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游戏,校园“死亡游戏”何以盛行?
在这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里,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风潮悄然兴起——所谓的“梦回大唐”“死亡三秒”等“死亡游戏”,正如同瘟疫一般,在一些中小学生的心间蔓延。这些游戏,看似只是一场场刺激的冒险,实则暗藏杀机,让无数稚嫩的生命在死亡的边缘徘徊。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我们又能如何驱散这股笼罩在校园上空的阴霾?
“游戏”背后的真相,是生命的儿戏
想象一下,一群孩子,靠着墙壁蹲下,然后迅速起身,接着被同伴按压胸口,紧接着便是一阵眩晕,甚至失去知觉。这便是“死亡游戏”的简单流程。据一位北京的小学生描述,他体验后感觉就像睡了一大觉,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有的孩子,在体验后第二天还会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这并非简单的“回到大唐”的幻想,而是神经损伤的警钟。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小儿呼吸学博士祝华指出,这种游戏极易导致短暂性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神经系统急性损伤,严重的甚至可危及生命。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危险至极的游戏,却为何能在孩子间流行?
责任归属,谁来为生命买单?
当孩子在学校因参与这种游戏而发生意外,责任究竟应由谁来承担?是天真无邪的孩子,还是疏于管理的学校,亦或是监管不力的家长?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张明律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若参与游戏的孩子均为自愿且年龄在12周岁以下,一旦发生事故,父母等监护人应首先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学校存在管理漏洞或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对于超过12周岁的儿童,如果强迫他人参与游戏并导致严重后果,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然而,责任追责只是事后补救的措施,如何预防悲剧的发生,才是更为紧迫的问题。
对孩子,宜疏不宜堵
“看别人玩过觉得很好奇,自己就想试试。”这是许多孩子参与危险游戏的初衷。他们的大脑仍在发育,思维尚未成熟,对于行为的后果往往缺乏清晰的判断。即便明知危险,也常因心存侥幸而以身犯险。
面对这样的孩子,简单的说教往往收效甚微。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剑指出,加强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固然重要,但更应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们自己主持讨论和总结出这些行为的危害,并民主制定出监管、约束措施,可能效果会更好。
同时,我们还应引导孩子们找到获得成就感、快乐感的正确方式。为孩子创造更多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加强趣味性的体育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当孩子们有了更多健康的娱乐方式,他们自然会远离那些危险的“游戏”。
讽刺的现实,何时能止?
在这个看似文明、进步的社会里,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讽刺的现实:孩子们在校园里玩着“死亡游戏”,而大人们却在为责任归属而争论不休。我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当我们为孩子的安全担忧时,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当我们为学校的责任而争执时,是否也应该思考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当我们为法律的漏洞而忧虑时,是否也应该努力推动法律的完善?
死亡不是游戏,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死亡游戏”在校园中彻底消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快乐成长。
在这场与“死亡游戏”的较量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只有当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时,才能赢得这场战斗的胜利。让我们携手前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