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方圆的近代史合辑 2024-06-23 15:14:10

前言

唐宋八大家中苏家就有三位,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才子。不过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的人生可是截然不同的。提起苏轼后世都调侃他的一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而苏辙的就更具有戏剧色彩了,他的一生只做两件事,升官、捞哥哥。可以说按照苏轼的直言不讳若是他没有一个好弟弟苏辙可能早就被罢官回家了。

一、首次被贬

在文学方面苏家也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峰,一家出三位也是后世没有办法相比拟的。并且苏轼兄弟二人都是年少成才,虽说父亲苏洵在他们幼年的时候没有给予很大的帮助,但在两个儿子渐渐长大后,苏洵也回归了家庭。

本就是出生于书香世家,再加上两人的自身能力也是很出众。到了年纪后,两人就前往京城参加考试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可以说神仙打架,曾巩、王韶、苏轼、苏辙都是同一届。并且当是主考官之一的正是欧阳修。

欧阳修对苏轼很是赏识,其实这对于苏轼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还没有步入仕途就遇到了伯乐,历史上也没有几人能够遇到。但是在两人入朝为官不久后,两人的父亲就去世了,按照规定两人丁忧三年。

但就这三年的时间,在两人再次回到朝廷的时候,整个朝廷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王安石变法开始了,站在历史的角度,不得不承认的是王安石变法有利于改变当前大宋的局势,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却是不符合实际的。

太过于理想化,根本就实现不了,当然朝中反对变法的也不在少数,很快他们就分为了两个党派。渐渐地从是否应该变法上升到了党派之争。其中为了巩固新派的地位同时也为了能够继续推动变法。

一些新派的官员开始大肆地打压旧派势力。此时的变法和清末的变法完全不一样,这其中牵扯到的东西很多。枪打出头鸟,最先被危及到的就是欧阳修。还记得前文说欧阳修对苏轼很是赏识,并且苏轼也是不赞同变法的。

于是苏轼就开始了他的行动,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奏折递到了皇帝的案头。可以说苏轼的举动直接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得罪了一个遍。不偏不倚此时的变法,不仅没有改变当前大宋的现状,并且还加剧了党派斗争,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其实按照当时苏轼的官职来看他根本就算不得是领头羊,但就像是前文所言的,正是因为他的大才,在朝中乃至民间的影响十分大,在苏轼站队后,很多文人都纷纷对王安石的变法表示不满。

都到了这种地步,王安石是一定容不下他的。不过若是想要将苏轼给处置了也是很棘手的,你必须要有切实的证据,看看苏轼的声望,若是冤枉了他很有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王安石选择先从当时的皇帝神宗入手,他开始在神宗的面前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神宗对苏轼的印象不好。同时新派的一些大臣们开始收集苏轼的诗作想从中找到不妥当的地方。这其实就是满清的“文字狱”可以说若是钻字眼,整个天下都没有一个清清白白的文人。

这不很快他们就将苏轼不敬的言论收集出来了,将它都交给了神宗。这也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这也是苏轼第一次被贬,著名的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在这段时间创作出来的。

二、再次被贬

很快朝堂的掌权人就发生了变化,宋神宗逝世了,宋哲宗登基称帝。不过由于皇帝年少,故而朝政都是由高太后处理的,此时的新党在失去了宋神宗这个保护伞后,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势也不似之前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因为新政被贬的苏轼、苏辙也重新受到了重要,不过这一次依旧没有给苏轼实现抱负的机会。可以说无论是苏轼还是李白两人都不适合在朝为官,刚刚步入朝堂的苏轼就开始了他的“直言不讳”。

虽说他之前是不赞同新派的,但是对旧派的一些所作所为他同样看不上,不过文人讽刺就高级多了,更不要说苏轼还是赫赫有名的大才子。渐渐地旧党开始出苏轼出手,并且此时新派也不喜苏轼。

这就直接导致苏轼得罪了作为朝中支柱的两大党派,将朝中所有势力都得罪了,你不被贬,谁被贬。不出意外,苏轼又被贬了。

说起苏轼也确实是倒霉,他的一生半生都是在被贬中度过的。这不很快朝中局势又发生了变化,而苏轼又被牵扯其中了。此时的新派渐渐掌握了大局,开始大肆清洗旧党的人,就这样被无辜牵连到的苏轼直接被发配到了崖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

更值得一说的是这一年的苏轼已经年过花甲了,不过庆幸的是苏轼还有一个好弟弟。

三、奋斗半生

但是虽说苏轼年过六旬还要被流放到崖州,幸好他还有苏辙这个好弟弟,不然当年的乌台诗案时,苏轼就已经结束了此生的仕途了,虽说宋朝有规定不能杀读书人,但若是皇帝看不惯你,想处置你的办法多着呢。

和苏轼被贬后作作诗研究研究美食的生活相比,苏辙就辛苦多了,他一生都在努力地向上爬,因为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有可能帮助他的哥哥。

在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辙可以说是着急不已的,当即就上书了一封《为兄轼下狱上书》,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换取哥哥,此时的苏轼正被关在大牢中,往日不爱交际的苏辙也开始走通关系,就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哥哥救出。

但宋神宗却是丝毫不买账,甚至表示要将苏轼给杀了将苏辙给外放到边关去,最终在王安石,还有太后的帮助之下,才保全了苏轼的性命,得知自己连累了弟弟苏轼也是很内疚的。这件事的发生让苏辙更加坚定了要升官的心。

这不在第二次苏轼被贬的时候,苏辙就派上了用场,凭借着在地方的功绩,苏辙的能力被皇帝所看重,他从地方回到了政治中心,到之后的右谏到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可以说此时的苏辙已经成为了天子近臣,此时他完全可以在皇帝面前说上话了。

在苏轼第二次被贬后,苏辙不仅要肩负起将哥哥捞回的责任,哥哥的开销也是他的,不然按照苏轼的情况,他怎么可能生活得如此惬意。苏辙在后期已经坐到了宰相的位置,让苏轼最后一次被贬没受什么罪就抵达了崖州。

结语

可以说在苏轼的很多诗作中都能够看出他描写弟弟的句子,其中更是有很多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两人的兄弟情谊时至今天依旧叫人感动。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