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南京军区的一切都变了,虽然许世友仍旧是司令员,但是此时他的威望俨然已经大不如从前,无奈之下,许世友只好前往无锡暂住。
此时尤太忠率领27军驻扎在无锡,得知许世友来了,尤太忠很高兴,对许世友照顾的很周到,这样的日子,一直平淡无奇的持续到了1967年的1月21日。
这一天,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陶勇在上海突然投井去世,消息一经传开,一片哗然。
陶勇的老领导陈毅,粟裕纷纷不相信陶勇会跳井自杀,甚至陈毅还说:“杀了我的头,我也不信陶勇会自杀。”
许世友,尤太忠与陶勇都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老战友,建国后,他们又都在南京军区任职,关系很亲密,许世友也不相信陶勇会自杀,他气愤地说:“陶勇有什么罪?老子查清是谁杀了陶勇,我非一枪崩了他不可。”
可惜斯人已逝,许世友就算再不情愿相信,也无可奈何了。
陶勇去世后,他的遗孀朱岚担负起了照顾三个孩子的重任,遗憾的是,没几天,朱岚被抓了起来,同年9月,朱岚也被迫害致死。
由于那个时期的特殊性,陶勇与朱岚的三个孩子成为了“禁忌”,没人敢于抚养,无奈之下,三个孩子只好自己谋生,在街上过着流浪生活。
许世友与尤太忠得知此事后,决定施以援手。
一天,时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的肖永银忽然接到了尤太忠的电话:“老肖啊,你好啊,最近怎么样?有时间没,来我们这里玩玩吧,我们这里蛮不错嘛。”
肖永银此时正忙于处理各种事务,连休息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去玩了,就在他准备婉拒时,他忽然想到,许世友司令员正在无锡住,难道尤太忠的电话本意是许司令的召唤?
肖永银思来想去觉得很有可能,他知道,这个时期,尽管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但是他过得并不是很好,做事必须要低调。
因此,肖永银当即改口:“好啊,我马上过去。”
很快,肖永银就来到了无锡,尤太忠亲自去接了他,在尤太忠的带领下,肖永银被带到了一个小房子里,里面坐着一个人,正是许世友。
见肖永银来了,许世友劈头就说:“抓部队,要把部队稳住。”说完,许世友沉默起来。
肖永银看了尤太忠一眼,有些疑惑,他知道,许世友将自己召唤过来,肯定不单单是要他将部队稳住这件事,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东拉西扯一番后,许世友忽然“漫不经心”地问肖永银:“陶勇的孩子在街上流浪,怎么办呀?你们是不是把他们收起来呀?”
听到这句话,肖永银精神起来,他心里明白,这件事才是许世友召唤他来的主要大事。
肖永银也是从红四方面军走出来的将领,许世友当年还救过他的命,对于许世友,肖永银一半是尊敬,一半是拥护,对于陶勇,他也不陌生,可以说,他们当年都是从枪林弹雨中幸存的老战友,而这种战友情,是什么都无法改变的。
从许世友的嘴里得知陶勇的三个孩子在流浪,肖永银没有犹豫,当即回答道:“当然要收起来。”
随后,三人制定了计划,由尤太忠出面,将三个孩子秘密送到南京,然后再由肖永银将三个孩子给收到军营保护起来。
当陶勇的三个孩子衣衫褴褛的站在肖永银面前时,肖永银鼻子一酸,揉着孩子的头,动情地说:“孩子们,当兵吧。”
就这样,陶勇的三个孩子被肖永银收到了装甲兵军营,自从有了这事,全国各地的一些“靠边站”的老将军,老同志们,纷纷将孩子送了出来,都送到了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
作为司令员的肖永银也是来者不拒,他说:“男的,只要是军队上,地方干部的子弟,家庭不行的,就收起来。”
一时间,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出现了许多“娃娃兵”,让肖永银没想到的是,很快有人举报了此事。
随后,这件事闹得很大,几天后,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给南京军区打来了电话,询问此事的真实,南京军区的几位领导人面面相觑,有人说:“既然是肖永银招的兵,就应该由他来回答。”
肖永银很快接通了总理办公室的电话,对于周恩来总理,肖永银并无隐瞒,将自己所有做的事都说了清楚。
停顿了一下,肖永银继续说道:“总理啊,按照道理说您这么忙,我不应该给您找麻烦,但是现在我们两个人,我就要关起门来说,总理,他们是后代哟。”
电话结束后,肖永银将情况又整理成了一份报告,递交了上去。
之后,总理办公室就不再询问此事,似乎默认了肖永银的行为,可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几天后,南京军区开会,他们再次接到了某位副总参谋长的电话,这位副总参谋长说,装甲兵招了那么多人,要查查,检验一下,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退回去。
这个情况很快就被肖永银得知了,看到这份文件,肖永银的眉头拧在了一起,旁边的参谋长有些苦恼地说:“肖司令员,即使我们想留,恐怕也没办法再留了啊,有些娃娃,年龄确实是太小了。”
参谋长所说的,肖永银如何不知,但是不信“天无绝人之路”
在司令部的屋子里,肖永银踱步走来走去,嘴里念叨着:“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清退,合格的留下, 不合格的清退.......”
忽然,肖永银想到了什么,他停下脚步,对旁边的参谋长说:“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清退,那我们全部都合格,不就行了?”
参谋长在肖永银的点拨下也想通了这个道理,他激动地说:“有道理,有道理......”
随后,肖永银写了一份正式地报告,说是装甲兵招了多少人,经过半年的训练,多少合格,多少人不合格,报告有鼻子有眼,无可挑剔。
果然,上面在接到这份报告后,便没有再追查此事。
就这样,在肖永银的保护下,一些老将军,老同志们的孩子顺利地度过了那个特殊时期。
此事过去没多久,许世友从无锡回到了南京,他已经知道了肖永银所有的做法,见到许世友,肖永银就开玩笑地说:“许司令,你再不来,我就顶不住了,”
许世友狠狠地拍了拍肖永银的胳膊,大笑着说:“你顶,就顶住了嘛。”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