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届琅琊祭海节在西海岸新区举办再现传统盛况

青岛信网 2025-02-11 08:10:19

原标题:海韵琅琊 传承千年祭海祈福

第61届琅琊祭海节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举办

2月10日(正月十三)上午,第61届琅琊祭海节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台西头村祭海广场举办。本届祭海节以“海韵琅琊传千秋 向海祈福启新程”为主题,共分“祭海仪式”“海洋大集”“节目表演”“‘春风行动 晴琅送岗’招聘会”“产品展销”“文艺会演”六大板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共同参与。

传承琅琊渔家文化

伴随着锣鼓声,舞狮腾空跃起,独具特色的表演拉开了活动序幕。精彩的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其中《凤舞琅琊》以一段热烈、欢快、奔放的乐器表演,奏响了琅琊儿女歌颂盛世、赞美生活的澎湃之情,展现了琅琊地区独特的渔家风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随后,庄严肃穆的祭海仪式正式开始,只见祭海广场中心的舞台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红布覆盖的祭台上摆着猪、鸡、鱼及面塑祭品。伴随着庄严铿锵的曲乐,数十名身着秦汉服饰的礼宾缓步走到舞台中央,舞台上秦幡林立,气氛庄严。一排身着蓝色薄纱的少女步态轻盈地走到祭台前,敬献水果供品。恭迎龙王、祭团敬香、诵祭海文、祭团敬酒……主祭人面对龙王塑像,双手端起酒樽敬天、敬地、敬龙王,率领身着秦汉服饰的礼宾行跪拜礼,此时烟花礼炮齐鸣,声震长空,把祭海祈福仪式推向了高潮,生动再现了千百年来琅琊人传统祭海祈福的盛况。

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渔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琅琊祭海”起源于古代渔民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春季,渔民们通过祭海仪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这一传统节日不仅是琅琊渔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当地渔民精神信仰的象征。2014年,“琅琊祭海”被列入青岛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传承中发展的‘琅琊祭海’,已从纯粹的渔民祈福的个体愿望,逐渐演变为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琅琊镇渔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民风民俗为看点,历经61年的创新发展,“琅琊祭海”已成为了琅琊镇乃至西海岸新区最具民俗魅力和特色的文化标识,节庆溢出效应日益凸显。

海洋大集充满烟火气

本次祭海节活动现场,除了传统的祭海仪式、民俗表演和戏曲展演等,充满烟火气的海洋大集也成为了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大集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竹编、剪纸以及糖画等手工艺产品,供游客欣赏购买。为进一步让村民享受到共富成果,大集上还对琅琊当地的甜晒鱼、花馍、琅琊鸡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展销。游客们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美食,还能亲身参与渔家生活,感受浓厚的渔家文化氛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琅琊祭海节,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体验到了渔家生活的乐趣,真是不虚此行。”从临沂慕名而来的李女士说。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山情海韵‘艺’同启航”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作为祭海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民间艺术组织和爱好者的积极参与,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小戏小品、器乐演奏、秧歌锣鼓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琅琊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艺术活力。

在铿锵的锣鼓声中,演员身着节庆服饰,以《赛马》开场,激昂的鼓点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闹气氛,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会演拉开了帷幕,精彩绝伦的节目轮番上演,小品《美丽乡村春意浓》展现了乡村的勃勃生机与盎然春意;激昂的《精忠报国》演绎,彰显了深厚的爱国情怀……最后,传统戏曲《墙头记》为整场表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两个小时的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沉醉在这场民俗文化盛宴当中。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郭念礼 通讯员 赵敏 摄影报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