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麻了!中企正式发射全球首秀,外媒:对他打击太大了

猫头鹰说历史 2025-02-11 22:55:15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马斯克不只是一名商人,更是一个顶级的“科技狂人”,旗下掌握SpaceX公司,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包括打造星链卫星计划,突破火箭回收技术等等。

还有SpaceX正积极研发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一旦成功将大大提升火箭发射能力。但是马斯克麻了,中企率先完成了技术突破,正式发射全球首秀,外媒:对他打击太大了。

SpaceX是一家美国私营航天公司,成立于2002年。该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一直致力于推动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

一开始没人能想到SpaceX能发展到如今这个成就,而马斯克在无数的质疑声中前行,SpaceX一度濒临倒闭,在得到NASA的商业大单和美国的鼎力支持后,SpaceX才挺了过来,并取得一系列成就,在世界上声名赫赫。

比如,SpaceX成功将火箭第一级送入轨道后,将其降落回地面上,这标志着SpaceX成为了第一家成功回收火箭的公司。

SpaceX成功地将第一批美国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商业公司将载人航天器送往太空。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更别说还有打造星链卫星计划,要将4.2万颗卫星送上太空,实现全球独立组网后可以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身处在地球每一个角落都能联网。

SpaceX有这么多的火箭发射任务,自然要不断提升火箭发射效率,于是马斯克深入研究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技术。这是一种使用液态氧和液态甲烷作为燃料的火箭发动机技术。

相比传统的液氢氧火箭技术,液氧甲烷火箭的燃料成本更低廉,因为甲烷燃料更容易获取和加工处理。而且液氧甲烷火箭燃料可以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获取,而液氢氧火箭燃料则需要通过高昂的制造过程获取。

最重要的一点是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部件经过优化设计和制造,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发射成本。

在这些优势的加持下,液氧甲烷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运载火箭技术。可马斯克搞了这么多年,SpaceX也未能取得最终突破。

今年,SpaceX首次尝试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发射“星舰”火箭,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运载火箭,一旦成功将创造历史,结果却是失败了。SpaceX没能完成的事情,被中企率先攻克了。

这家中企名为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蓝箭航天将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历史上从未有国家将液氧甲烷火箭送入轨道,蓝箭航天正式发射的朱雀二号完成了全球首秀。

此举意义重大,首先证明了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液氧甲烷火箭技术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能力,即便是民营企业,在商业航天项目上也能取得瞩目的成就,未来和马斯克的SpaceX或可参与正面竞争。

马斯克麻了,没想到中企捷足先登,星舰卫星的发射失败再加上中企的成功,有外媒表示: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这或许不是最关键的,而是还有很多中国民营航天公司也在积极推进航天科研项目。

类似的民营航空公司在国内还有不少,比如九州云箭、翎客航天、星际荣耀、深蓝航天、星途探索等等。这些民营公司有的负责运载火箭的研发,有的参与商业化火箭发射的布局。

不管是做什么,只要能持续深耕航天科技领域,迟早有一天也能像蓝箭航天一样,完成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为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促进中国的航天产业更加多元化和竞争化。

另外液氧甲烷火箭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应用于载人航天、卫星发射、深空探索等多个领域。成功发射朱雀二号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重大提升,未来中国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推动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

纵观全球,并不是只有中国在研制液氧甲烷火箭技术,但凡是航空大国都不想错过具有前瞻性的液氧甲烷火箭技术。中国有蓝箭航天,美国有蓝色起源公司,SpaceX公司,俄罗斯有国家航天集团等等。

各国航天竞争十分激烈,中国虽然是航天大国,但是在航天发射领域,依然需要民营企业的积极部署。民营企业走商业化路线,能够为整个航天市场带来活力,毕竟火箭研发可不是小打小闹,没有足够的资本撑腰,确实行不通。

人类用了半个世纪发展传统的液氢氧火箭技术,且普遍聚焦高轨发射,如今布局低轨卫星成为了普遍现象,新型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越来越多。

而这些卫星只有在低轨才能实现更大的效益价值,在短时间内会各行各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有了蓝箭航天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案例,无疑会增强中国航天发射市场的信心,促使更多的民营航天公司参与其中。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