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蜚”,可能就是古人眼中的一场“龙卷风”!

春秋右传读过去 2024-03-17 02:25:19

《春秋》记载中的“有蜚”该是什么?

杜预在注释《春秋》《左传》时,援引汉代学者的理解,把“蜚”归之于臭虫或者蟑螂之类对人类有危害的昆虫。而在《山海经》中,“蜚”却是一种神兽,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遇水则水竭,遇草则草死,一旦出现,天下大疫。十分恐怖!

对于“有蜚”的理解,杜预的注释一直沿用至今,虽然后世也有读者表示过怀疑,但却没人提出过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释。而神兽的传说,非但荒诞与夸张,即使在《左传》中,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过类似的动物,更没有“有蜚”则瘟疫流行的记载。

笔者以为,“蜚”之所指,应该不是臭虫、蟑螂之类。最少有以下三点可供支持这一观点:

其一、“蜚”应该不是一种可以常见的自然界现象。“有蜚”在《春秋》中的唯一一次记载发生在鲁庄公二十九年,原文是“秋,有蜚”。在《左传》中有两次出现,分别是鲁隐公元年和鲁庄公二十九年。在这两次记载中,鲁隐公元年是“有蜚。不为灾,亦不书”,鲁庄公二十九年是“秋,有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在以上记载中,“有蜚”二字的限定性表达告诉读者,无蜚才是常态,故“有蜚”并非常见,即使有“蜚”,如不为灾,《春秋》也不会记载。

其二、臭虫、蟑螂是生活在宫廷犄角旮旯的微小生物,是常见生物,它不分季节的出现于居室之中,不应该用“有”和“无”来定义。这样的生物所能形成的危害,似也不可能用国家灾害的方式加以记载。这是因为,“蜚”不同于“螟”和“螽”这两种昆虫。虽然“螟”和“螽”同样出现于《春秋》、《左传》的记载中,但“螟”和“螽”是常见昆虫,能大规模繁殖,个别年份会在田野中形成铺天盖地的骇人规模,从而危害庄稼与树木的生长。更加不同的是,无论《春秋》还是《左传》,在记载“螟”和“螽”是,在其前面无“有”字作为限定,只以单字“螟”、“螽”为记。单就这点来看,其与“有蜚”记载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其三,《左传》作者对“有蜚”现象的重视程度绝非一般。按照上述记载,“有蜚”这一事件,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鲁隐公元年,第二次是鲁庄公二十九年。第一次虽然出现了,但没有成灾,因此,载于《左传》而不在《春秋》。第二次记载,《春秋》《左传》不但都出现了“有蜚”的记载,而且《左传》明确说明这次“有蜚”给鲁国造成了灾害。对于《春秋》记载之后,《左传》又进一步作出灾害性说明,且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鲁隐公元年《左传》相关记载的重复说明来看!“有蜚”对于《左传》作者而言,必定是高度重视的一种现象。因为,同样的生态事件,“螟”的记载仅限于《春秋》,而《左传》没有一条说明,“螽”在《春秋》中的记载虽然多达11条,但也只有两条《左传》的相关性说明。细读之下,笔者以为“有蜚”绝非“螟”“螽”可以比拟。

故而,“有蜚”不应该如“螟”如“螽”一样,是昆虫繁殖造成的古代生态现象,但是,笔者也无法把它想象成为《山海经》中描写的那种神兽。尽管如此,《山海经》中“蜚”作为神兽的破坏力量,还是给笔者新的启发。一种能让水塘干涸,草木死亡的来自自然的破坏力量,让我联想到“龙卷风”,尤其北美地区破坏力超长的龙卷风。也许,只有那种龙卷风才有资格与“有蜚”的生态现象画上等号,包括其状如牛,一目蛇尾的形容,让我似乎看到了在原野上迅猛乱窜,并在天地之间摇曳摆动,进而扶摇直上天际的惊人画面。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查阅蜚字的来历与本意。经查阅,“蜚”字还没有发现甲骨文与金文的书写证据,所以已经很难从象形的角度更加直观地字理解“蜚”的原貌。但是,从文字的结构看,“蜚”字必定与“非”字有关。据文字学家说,甲骨文“非”字的原意就是展开翅膀飞上天际的样子。而“蜚”字本身也与飞字相通,比如史记上的“飞鸿遍野”就是写作“蜚鸿遍野”的。而这样的例子很多。

尤其作为“非”字的甲骨文字形,似乎也可以看作是“龙卷风”的模样,盘旋而上,直达天际,不断卷吸,一柱冲天,并迅速蹦腾于原野之中,所遇鱼虫草木之属,也会因卷吸而飞上天空。如此震撼的场面,与神兽“蜚”的恐怖,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有蜚”,当然可以成为人类的灾害。但形不成灾害的龙卷风也是可以理解的。

由此,我以为,“有蜚”的记载,更有可能接近“龙卷风”的古代认识。

0 阅读:0

春秋右传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