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的大意是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哪,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和光同尘,是指与光芒融合,不彰显自己的光芒,与尘世的平凡相融合,不凸显自己的独特性,保持一种平和、低调、谦逊的状态。
和光同尘这四个字富有深刻的哲理。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顺应自然,融入环境、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
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顺应趋势、尊重客观规律,不妄为,才能有所作为。
所有不尊重客观规律,不顺应自然和逆势而为的行为和努力,不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利他、要学会包容接纳世界的多样性,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人们的存在是为了彼此,在很多时候,人的价值和意义,都要通过他人才能体现出来。
越不彰显自己,越不炫耀自己,越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人交流时,越不夸夸其谈,越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和光同尘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随波逐流。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即使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可以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圣人所表现出来的,与常人并无不同。圣人所没有表现出来的,才是与常人真正不同的,才是他内心真正的坚守。
《道德经》强调,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帮助他。
天地万物都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都是道的呈现。得道,就是要与道相同,与道合一,无我地融入任何情境,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人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眼前情境与期待不符,心生爱憎分别,不能接受和融入眼前情境。
开悟和得道的人,不以主观立场判断眼前情境的好坏顺逆,无我地融入任何情境,故能摆脱痛苦和烦恼。
开悟和得道的人,站在道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放下自我的执着和分别心,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和差异,以平等和无差别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摆脱功名利禄、世俗的纷争所困扰,回归到质朴和纯真的本我状态,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成功的人,往往能够尊重客观规律、融入环境、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与道相同。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波力。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