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二胎,越来越讨厌女儿”,多子女家庭困扰,引发家长共鸣

禾禾妈爱学习 2024-11-06 19:09:16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前,先问各位只有一个孩子的网友个问题,你不生二胎的原因是什么?

先说下我的答案——担心自己生了老二后,不能对俩孩子一碗水端平,所以坚持不生二胎。

或许有人说我矫情,但作为一个出生在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告诉我,这并不是矫情而是血淋淋的事实。

我出生在农村,是一名85后,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虽然爸爸妈妈从来不承认自己有重男轻女思想,但据我观察从小到大哥哥无论吃的喝的用的,都要比我和妹妹好,而我又比妹妹差了一些。

记得小时候姥姥经常对我念叨一句话“大的稀罕,小的娇,要苦苦了半了腰。”

意思是在多子女家庭中,老大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往往会得到父母较多的喜爱,老小因为年幼也备受宠爱,而夹在他们中间的孩子则容易被忽视。

就像我,虽然是哥哥的妹妹,但却没有哥哥男孩的身份,而又是妹妹的姐姐,在父母心中又要起到姐姐的作用,要照顾妹妹、让着妹妹。

所以,我打小就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父母的爱是绝对不可以平均分配的。

01 生了二胎,我开始讨厌老大了

前几天刷到一位妈妈在网上的吐槽,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三岁半,曾经自己也非常喜欢她,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开始讨厌她,甚至有时候想暴打她一顿。

看到这位妈妈的吐槽,我忍不住把她全篇将近1000字的小作文仔细看了一遍,并认真看了许多网友的留言。

结果发现,她之所以变得不喜欢自家大女儿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要了二胎,而有二胎后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客观困难,又使得她更加难以平衡对两个孩子的关注与爱,从而不自觉地产生了对大女儿的疏远与不满。

那么,这位二胎妈妈,所面临的客观困难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分析后,我发现无非以下三点:

第一,精力分配不均

这位妈妈说,自己有了二胎后,就把老大交给了婆婆来带。

养育过孩子的父母都知道,育儿是一个体力活,年轻的爸妈精力有限,很难兼顾两个孩子的成长。

长时间的疲劳,极易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所以很容易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失去耐心,大点的那个孩子自然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被父母斥责的对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父母就会把老大交给老人带,这必然会导致老大受到冷落。

此外,婆媳之间如果在育儿方式上有分歧,还会让老大陷入两难的境地,可能一方面要承受奶奶坚持旧方法带来的不适,另一方面又要面对父母对奶奶方式的不满。

这种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不仅会导致老大发缺乏安全感,心理受到伤害,还会导致父母将对老人的不满移情到老大身上,对老大产生不满。

第二,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这位妈妈说,大女儿以前很乖、很听话,去超市买东西都不会买很多,自从跟公婆在一起,就变得任性不听话,得不到的东西就撒泼打滚,必须达到目的。

她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又验证了一个事实——多数父母都默认,有了老二,老大会变得更加懂事,能成为自己的帮手。

就像妈妈劝我生二胎的时候,总会说“一个孩子就是娇的、惯得,有了老二她就好了”一样。

认为有了老二,老大变乖变听话是理所应当的,而现实一旦与期望不符,她们就会把这种失望投射到老大身上,对其产生不满。

第三,家庭经济压力

这位妈妈全篇1000字左右的吐槽,从头到尾对孩子的爸爸只字未提,为什么?

原因大概率就是孩子的爸爸,为了养育两个孩子,每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照顾孩子。

人们常说,养育两个孩子的成本不是1+1=2,而是1+1小于2,但不可否认,养育两个孩子的成本,绝对是大于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的。

所以,有了二胎,家庭支出必然会加大,这就意味着父母要么降低育儿标准,要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

陪孩子的时间减少,对孩子的感情自然变淡,面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包容度自然也随之降低。

02 多子女家庭如何才能一碗水端平?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退行性行为”,说的是个体在遭遇挫折或者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是,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者方式,而回归到早期生活的阶段,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压力,降低自己的焦虑。

比如,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跋扈、焦躁,原本已经学会吃饭的孩子,突然变得把菜撒的到处都是,看到父母抱弟弟妹妹,就要求父母也抱抱自己等等。

有些多子女家庭的父母,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以为大宝是故意捣乱、无理取闹,从而对其指责、惩罚,甚至讨厌孩子。

这对孩子是极不公平的,因为他才是弟弟妹妹带来的“受害者”,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在向父母求救,是内心不安与恐惧的表现。

现实生活中,指望所有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做到一碗水端平是不现实的,毕竟父母也是普通人,有着自己的情感偏好和精力局限。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孩子对公平对待的渴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改变自身意识

我们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且珍贵的个体,无论年龄大小、性别如何,他们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不能简单地用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来压制他们。

我们要摒弃类似“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这种固有偏见,把孩子们放在平等的地位去理解和对待,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

第二,提升自己

父母是天底下唯一不需要学习,不需要试岗就可以上岗的工作,自然也是天底下出错率最高的职业。

所以,为了避免错误,我们即使没有时间也要硬挤时间学习一些育儿、儿童心理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更好地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比如在面对孩子的 “退行性行为” 时,能敏锐洞察这是他们在应对压力时的信号,而非故意捣乱。

第三,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养育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尤其是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孩子间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争执和矛盾。

父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就很容易因为情绪失控做出偏袒其中一方的行为。

所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学习一些控制情绪的技巧,比如冥想、深呼吸等,还可以多读读书,提升下自己的认知,当遇到引发情绪的事件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

做父母的,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才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平和、理智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

【写在最后】

傅雷在写给傅聪的家书中就曾说,自己平时很少给小儿子傅敏写信,对他的关心也比较少,内心因此常常感到不安,所以,时常想着有机会弥补傅敏。

为人父母,即使智慧如傅雷,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所以,作为多子女家庭的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一旦察觉到自己可能出现了偏袒倾向时,要勇于面对并积极调整,用实际行动来维护家庭情感天平的平衡。

1 阅读:1738
评论列表
  • 小歌 10
    2024-11-17 01:41

    为啥我表姐就没有这类焦虑,俩女儿,不过她结婚后一直住娘家,两个女儿都是她妈带大的,她不喜她婆婆,不乐意跟婆婆一块住,所以俩小孩从小到大都是非常爱妈妈,因为长辈教的好啊,被奶奶教的娘都不爱,说些没大没小的话,长大之后又有啥指望,总有些坏婆婆在母女关系里偷偷使坏,嫉妒心太大,总想着宠孩子孩子就跟她亲,真的很反感这类婆婆。

  • 2024-11-13 21:28

    无能的人还要让更多的孩子来这个世界上受苦[得瑟]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