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候鸟陆续南下越冬,武汉的湿地越来越热闹。11月27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首次发布冬候鸟观赏地图,10处湿地及其观鸟C位上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5e206f08f7fbc14bf83da93a639730.jpg)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的鸟群。黄佳楠摄
这10处湿地及其观鸟C位是:1.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的沉湖七壕保护站、观鸟塔,洪北大堤的王家涉湖界河泵站、鸭垸湖大治垸泵站;2.上涉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团墩湖与鹅公湖之间的大堤;3.安山国家湿地公园丰收堤、桥港湾巡护栈道;4.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落雁景区走人棋鸟岛附近湖岸;5.涨渡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水上森林”,涨渡湖渔港(退养还湿区);6.草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刘大公路旁;7.东西湖府河湿地(天鹅湖)的1、2、3号观鸟台;8.天兴洲的洲头、洲尾;9.汤逊湖藏龙岛及周边区域;10.沙湖公园环路A区与E区段、沙湖大桥两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af6cc8fc833aed369b833aa9cf04a2d.jpg)
记者了解到,这10处湿地冬候鸟的种类、数量和景观特色各不相同。眼下,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已接纳6万余只越冬水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由各种大雁、野鸭混群形成的“雁鸭阵”,还有因受鸬鹚粪便污染,数株树木全都变白的湿地奇观“鸬鹚树”。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看到上千只普通鸬鹚协作捕鱼、上万只反嘴鹬上下翻飞造“鹬浪”的壮观场面,以及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8c762cd77bc4fded6ae2d7f86883a7.jpg)
沉湖湿地的反嘴鹬“鹬浪”。王玉明 摄
武汉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中心位置,是候鸟迁徙重要的越冬地、中转场和加油站。2023年越冬水鸟调查和鸟类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湿地越冬水鸟数量约20万只,其中上述10处湿地约占97%。
市园林和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推出冬候鸟观赏地图,旨在为生态研学、科学考察、观鸟活动及野外摄影提供科学指引,增进人们对鸟类和湿地的了解,增强人们的爱鸟、护鸟和保护湿地的意识。
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提醒说,冬候鸟大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出发,长途飞行4000余公里来到武汉,明年春天还要北返,体能消耗非常大。因此,它们在武汉湿地吃饱、喝足、睡好觉非常重要,请市民前往观鸟时尽量穿深色衣服,不要惊扰鸟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6c6ea0ceacf122bed745653ac78c29.jpg)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孙姝)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