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安徽省委书记,儿媳却是副总理女儿,儿子44岁任北京副市长

哈皮的高高 2024-12-02 16:18:07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张劲夫,这位曾担任安徽省委书记的老革命,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你可曾听说,他的儿子张茅年仅44岁就被任命为北京副市长?

而张茅的妻子,竟然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小女儿刘燕远!这样的家庭背景,不禁让人对张劲夫的人生经历产生无限遐想。

他是如何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的呢?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初入仕途,锐意进取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年仅35岁的张劲夫,凭借着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卓越表现,受到党组织的充分信任与重用,先后担任浙江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华东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

面对经济凋敝、百业待兴的严峻形势,张劲夫并未退缩,而是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

在浙江工作期间,张劲夫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情,针对当时财政金融体系混乱、工商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

如整顿财税秩序、发展农业生产、扶持私营工商业等,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张劲夫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1956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急需一批既懂管理又懂科研的领导人才,组织上一眼就相中了张劲夫,决定任命他为中科院副院长,协助著名科学家郭沫若主持院务。

这对于一向在经济和财政战线工作的张劲夫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深感自己学非所用,但又不愿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上任之初,面对中科院人才济济、高手如云的局面,张劲夫表示,自己虽然不懂科研,但可以在行政管理、科研条件保障等方面多做工作,全力支持科学家开展研究。

他虚心向身边的科学家请教,迅速熟悉科研工作的特点规律,同时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能力,千方百计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

在他的努力下,中科院的科研工作渐入佳境,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张劲夫在中科院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个重大问题。

当时,国家虽然百业待兴,但科技发展严重滞后,科研力量十分薄弱,许多科学家呼吁,应该集中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所高水平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以尽快培养新生力量。

这一想法得到了最高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中央决定由中科院牵头筹办这所大学。

作为中科院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张劲夫被委以重任,全面负责新大学的筹建工作,他广泛听取意见,多方考察调研,提出了详细的筹建方案。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很快就创建成立,迅速成为国内培养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然而让这所大学获得快速发展的,除了张劲夫的辛勤工作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

那就是,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国家百业待兴,急需大批科技人才。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又席卷而来,给科技界和知识分子群体带来了沉重打击,张劲夫该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呢?

运筹帷幄,化险为夷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许多科学家因为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遭到批斗,科研工作陷入停顿。

张劲夫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决定采取行动,保护科学家,捍卫科研事业。

张劲夫深知,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党的政策和最高领导人的态度至关重要,他决定亲自出面,直接找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反映情况。

那是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劲夫趁会议间隙找到毛主席,婉转地提出,科学家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应该给予特殊保护,不能让他们遭受不公正的对待。

张劲夫的一番话,让毛主席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毛主席拍板决定,同意对科学家实行特殊政策。

他当场表示,把自己的“尚方宝剑”交给张劲夫,授权他保护科学家不受冲击,张劲夫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有了最高领导人的支持,他就有了依靠,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工作了。

回到中科院后,张劲夫立即组织人马,制定具体措施,采取得力行动,全力保护科学家。

凡是不太了解科技工作特点、简单粗暴对待科学家的做法,他都及时出面制止,对于那些揪斗科学家、砸毁科研设施的过激行为,他更是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在那个群情激愤的年代,张劲夫的举措难免引起一些人的不满,甚至遭到一些"左派"人士的攻击。

但他毫不在意,始终坚持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一位科学家,他曾经说过:“科学家是国家的财富,是民族的骄傲,保护他们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

正是凭着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和对科技事业的忠诚,张劲夫带领中科院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经受住了那场政治风暴的严峻考验。

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科学家免遭迫害,大量的科研设施和资料档案得以保存,这为文革后中国科技事业的快速恢复和腾飞,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5年,已年过六旬的张劲夫临危受命,出任财政部长,此时国民经济状况并不乐观,财政金融领域更是困难重重,急需一位政治坚定、熟悉经济工作的领导人来主持大局。

组织上放心地把这副重担交到了张劲夫手上,上任伊始,张劲夫就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

他召集部领导班子成员开会,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提出了整顿财政经济秩序、加强预算管理、支持农业生产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迅速扭转了财政部门的不利局面,为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他还利用财长职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全力支持"两弹一星"等国家重点项目。

然而让张劲夫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之际,一桩事关家国命运的大事,又等待着他去应对与抉择。

初心不改,造福桑梓

1980年,已届66岁高龄的他,再次响应组织召唤,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这次他终于重返阔别多年的家乡,开启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篇章。

故土难离,乡情依旧,尽管离开安徽多年,但张劲夫对家乡的感情从未改变,上任伊始,他就立下雄心壮志,要带领安徽人民闯出一条改革发展的新路。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安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垫底。

面对这般景象,张劲夫心情十分沉重,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以排山倒海之势,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到安徽的改革发展事业中。

张劲夫深知,农业是安徽的立省之本,他大胆解放思想,在全国率先推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重新拥有了土地的自主权。

这一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很快,安徽的农业生产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农村改革的成功,坚定了张劲夫推进全面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他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在工业战线上实施“南引北供”战略,引进上海等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扶持发展乡镇企业。

一时间,安徽大地掀起了农村工业化的热潮,家庭作坊、社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张劲夫为之兴奋不已,他预见到,通过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安徽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1983年,在张劲夫的积极推动下,一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在安徽首次提出,那就是“股份制”。

张劲夫敏锐地洞察到,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光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

他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方案。

尽管这一设想在当时颇具争议,但张劲夫坚信,只有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国企才能焕发生机、实现新的发展。

张劲夫的远见卓识和改革勇气,让他成为安徽人民心目中的楷模和典范,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张劲夫大伯”,纷纷写信给他,表达对他的爱戴之情。

张劲夫也常常走村串户,倾听群众呼声,问计于民,他常对身边的同志说,老百姓的心里话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南针,一定要心系群众、执政为民,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张劲夫心系安徽的赤子之心始终未改,晚年即使退休在家,他也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每逢有机会,他都要为安徽的改革建设建言献策,鼓励年轻一代要胸怀大局、敢于担当,他常说,安徽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是几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

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

张劲夫生命的最后时光,都倾注在了对家乡的无限牵挂中,他时常翻看安徽的地图,回想自己走过的每一个地方。

他对家人说,等身体稍好,一定要回安徽转转,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看看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然而天不遂人愿,2015年7月,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忠诚的革命战士、人民的好公仆,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家乡和人民,带着对安徽的无限眷恋与祝福,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但是他的精神并没有就此消失,他的儿子张茅继承了他的精神,最开始的时候,张茅是一位工厂的工人。

接着在好考回复之后,张茅就回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学习,最终考取了研究生,但是毕业之后的张茅继续回到工厂工作。

一直到国家倡导国企股份制改革时,张茅率领所在的北京玻璃厂积极响应号召,最后转型成为了全国的知名企业。

最后张茅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在44岁时当上了北京的副市长,而他的妻子则是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女儿,能够获得岳父的认可,可见张茅的优秀程度。

结语

从农村少年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革命战士到社会主义建设者,张劲夫以坚定的信仰、炽热的情怀、务实的作风,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人生乐章。

而他的儿子和儿媳更是将他这样的精神给传递了下去。

参考文章

人民日报2015年08月07日《张劲夫同志生平》的报道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2016年6月2日《张劲夫》

新京报2019年4月26日《“92派”张劲,资本与实业间进退》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