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著名画家看中贵州16岁美少女,10年后她被印在1元纸币上

田畴谈社会 2023-01-29 22:48:01

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数字支付,纸币的使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100元的纸币上画着我国伟大的毛主席画像,这是众望所归的,但你知道1元纸币上面的画像到底是谁?

在大家的印象中,能够荣登人民币上的画像,非富即贵,还有就是有突出贡献之人。

1977年,我国著名画家侯一民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负责设计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的画像,要以各民族团结为宗旨。他接到任务后,全身心投入到设计工作当中,闭关创作,但一连几天画了几幅画,都未达到自己心中满意的目标,陷入迷茫当中。

为了寻找灵感,侯一民决定走出去,去往贵族少数民族地区看看,不料,灵感就在一瞬间,与一位贵州侗族美少女产生了交集,改变了这位美少女的命运,同时改变了侯一民的命运,画像上清澈的眼神,盘着少数民族特有的发型,融入到现实环境当中,体现了民族大融合,一经发行深受大家好评。

那么,这1元纸币上的画像到底是谁?如今,过得怎样?

这位印在人民币上的女孩名叫石奶引,她是一位普通不再普通的女人,她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她会印在1元纸币上。

石奶引于1961年出生在贵州从江县庆云乡佰你村的贫苦家庭,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山清水秀,怡养一方人。她是家中老大姐,自小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由于家庭贫困,没有上过几天学,早早辍学在家帮忙做家务,偶尔织布补贴家用。

待到豆蔻年华,石奶引长得亭亭玉立,浓眉大眼,白皙的皮肤,穿着特有的少数民族服饰,显得格外惹人喜欢,成为闻名附近的“大美女”,被称为“侗寨一枝花”。

淳朴的民俗乡情,养育了她爽朗、乐观、纯真的性格。她心灵手巧,学什么都快,织布织得又快又好,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一扫而空。

1977年,16岁的美少女石奶引,穿着少数民族特有的服饰,精心打扮一番,与几个闺蜜结伴而行,来到从江县洛香镇上赶集。

这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他们各自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买,而有个人却没有心思挑东西,而是在选择人,侯一民一路走来,阅人无数,未能找到那位“有缘人”,不知是自己要求太高,还是未找到,陷入苦闷当中。

他置身于茫茫人海当中,寻找那位有缘之人。当他看到浑然天成美少女石奶引时,突发灵感,决定将其画下来。但需征得她本人的同意,而此时的石奶引正精心挑选刺绣的针线,全然不知侯一民。

这位中年男子鼓足勇气来到石奶引的身边,客气问道:“我可不可以给你画张像?”她回眸一笑,倾国倾城,侯一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可以!”石奶引爽快答应。

她按照侯一民的要求,摆弄各种造型,站好位置,侯一民迅速拿出画笔、画板,认真绘画起来,打底、描边,色描一气呵成,一幅佳作就这样完成。

绘画完成后,石奶引若无其事地去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继续与朋友们逛街。侯一民不经意间将石奶引推上人民币。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石奶引到了婚嫁的年龄。那次绘画事件,她根本不放在心上,继续苦行僧似的生活。

她人美心善,是众多青年才子追求的对象,可她却看上了同样出身贫困的石学海。在一次情歌对唱的过程中,石奶引优美的歌声打动着帅气小伙石学海,石学海同样以优美的歌声诉说着彼此的爱恋。

石奶引遵循内心的选择,选择与石学海在一起。1984年,23岁的石奶引嫁给石学海,石学海的一家一穷二白,全家人都挤在一间破败的茅草屋里,但石奶引不嫌弃婆家人的贫困,与丈夫同甘共苦,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相信在夫妻俩共同努力之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随着子女的出生,开销越来越大,仅靠丈夫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石奶引不得不重操旧业,织布,织好的布拿到集市上面去卖钱补贴家用。

万事开头难,为买织布机,她跑遍了整条村,才勉强借够钱。

织布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但由于家中人口众多,仅靠织布不足以支撑全家的开销。必须想办法拓展其它业务,成批制作绣花鞋和手帕……然后拿到集市去卖换钱。

织布是个细活,从调制染料到布匹浸泡,都有严格的技术把控,不然,染出来的布,颜色洗洗就掉了。

石奶引勤劳肯干,遇到技术难题就问上了年纪的阿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她所织出来的布色彩鲜艳、不易掉色,拿到集市上去卖一扫而空。

她的名气逐渐传开来,很多女孩都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石奶引毫无保留免费地教她们,直到学会而止,她犹如现在网红中的一股清流,低调而务实,不追求名利,隐入尘烟。

她家生活仍然是穷困潦倒的,为此,当地政府给她家申请了低保。

隐入尘烟终有一天浮出水面。1987年4月,第四套人民币发行时,石奶引的侧面头像被印在1元人民币上,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所以这些她并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她的儿子石连峰拿着新版的1元人民币,仔细瞧瞧,觉得那头像有点像妈妈,跑到妈妈身边说道:“妈妈,你被印在钱上,你看看!”

石奶引敷衍说道:“这只是有点像妈妈而以!”她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在织布机上劳作着。

随着新版人民币的流通,越来越多的村民都觉得那1元纸币上的画像像石奶引,大家都纷纷上门求证,她仍然心如止水,坦然笑道:“只是像而以!”,在大家猛烈地追问下,她终于承认是自己的画像。

这让她想起十年前,侯一民给她画的侧颜照,石奶引双瞳剪水,眉目如画,一头乌黑的长发,齐肩盘起,“侧颜杀”不禁让人动容。

没想到十年后还真上了人民币,被称为“人民币女郎”,媒体记者纷纷上门采访,这寂静的小村庄开始热闹起来。借助她的名气,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村民们赚得盆满钵满,而她却不为所动,仍然日复一日织着布。

但村民们不这样想,以为她赚了很多钱,并向她借钱,由于各种原因,她家被取消了低保。

她始终不为名利所动,难能可贵,名气大涨,但石奶引不靠名气、流量挣钱,脚踏实地干出来。

岁月能夺走你的容颜,但不能夺走你的初心。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美少女如今脸上布满皱纹,手变得粗糙起来,有些手指弯曲变形,终究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但她仍能守住初心,勤俭持家。

2017年,扬州大学副教授凌裕平来到贵州扶贫,无意间听说石奶引的故事,决定亲自前往她家拜访。

然而,当他来到她家时,一脸惊愕的表情,大名鼎鼎的“人民币女孩”竟然过得如此寒酸,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与电器,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很深的痕迹。正所谓“人民币上有石奶引,石奶引却没有人民币!”

石奶引比较务实,不靠名气赚钱,凌教授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决定帮帮这位女同志。

凌裕平分析她家的情况,石奶引主要靠种植水稻为主,农作物产品单一,赚不了什么钱,遇到自然灾害颗粒无收,很难摆脱贫困。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得八方来财,增加收入来源。凌裕平建议石奶引在稻田中放养一些泥鳅和黄鳝,充分利用稻田。

凌裕平教她养殖技术,石奶引拿出之前学习染布的劲头在学习,在他的带领之下,石奶引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土地资源种植树林,逐步摆脱贫困。

石奶引并没有闷声发大财,而是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尽自己所能教大家养殖技术。

2019年,凌裕平教授第二次来到这里,村里大变样,低矮的茅草屋变成一排排红砖屋,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村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次来凌教授还带来一些果树苗,帮助村民们种植,共同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石奶引一直在努力。生活渐变好,她唯一亏欠的是她的子女,受教育程度不够,子女初中毕业早早出去打工。

如今的她年过六旬,在县城帮忙照看她上学的孙子们,闲暇之余会回到她的“产业园”看看,仍然在坚守。

美丽的容颜会随年龄增长而消逝,唯有内心不会改变。石奶引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要靠实力吃饭,低调务实,不像现在的一些网红们不知天高地厚故意带节奏,毫无底线蹭流量,飘在空中。

在石奶引的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她被印在人民币上实至名归,奇缘巧合改变她的一生。

现在有很多人做梦都想一夜爆红,发大财,而石奶引当年面对各种诱惑却心静如水,毫不犹豫选择归顺生活隐入尘烟,这样才会弥久沉香。最后,祝她全家人越过越好。

0 阅读:24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