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33年,随着杨太后,史弥远的相继故去,让作为傀儡皇帝的宋理宗赵昀,摆脱了近十年的桎梏和枷锁,得以亲掌朝政。而这位平民出身的皇帝,内心有着自己的抱负。
这些报负,有作为平民赵与莒的抱负;有作为皇帝赵昀的抱负,还有作为太祖赵匡胤子孙的抱负。
所以,在史弥远死去的公元1233年,宋理宗便以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意志,做出了联蒙灭金的决定。而在联蒙灭金获得成功之后,胜利的荣耀驱散了他心中多年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再次激发着他作出更多的政治决定。以求获得更大,更多的胜利。
在宋理宗看来,只有在一次次决策中不断证明自己的政治魄力和历史远见,他才能尽早地摆脱“史弥远时代”的影响;而对于他的国家来说,只有通过在战争中的不断胜利,才能让他统治下的子民摆脱百年以来的恐战心理。
“好战必亡”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身处江南腹地的军民们,已经承平的太久了。
一百零七年的西湖歌舞,已不知消磨掉了多少将军的锐气;那采莲江南的女子,更不知让多少俊雅风流的书生为之痴迷。夫子庙前,秦淮河边,谈论的不再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前尘往事。铺满青石的烟雨小巷,是一对对痴男怨女“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你侬我侬。暮色里的百年江南,早已没有了祖先南下之时的沧桑热泪。
此时,遥望着北方草原那随时可能南下的战争风暴,用“忘战必危”来形容南宋上下,是最为合适不过。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回顾蒙古崛起的20多年来,能消灭金国,当年的西夏“功不可没”。然而蒙古在金国未灭之时,就先对自己那个曾经的盟友痛下杀手,上演了一幕“飞鸟未尽,而焚毁良弓;狡兔未死,而先烹走狗”的无义之举。
如此蒙古,南宋难道还寄希望通过这次联手灭金的旧事,来获取一个和平的局面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既然按照蒙古崛起以来的行事风格,南侵已经成为必然。那为何不先发制人,把抵御蒙古的战线,从秦岭淮河一线,推进到潼关——洛阳——汴京的黄河沿线。毕竟先前的金国可是依靠这条“拒关守河”的防线坚守了近二十年。
于是,在宋理宗的力排众议之下,收复北方故土的军事行动开始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