弱多病,父亲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妹妹,造成了童年时期的松子极度缺爱。
有一次,她无意之中学小丑做了个嘟嘴的鬼脸,竟逗笑了父亲。从那以后,松子便经常做鬼脸逗父亲笑,以至于留下了后遗症,即成年后的她在紧张或渴求别人能理解她认可她的时候,就本能地做出鬼脸的动作。
现实生活中,很多缺爱的女人和松子一样,不断地改变自己,不断逼自己做不擅长不喜欢的事情,只为得到别人的认可,或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
经年累月,她们成为过许多“山寨版的别人”,却很少做回那个“原厂版的自己”。
02
容易感动,拒绝不了对她好的人,哪怕明知道会被骗。
马东曾说,心里很苦的人,一点点甜就能填满。而缺爱的人,心里都是空落落的,你对她好一点点,给她一点点温柔,她便会把心掏给你。
为什么很多女孩明知道对方是个渣男,也被渣伤过无数次了,就是舍不得离开?不是傻,也不是蠢,更不是贱,而是渣男身上有让她难以割舍的东西。
就像我一个朋友,男朋友没有钱没有正经的工作,长得也一般,还三天两头和别的女人鬼混。她每次撞破后都难过得眼泪直掉,可只要男朋友态度稍稍好一些,向她认个错,她都会原谅。
她说,我知道他在骗我,他还是会做伤害我的事,可是我离不开他。他会把我当孩子一样宠,去游乐园的时候会给我买气球,吃鱼的时候会帮我挑刺,我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会给我唱催眠曲。而这些,是我从小到大都没得到过的,我不想失去。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女孩一定要富养,这样她长大后,才不会被两块面包就给骗走了。而我想强调的是,物质上的富养远不如精神上的富养,如果可以的话,多给你的女儿一点爱,这样她长大后才不会被廉价的爱收买。
姑娘,记住了,真正对你好的人,不是在小事情上让你感动的人,而是在大事情上让你心安的人。
03
情绪不稳定,控制欲极强。
缺爱的人因为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和恐惧,又因为她们比一般人更在乎他人的眼光,所以情绪很容易受他人所左右,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低落。
长期反反复复,她们的心理还会慢慢演化成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总希望能掌控身边的人或在乎的人的情感,希望能把对方拴在身边,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有一种安全感。
殊不知,一根绳子拽得太紧,不仅会勒伤自己,还会吓跑别人。毕竟,人不是动物,不喜欢被圈养。
一段健康长久的关系,必然是既能相互依赖,彼此又有充足的空间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繁杂的社会里,就不可能只有一种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可能只有一种身份,谁也不可能只能是谁的谁。强行握在手里的沙,只会流失得更快。
对缺爱的人而言,安全感和信任感是成正比的,你给她几分安全感,她就会还你几分信任感。
缺爱的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学会释怀过去的伤害,比起向别人求助,自救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只有试图去喜欢并接纳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才会相信自己也是值得被爱的。
相信我,你若自爱,才会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