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钻大王”:将小厂做到全球第2,市值超2000亿,年入990亿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9-06 01:39:28

港岛奇迹:一个“卖电钻的”如何翻博世?

香港,弹丸之地,寸土寸金。在外人眼里,这里是金融大佬的修罗场,是豪宅别墅堆砌的景观。谁会想到,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深处,竟然藏着一个能跟德国制造掰手腕的工业巨头?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居然是——卖电钻?这家公司,就是创科实业。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你家里用的电动工具,没准儿就是他们家的。在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创科实业稳坐第二把交椅,力压老牌劲旅史丹利-百得,甚至在2019年,还一度干翻了行业老大博世,拿下全球销量冠军。

一个在弹丸之地上起家的“小作坊”,是怎么逆袭成为全球巨头的?这其中,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从“打工人”到“造王者”:一部香港制造的逆袭史

故事要从1985年说起。那时的香港,制造业正处于转型阵痛期,很多老板都忙着把工厂搬去内地,或者干脆转行做金融、炒地产。可就在这时,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霍斯特·朱利叶斯·普德维尔,一个叫钟志平,却反其道而行之,在香港开了一家小小的五金工具作坊,这就是创科实业的雏形。最初的创科实业,跟其他小作坊没什么两样,主要给欧美大品牌做代工,赚点辛苦钱。可钟志平不甘心一直给别人打工,他敏锐地意识到,代工虽然稳妥,但利润微薄,而且受制于人。

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然而,普德维尔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创科实业规模小,资金少,贸然创立品牌风险太大,不如继续稳扎稳打,深耕代工领域。

两人理念不合,最终分道扬镳。钟志平离开创科实业,自立门户,而普德维尔则带领着剩下的员工,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为了实现自主品牌的梦想,普德维尔开始了一系列大胆的并购。他就像一位经验老道的猎人,目光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猎物。从英国的吸尘器品牌Vax,到日本的电动工具巨头日立,再到美国的专业工具品牌Milwaukee和DREBO,普德维尔将这些国际知名品牌收入囊中,不仅获得了成熟的产品线和技术积累,更重要的是,创科实业由此拥有了叫板国际巨头的底气。经过一系列的并购和整合,创科实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品牌矩阵,旗下拥有“得伟”、“劳易测”、“麦太保”、“日立”、“潜力”、“千年鲨”等十多个知名品牌,产品线覆盖了从家用DIY工具到专业级工业工具的各个领域,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

创科实业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资本运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早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兴起之初,创科实业就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技术对电动工具行业的革命性意义,并率先将其应用到自家产品上。

相比传统的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而且没有记忆效应,可以随时充电,极大提升了电动工具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锂电+AI:当“电钻”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如果说,并购让创科实业完成了从“小作坊”到“大公司”的蜕变,那么,技术创新则是创科实业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关键一步。21世纪初,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始在电子产品领域崭露头角。创科实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技术趋势,并率先将其应用到电动工具领域,引发了一场行业革命。

相比传统的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拥有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等诸多优点,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电动工具行业多年的“续航焦虑”。然而,锂离子电池技术虽然好,但成本高、管理复杂,而且对充电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更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创科实业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并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攻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创科实业在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他们不仅成功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还开发出了一套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优化充电策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更让人惊喜的是,创科实业还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电动工具领域。他们研发出了一款名为“智慧生态”的充电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用户的充电习惯和使用场景,自动调整充电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池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在家里使用电动螺丝刀拧一些小螺丝,那么“智慧生态”系统就会自动降低充电电流,并缩短充电时间,避免电池过充,延长电池寿命。

而如果你需要在工地上使用冲击钻进行高强度的作业,那么“智慧生态”系统就会自动提高充电电流,并延长充电时间,确保电池充满电,以应对高负荷的工作需求。

闷声发大财:用业绩碾压质疑

在竞争激烈的电动工具市场,新技术、新产品的迭代速度飞快。创科实业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有精明的商业策略和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在品牌战略上,创科实业采取了“多品牌、差异化”的策略。通过收购不同定位、不同市场的品牌,创科实业形成了一个覆盖高中低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品牌矩阵。

比如,在专业级市场,创科实业拥有“Milwaukee”和“DEWALT”等高端品牌,主打高性能、高可靠性,主要面向专业建筑工人、装修师傅等对工具性能要求极高的用户群体。而在家用 DIY 市场,创科实业则拥有“Ryobi”和“HART”等中低端品牌,主打性价比和易用性,主要面向普通家庭用户和 DIY 爱好者。这种“多品牌、差异化”的策略,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避免品牌之间产生内耗,最大化地提升市场份额。在渠道建设方面,创科实业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在线上,创科实业与 Amazon、Home Depot、Lowe’s 等大型电商平台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开设了品牌旗舰店,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在线下,创科实业则拥有遍布全球的经销商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和售后服务。

此外,创科实业还非常注重与专业用户的沟通和互动。他们经常组织各种线下体验活动,邀请专业用户体验新产品,并收集用户反馈,以便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性能。凭借着领先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渠道和良好的口碑,创科实业的业绩一路高歌猛进。2018 年,创科实业的营业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大关,达到 108 亿美元,其中电动工具业务占比超过 76%,达到 82 亿美元。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创科实业依然保持着逆势增长,充分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香港制造,还有未来吗?

创科实业的成功,给传统的香港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启示。一直以来,香港给外界的印象都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似乎与“制造业”毫不沾边。然而,创科实业的崛起,却打破了人们对香港制造业的刻板印象,证明了香港并非只有金融和地产,制造业同样可以做得风生水起。事实上,除了创科实业,香港还有很多“隐形冠军”企业,比如全球最大的纸巾原纸生产商之一的理文造纸,全球最大的玻璃面板生产商之一的高伟电子,以及全球最大的压铸机制造商之一的力劲科技等等。

这些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低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过硬的产品品质。创科实业的成功,为香港制造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制造业企业,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要再沉迷于低成本代工的“舒适区”,而是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自主品牌,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当然,香港制造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该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落户香港,为香港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创科实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创新、坚持和梦想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弹丸之地,即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只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参考资料:《从澳门到香港,黑头发做到白头发,钟志平如何成就“电钻大王”?》新浪财经.2024-06-11

19 阅读:12913
评论列表
  • 2024-09-07 12:44

    未用过,也未见过这个牌子

    寻::::::: 回复:
    东莞tti
  • 2024-09-07 15:07

    人家找到大客户采购订单,就有赚不完的钱

  • APOU 8
    2024-09-07 21:34

    收了多少钱写这篇文章。这个垃圾品牌没有几个人用。

  • 2024-09-09 06:55

    小编没搞清楚真相,得伟是百得的品牌。 UC未经审核,赶紧下架吧!

  • 2024-09-15 16:58

    工厂搬去越南了

  • 2024-09-08 17:32

    我只用威克士

观史纪实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