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中国版毛瑟:中正式步枪,绝不比三八式逊色!产量却上不去

历史杂谈驿站 2022-02-09 16:02:18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请勿复制全文搬运!)

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国由于各路军阀长时间割据和混战,导致军队一直没有统一的编制和装备!

二战中国士兵(影视)

在这种极度混乱的情况下,当时的国民政府便准备进行“德式”军队整编。除了尽快解决各路地方部队的编制问题外,另一个迫在眉睫的事项就是步枪的制式化。

于是1935年,国民政府在德国顾问的帮助下,决定以德国毛瑟1924年式步枪为原型,由巩县兵工厂开始批量仿制生产新型的中国制式步枪:“中正式骑步枪”。

中正式步枪

有些人可能会不小心把中正式步枪,和我们熟知的另一款中国步枪“汉阳造”(老套筒)给搞混淆了,但这两款枪的差别其实还是很大的!

毛瑟M1924步枪其实就是毛瑟步枪的标准型,也是大名鼎鼎毛瑟98K步枪的前身。而汉阳造步枪则是仿制德国的另一款1888委员会步枪。

汉阳造步枪(影视)

汉阳造只是在1888委员会步枪的基础上,在枪管的套筒和照门等地方做了一些小改进。所以它和1888步枪一样用的是漏夹装弹:只有打完5发子弹后漏夹才会从下面掉出来,而在此之前不能重装弹药的。

圆弹头

而作为民国政府第一款制式步枪的中正式步枪,因为它仿制的是毛瑟步枪,使用的弹药也不是汉阳造的那种圆头弹,而是那种新式的流线型尖弹。因此,中正式步枪的性能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中正式和日军三八式步枪的综合对比

正因为有了毛瑟步枪的基础质量保障,中正式步枪从出道时便被中国军队“寄予厚望”!不过,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毕竟很薄弱!因此中正式步枪量产后的质量,要比原版的毛瑟步枪稍差一些:

中正式步枪的枪栓

例如中正式步枪“纸面”有效射程是500米,但有一些生产出来的步枪却由于工艺不达标,实际有效射程只能打300到400米!另外,当时各个生产厂之间的“中正式”步枪零件也是不能互换的。

那么,这款民国制式步枪在战场上的性能到底如何?说到这里,人们不自觉地会把它拿来和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做对比。毕竟在抗日战场上,“中正式”步枪最主要的对手就是那支“三八大盖”了。

日军的三八式步枪

两款枪的性能对比,各自都“有利也有弊”:

三八式步枪的优点:

三八式步枪的设计结构,虽然也是源自毛瑟步枪。但它的制式量产早在1907年时便开始了,装备历史也要比“中正式”步枪早很多。

端着长长步枪的日军士兵

而且它还在毛瑟步枪的基础上,对零件进行了很多简化和改进,枪机零件和同类步枪相比是最少的。三八式步枪由于简化了枪机结构,让它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另外,三八式步枪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时,士兵只要一拉枪机托弹板便会挡住枪机头。士兵发觉自己无法前推枪机时,便知道自己要装弹了,这一小小功能其实在实战中很实用。

二战日军(影视)

最后,就是三八步枪的枪栓很好拉!如果是一名拥有出色射术的士兵操作,甚至可以用它打出速射武器的效果。

我们现在一说起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长度了!三八式步枪的枪身全长1275毫米,瞄准基线695毫米,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步枪了。

加上刺刀三八式步枪很适合白刃战

步枪越长,射程也就越远!配上日军当时使用的那种6.5毫米小口径尖头弹,三八式步枪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惊人的2400米,有效杀伤射程也有600-800米。

再加上这种步枪的枪口抖动小、后坐力不大等优点,一名训练有素的日军士兵,经常可以在800米外用三八式步枪来完成狙杀。

三八式步枪的精度很高!

而中正式步枪的长度,符合当时步枪的发展趋势:

“中正式”本身就是一款缩短枪管的步骑枪,全枪长度介于传统长步枪和卡宾枪之间。由于枪管采用的是短管式设计,因此用料也比之前的元年式步枪要节省138毫米。

端着中正式步枪的解放军战士(影视)

这种短步枪其实更贴合亚洲人的身材,中国士兵们在战场上携带它战斗时,会感觉很灵活轻便。但由于中正式步枪的长度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中国士兵在拼刺刀时就会显得很吃亏!后来,中国士兵只得通过装备加长的刺刀来解决这个问题。

刺刀

而中正式步枪纸面上的性能数据,都是优于日本三八式步枪的。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由于民国时期中国军工生产能力问题,中正式步枪在细节方面比三八式步枪更逊色一些。

中正式步枪的杀伤威力更大,但三八式步枪的弹药后期也做了改进:

中正式步枪的子弹采用7.92毫米的尖头弹,弹道初速810米/秒,杀伤威力十分强悍。这种子弹只要有一颗打到对方人体内,大概率都会“非死即伤”瞬间失去战斗能力。

而日军由于过分追求单兵携弹量和穿透性,他们的三八式步枪使用的则是6.5毫米子弹,弹道初速只有762米/秒,杀伤力也一直被人们所诟病。

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两军拼刺刀(影视)

特别是三八式步枪初期使用的那种6.5毫米圆头弹,它打在人体上只能形成一个“小贯穿”伤。例如当时在淞沪战场上,就有过这样一个事例:一名中国士兵上午身中数枪后(三八式步枪子弹),中午进行了紧急包扎,下午他便“活蹦乱跳”地重回前线了。

因此,三八式步枪子弹威力小的事情迅速传开,有人还给它取了一个“人道弹”的绰号。这种子弹只有在远距离击中目标时,才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旋转空腔效应”,给对手造成较大的杀伤。

尖弹头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战争期间,三八式步枪其实先后装备过三种6.5毫米子弹。早期的圆头弹威力确实很小,但日军中期又开发出了一种6.5毫米尖头弹。

这种尖头弹和早期的圆头弹性能刚好相反:近距离它的威力很大,而远距离威力较小。后来日军又装备上了一种6.5毫米尖头弹改进型,威力要比之前的两种弹药都大!

使用尖弹头的三八式步枪

太平洋战争打响后,日军为了提升弹药的杀伤力,他们索性把三八式步枪直接改产使用7.7毫米弹药的九九式步枪。当然了,这期间中正式步枪也做了一些细节上的改良,例如借鉴三八式步枪的枪托设计等。

结语

国民政府虽然早在抗战前就把“中正式”步枪定为军队制式步枪,但最后还是被贫弱的军工“拖了后腿”:抗战结束时,中正式步枪仅仅生产了60多万支。

准备冲锋的中国士兵(影视)

再加上当时中国军队的组成比较复杂:既有老蒋的中央军,也有地方军和八路军。因此,当时真正能大量装备上中正式步枪的,也只有老蒋自己的嫡系部队了。

所以,即使中正式步枪再好!大部分中国士兵却是摸不到的。也难怪八路军战士们在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后会欣喜若狂!

中正式步枪加上刺刀也不是很长

毕竟对于弹药严重不足的八路军战士来说:在无法得到“中正式”步枪的情况下,得到一支三八式步枪可能更好!毕竟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后座力小,精度又高!而且枪身很长适合拼刺刀。

中正式步枪作为民国政府一次制式武器的大胆尝试,可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毕竟,毛瑟步枪的设计当时毕竟是世界一流标准,而中正式步枪又在它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局部适应性调整。

手握中正式步枪的中国士兵(影视)

要不是因为当时中国军工产能过于薄弱,肯定会生产出足够数量的中正式步枪,一举完成中国军队的步枪统一制式化。如果生产工艺过关的话,这款中国制式步枪在战场上绝对要比三八式步枪优秀。

图源网络,侵删!

点击关注一下《历史杂谈驿站》好吗?感谢支持!

7 阅读:9935
评论列表
  • AK-48 14
    2022-02-11 00:54

    这篇文章是少数说到了三八大盖有三期子弹的文章。

  • 2022-02-11 11:02

    工业水平不如人家还能比人家好?那还要工业发展干什么?

  • 2022-02-13 18:56

    我爷爷被三八枪打穿脖子,前后两个小眼儿。打扫战场摸着有气最后活下来了

  • 2022-02-10 12:39

    质量比三八大盖差远了

    欢乐谷 回复:
    当时的条件,能生产就很不错了。
  • 2022-02-13 19:12

    以前看到过民兵用的79就是它了

    渴望 回复:
    是的,冬天有时哑火,比三八大盖短
  • 2022-02-10 23:48

    其实三八大盖更适合中国制造和使用,阎锡山就仿造过三八大盖,听说性能不错,虽然质量不怎么样,胆小日本的设计就是简练,好用,号生产

  • 2022-02-14 09:12

    毛瑟步枪确实好,但是加工精度高,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工业水平。毛瑟步枪弹威力大,后座力也大,适合欧洲人体格。根据我们的体格和工业水平,莫幸纳甘步枪+6.5有坂弹最适合我们。

  • 2022-02-17 17:28

    拉倒吧,中正式这把烂枪,能打400米就不错了。有个战例:有个日本军官在离我600-700米的前线耀武扬威的摆姿势让人拍照,我方因中正式射程近,打不中这么远的目标而木法。正巧有2个身背三八式步枪的老兵路过,和他们说了请其开抢打日本军官。老兵同意,举枪就打,那日本军官被打中红,一命呜呼。

  • 2022-02-21 11:25

    图11应该不是中正式,细节在上护木

  • 2022-02-11 10:57

    外形好看 质量比不上三八

  • 2022-02-17 17:56

    给我选我还是选38大盖

  • 2022-02-21 16:45

    现在网上自大的人脑残的人这么多吗?

  • 2022-02-12 01:19

    影视作品那个不是汉阳造[笑着哭]

  • 2022-02-17 11:43

    三八十6.8适合我们

  • 2022-02-14 16:54

    中正式是好,可我只能配给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