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个贫困县,靠着这个手艺,成功孵化了4600个富豪,凭什么?

暮未 2024-09-22 16:53:35

2007 年,《小崔说事》有过一期特别节目。

有个农民叫王信文,他在节目上讲了他们村致富的秘密,靠做面包村里出了 3 个资产上亿的富豪,2000 多个百万富翁,还有 60 多个千万富翁。

现在,都过去十几年了,这数字直接翻倍了。

我承认地方小,但这个小城出了 4600 多户百万富翁,160 多户千万富翁,还有 20 多户亿万富翁,你敢信吗?

这个地方不大的小城,就是资溪,它位于赣东边陲,被大山环绕着,总人口才 10 来万。

资溪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鲍师傅、泸溪河、麦香人家、詹记、京都、亚细亚这些糕点界的“网红”,大家肯定熟悉,其实它们都和资溪有关系。

没种过一粒小麦,也不做面粉加工的资溪,是咋撑起烘焙界半壁江山的?

诶,资溪人一开始做面包,可不是因为喜欢或者有情怀,是被逼的呀。

在资溪面包军团的闯荡故事中,张协旺是那个迫于生计的初代面包人。

1984 年,资溪县马头山镇杨坊村青年张协旺应征入伍,来到福建漳州龙海县消防中队,当上了一名消防员。他的主要任务是采购消防队的日常食品。

他有一次去采购,偶然间吃到了外来食品——面包,还是第一次吃那么松软的黄油吐司,味道简直绝了!

后来跟面包店老板混熟了,才晓得这家小面包店一天能挣三四千呢。

开一家这样的面包店,投资不大,各项成本刨去后,利润挺可观,一年就能成“万元户”,张协旺听了挺心动。

或许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退伍前,部队正好举办“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班活动,张协旺马上抓住这个机会,报名参加了学做面包的课程。

但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人家面包房老板才不愿意外传赚钱的手艺呢。

没办法,张协旺只能一次次上门求着学,老板看他真心想学,部队的政策又在那儿推动,这才答应让他学半个月。

张协旺学得很刻苦,半个多月就学会了做面包。

1987 年 10 月,张协旺揣着部队发的烤面包合格证书和 300 多元复员费回村,他想开家面包店,信心十足。

和他一起退伍的还有个战友叫洪涛,张协旺要开面包店,洪涛知道后马上说要入伙。

两人东挪西借,才凑够 6500 元启动资金,然后去了资溪隔壁的鹰潭市开面包店,因为鹰潭是铁路枢纽,交通特别便利,有“停不住的火车,必停的鹰潭站”的说法。

考察后,他们在胜利西路人流量大的地方租了个约 40 平的门面,筹备了一段时间,第一家面包店“鹭江面包店”就顺利开业了。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创业虽不易,但面包店是现金生意,每晚盘点收入时,都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今年过年,张协旺揣着挣来的 3 万多元回了家,这在人均年收入才 400 元上下的村里人眼中,那就是一笔天文巨款啊!

张协旺的成功给村民们好好地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做面包能挣大钱。

他成了乡邻眼里的“能人”,好多人都来找他,让他带着干。

对于这件事,张协旺非常大方,他把想学习手艺的老乡们接到店里,管吃管住,还毫无保留地教他们面包制作技术。

学成后想创业,他积极帮大家找店面、联系进货渠道、指导开店,一条龙服务,包教包会还包分配。

有人担心他教会徒弟会抢了自己的饭碗,但张协旺却毫不在意,他说:“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只有大家都富裕了才是真的富有。作为退伍军人,帮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分内之事,更是我的责任。”

张协旺徒弟有 300 多,钟启文是第一批。

钟启文原来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当张协旺创业成功的消息传遍全乡时,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才二十多岁,对学习新知识充满了渴望,马上就向张协旺请教。

学成后,他辞掉了民兵连长的工作,开始了外出闯荡,他的第一家面包店开在了江西广昌。

摸索出面包生意的门道后,钟启文传承了师傅传帮带的精神,无偿地向乡邻传授面包技术,并热心地扶持他们开店创业,如今的钟启文,已是资溪面包的领军人物。

就这么着,一个姓儿带动一个村儿,一个村儿带动一个镇儿,一个镇儿带动一个县儿。

没几年,好多村民都出山了,还都有了门手艺,开面包店的、办面包厂的,都把面包当正经事来干啦。

90 年代中期,资溪掀起创业热潮,从资溪出发,影响到周边县市,进而扩展到全国各地,在烘焙界形成了声名远扬的“江西面包帮”。

现在,资溪有 5 万多人从事面包产业,他们在全国开了 16000 多家中西糕点店,年产值近 300 亿。

资溪人勇敢拼搏,用面包创造了致富传奇。靠着美味的面包,他们改善了生活,改写了命运。

资溪面包军团在没有资源背景的情况下发展如此之快,这与他们的抱团互助息息相关。这种互助不仅表现在技术传授上的毫无保留,还体现在经济扶持上的互帮互助,大家都不遗余力。

“泸溪河”创始人黄进早年创业,资金短缺,找到师傅张协旺。张协旺了解徒弟的困难后,直接给了他一张银行卡。

张协旺有个笔记本,记着这些年帮老乡开店,借出去的钱和赊欠的设备款,加起来有两百多万呢。

“林家饼屋”老板林生发要扩店,差 200 万资金,自己只有 120 万,就给几个同行朋友打电话试试。

第二天,西昌的朋友给他打了 15 万,远在浙江的老乡也转了 10 万,钱很快就凑齐了,没费啥事儿,一共 80 万。

在资溪面包圈,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无论在哪儿,要是想创业做面包,去任何一家资溪人开的面包店,只要用方言表明是资溪老乡,店主就会无偿提供帮助。

可以这么说,在烘焙领域,资溪人都是一家人。

除了圈内人的互帮互助,还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面包贷”就是专门为白手起家创业的资溪人提供的“绿色通道”,只要打个信用证明,填个表,贷款很快就能批下来。

当年,很多资溪人就是走这条“绿色通道”,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张协旺不是这么说的,实际上他说的是:“没有信用,没有团结协作精神,资溪面包走不到今天。”

烘焙行业,门槛虽低,但技术更新快,淘汰率高。若产品无核心优势,被市场淘汰轻而易举。

因为入行早,当时大众对面包这种新鲜食物要求不高,所以没经过正规培训的资溪人,其实是在野蛮生长。

大家做面包都是瞎做,款式也没什么花样,不是拧成螺丝卷的长条面包,就是造型简单的圆形面包和枕头面包。

但是,随着烘焙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众对面包口感和颜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资溪面包人清楚地知道市场在变化,如果还守着传统老手艺不改进,很快就会没有竞争力。

为了这个,他们到处去拜师学艺,就想学到最新的面包技术。

徐全龙原先是资溪县水泥厂的工人,1995 年下岗后,去杭州闯荡,在一家面包店打工,负责送面包、打杂这些工作。

但是他不愿意一直做这些没技术的活,为了学会做面包,他在自己睡觉的板子上掏了个洞,每天晚上从洞里偷偷看老板怎么配料。

学了一个月后,徐全龙学会了烘焙,就辞了职,去杭州余姚开了家面包店。

几年过去,他脑筋灵活,生意越做越好,面包店都开了四家啦。

打拼多年,他明白,做烘焙得跟着消费潮流走,技术也得拔尖,不然会被市场淘汰。

为了这个,他一门心思研究技术,哪儿有烘焙培训班,他就千方百计去学习,上海、北京、香港的烘焙学校,他都去进修过。靠着厉害的本事,他四次赢得全国蛋糕裱花大赛的冠军。

徐全龙“偷师学艺”并创业过,他深知家乡人民对先进技术的渴望。

2002 年 8 月,他顶着一片反对声,转让了几家赚钱的面包店,回到资溪老家,投资 100 多万,创办了江西省第一家专业面包培训学校——全龙面包培训学校。

办学期间,徐全龙高薪聘请名师,采用先进的教学课程和前沿的技术理念,不仅让很多“面包大军”回校进修,也吸引了行业内外的人前来学习。

就在前一年,资溪成立了县级面包协会,与港台、日本的烘焙学校和知名饼店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如果说张协旺、钟启文等先行者无私传承,为资溪“面包军团”崛起奠定基础,那么许全龙的培训学校和面包协会,则是人才与技术的传承与延续。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资溪面包人在烘焙行业站稳了脚跟,还创造出了不少知名品牌,其中就包括估值超百亿的鲍师傅糕点。

然而,让人感到尴尬的是,当这些领军人物把烘焙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挣得盆满钵满时,资溪县的贫困状况却依然没有改变。

“要富民,别扬名,富不了县。”

这就是资溪县域经济的真实情况。

或许,称资溪为“面包师之乡” 比“面包之乡”更合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资溪县领导多次前往各地,召开招商恳谈会,积极邀请资溪面包大户返乡创业,以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在的号召下,张协旺、钟启文、鲍才胜(鲍师傅糕点的创始人)等业界大咖,纷纷回乡再创业。

2018 年,“资溪面包”品牌正式推出,这是资溪第一家品牌化、规模化的面包企业,钟启文成为公司首任董事长。

在的推动和掌门人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资溪面包”就以迅猛之势在江西本地和邻省福建开了近 200 家门店。

口碑好、性价比高,“资溪面包”名头越来越大,在竞争超激烈的烘焙市场,也有了立足之地。

现在,面包与资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当地的经济支柱,还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资溪人坚信,只要用心做面包,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确定一个赛道,用心经营,小面包也能做成大产业。那我们这些普通人,要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不断进步,总有一天也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呀。

完。

往期精彩文章回顾来啦:

淘宝 20 岁了,它创造了直播带货、双十一、618,却被嘲已无发展潜力?

她是科学家,也是企业家,20 年抗癌,卖药,最后还是败给了癌症

2 阅读:1559

暮未

简介:暮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