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退休金和没有退休金的差别真的大,我的两位嫂子活过得天壤之别

不写散文诗 2025-03-12 10:42:02

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如果喜欢文章,可以评论,关注!

从前我不觉得有退休金和没有退休金的人生活有什么区别,

那时候我总认为只要子女孝顺,老年生活总能过得去。

直到看到两个嫂子不一样的晚年,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天壤之别。

我曾为故事会、意林杂志撰稿多年,专业创作扣人心弦的作品!想体验更多类似的精彩故事?点击头像进主页,发掘更多让心灵共鸣的创作!这篇文如果您觉得可以,别忘了----收藏点赞关注----

01

春节假期里,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桌上热闹非凡。看着两位嫂子坐在餐桌的两侧,一位愁眉不展,一位笑容满面,我忽然意识到她们晚年生活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并非源于性格,而是源于几十年前的一个选择。

从前,我不觉得有退休金和没有退休金的人生活有什么区别。那时候我总认为只要子女孝顺,老年生活总能过得去。直到今年春节,我才真正看清了这种差异有多么大。

大嫂今年六十有四,穿着一件已经泛白的深蓝色毛衣,头发里的白丝清晰可见。她小心翼翼地挑着菜吃,珍惜每一粒米饭。

二嫂虽然只比大嫂小两岁,却穿着一套得体的驼色套装,发型整洁,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她大口吃着饭菜,时不时与孙辈们开着玩笑。

饭后,我帮忙收拾碗筷时,无意中听到大嫂在和她女儿小声地讨论医保报销的事情。而二嫂则和二哥正在平板电脑上查看欧洲旅游团的行程安排。就是这一刻,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天壤之别。

回忆起四十年前,大嫂刚嫁给我大哥时,她是县医院里一名受人尊敬的护士。她喜欢那份工作,白色的护士服穿在她身上格外好看,她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光芒。

那时的她谈起工作来总是神采飞扬,尤其是提到自己如何帮助病人缓解痛苦,如何得到病人及家属的感谢时,更是满脸骄傲。

然而婚后不久,大嫂就生下了大侄子。接着公婆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家务活也越来越多。

大哥经常外出工作不能回家,我还记得大嫂抱着孩子,一边照顾咳嗽不止的公公,一边做饭的身影。

“家里的事情那么多,总得有人来做,你大哥的工作那么忙。”大嫂经常这样说。

大哥虽然疼爱大嫂,但在生活观念上非常传统,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常常对大嫂说:“你在家多好啊,清清闲闲的,不用上班受罪。”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大嫂每天要做多少家务,要承担多少责任,更没想过大嫂放弃工作,意味着放弃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独立。

大嫂向医院请了长假,最终不得不辞职。从此她的世界就只剩下了厨房、卧室。每天早起晚睡,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和孩子,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而大哥周末常常和朋友去钓鱼、爬山,从来不会想到带上大嫂。他觉得大嫂和他的朋友没有共同话题,带上她会尴尬。久而久之,大嫂也习惯了这种生活,不再奢望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娱乐活动。

大哥每月给大嫂的钱包括了生活费和家里所有的开销,真正能到大嫂手里的没多少。

大嫂过得极其节约,常年不买新衣服,也不会主动出去玩。只有在我和二嫂约她时,她才会出来透透气。即便如此她也总是选择最便宜的餐厅,点最便宜的食物。

02

相比之下,二嫂的人生轨迹则完全不同。

二嫂在县粮食局工作,嫁给二哥后依然坚持工作。即使生了孩子,也只休了半年产假就重返岗位。那时候没有人帮她带孩子,公婆又住在乡下,她只能把孩子送到托儿所。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给孩子准备好一天的衣物和食物,然后匆匆赶去上班。下班后又急忙去托儿所接孩子,回家做饭洗衣服。

记得有一次,二嫂的孩子发高烧,托儿所打电话让她去接。那天她正好有一个重要会议,只能请二哥去接孩子。晚上回到家,看到孩子红彤彤的小脸,二嫂哭了,她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

“也许我该辞职在家带孩子。”二嫂哭着对二哥说。

二哥是中学教师,为人开明,思想进步。他不仅支持二嫂工作,还常常分担家务。“孩子不是你一个人的,我们一起抚养。你的工作同样重要。”二哥这样安慰她。

从那以后,二哥开始更多地参与家务和育儿。他会在下班后接孩子,会做简单的家常菜,甚至学会了洗衣服和拖地。

周末时,他会带着二嫂和孩子一起去公园,或者看电影。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和谐的夫妻,彼此尊重,互相支持。

二嫂在单位一干就是三十年。虽然工作和家庭两头跑很辛苦,但她从未放弃。她说:“工作给了我独立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让我有尊严地生活。”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庭负担逐渐减轻,二嫂在单位的职位也逐步提升。她从一名普通职员升至科长,最后成为局里的副局长。

有次,我去看望大嫂,发现她膝盖疼得厉害,走路一瘸一拐的。问她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她苦笑着说:“看过了,医生说需要做膝关节置换手术,至少要三万块钱。我哪有那么多钱啊?”

大嫂告诉我,每次去医院都要精打细算,连挂专家号的钱都要考虑再三。上个月她感冒发烧,硬是扛了三天才去社区医院,为的就是省下几十块钱的挂号费。

“我现在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金,全靠你大哥的退休金和孩子们的孝敬生活。”大嫂叹气道,“医疗费用那么高,我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

大嫂的三个孩子虽然都很孝顺,但各自都有家庭负担。大侄子刚给孩子买了学区房,二侄女的孩子正在上高中准备高考,小侄子的孩子才上小学。

大嫂总是说:“孩子们有自己的难处,我不能总是伸手要钱。”每次孩子们要多给她一些,她都推辞,说自己够用了。

大嫂的衣柜里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大多是已经穿了好几年的。她不舍得买新衣服,也不舍得买化妆品。

她的娱乐活动仅限于看看电视,偶尔和邻居打打麻将。她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也没有什么爱好。她的生活圈子很小,几乎只有家人和几个老邻居。

同样是膝盖问题,二嫂去年做了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费用,她自己只花了不到一万元。

术后还享受了三周的康复理疗,现在走路健步如飞。二嫂笑着说:“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遇到问题就该及时治疗,别拖着,越拖越严重。”

二嫂退休后每周都会和老姐妹们聚餐,有时在家做饭,有时去餐厅,从不为花销发愁。

她的衣橱里有四季的衣服,虽不是名牌,但都很得体。她还坚持每天早晨去公园锻炼身体,参加老年健身队。

最让我羡慕的是二嫂的退休金有七千多元,加上二哥的退休金,两人每月收入过万元。他们不需要子女的经济支持,反而每逢节日还会给孙辈们准备红包。

去年二嫂和二哥还参加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和摄影班,寒暑假带着孙子去了海南和云南旅游。今年他们已经在计划去欧洲的旅行团,说是要“趁着腿脚还灵便,多看看世界”。

03

大嫂和二嫂与子女的关系也截然不同。大嫂的孩子们虽然孝顺,但每次上门都带着一种义务感。他们当然爱母亲,但同时也为母亲的经济依赖感到压力。

每当大嫂生病,孩子们总是先询问医保能报销多少,自己需要支付多少。这不是他们不愿意出钱,而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他们无限制地支持父母。

去年过年,大侄子给大嫂买了一件羊毛衫,大嫂却说:“这么贵的衣服,我哪敢穿啊?还是退了吧,钱留着给孩子补课。”

大侄子的脸上露出了尴尬和无奈。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既心疼母亲,又感到无力改变现状。

大嫂经常对我说:“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房贷、车贷、孩子教育,样样都要钱。我不能再给他们增加负担了。”

但实际上,她的这种想法反而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总是担心母亲的身体状况,害怕她因为省钱而延误治疗。

二嫂和孩子们的关系则更加平等和轻松,由于经济独立,她从不需要向孩子们要钱,相反她常常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前年,二嫂的女儿想要创业开一家手工烘焙店,二嫂二话不说就拿出两万元支持她。

二嫂的孩子们不用担心父母的生活和医疗问题,他们的关系更多是基于情感上的联系,而非经济上的依赖。

每次家庭聚会,二嫂的孩子们总是轻松愉快,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他们会咨询二嫂的意见,但最终决定权在自己手中。这种关系更像是朋友,互相尊重,彼此支持。

通过观察两位嫂子的晚年生活,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退休金对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

大嫂虽然一生勤劳持家,为家庭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晚年生活却充满了各种担忧和委屈。她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看病要思量再三,生活质量堪忧。

大哥的传统观念让她失去了职业发展的机会,也间接导致了她晚年经济上的被动。她付出了同样多的劳动,却没有获得应有的保障。

二嫂则因为坚持工作,有了稳定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障,晚年生活悠闲自在。

她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不用为基本生活发愁,还能享受各种精神文化生活。

二哥的支持与理解成为她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也为她的晚年幸福奠定了基础。

女性放弃工作全职在家,看似是为了家庭,实际上也放弃了自己的经济独立和社会保障。她们的付出常常被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保障。

最后我想对年轻女性说:无论你选择全职工作还是全职在家,都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经济独立不仅关乎尊严,更关乎晚年生活的质量。即使选择全职在家,也要考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基本保障。

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女性该为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吗?男性在家庭应该承担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