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充满奇幻色彩的《西游记》神话世界里,每一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和神秘的背景,孙悟空无疑是吴承恩笔下最为耀眼的璀璨之星。
他从花果山的一块仙石中孕育而生,凭借着自己的神通广大,大闹龙宫、地府,甚至搅得天宫不得安宁。然而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最终却皈依佛门,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十分费解:既然孙悟空皈依了佛门,按照佛门的规矩,观音菩萨理应给他取一个新的法号,可为何观音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借着孙悟空原有的 “悟” 字作为他皈依佛门的法号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皈依佛门的孙悟空孙悟空的诞生,已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天地精华孕育的灵明石猴,一出生便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天庭。此后,他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闯龙宫夺得如意金箍棒,闹地府勾掉生死簿,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庭分庭抗礼。他的大闹天宫,更是将他的反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十万天兵天将都难以将他制服。
然而孙悟空的狂妄最终引来了如来佛祖的出手。如来以五根手指化作五座联山,将孙悟空压在了西牛贺洲和南瞻部洲的交界处,这一压就是五百年。
在这漫长的五百年里,孙悟空被困在五行山下,动弹不得,只能日复一日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渐渐地,他开始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对自己往日的不可一世和嚣张跋扈追悔莫及。
就在孙悟空被困期间,如来开启了西天取经大业。为了寻找合适的取经人选,如来派出观音菩萨踏遍四大部洲。观音菩萨在路过五行山时,看到了被困的孙悟空。或许是看到了孙悟空的悔过之意,或许是看中了他的强大实力,观音菩萨不假思索地就让孙悟空皈依佛门,成为了取经队伍的一员。
按照佛门的规矩,皈依的弟子都要取一个法号,这既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开启新的修行之路。
可当孙悟空皈依佛门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观音菩萨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弟子那样,给他取一个全新的法号,而是直接借着他名字中的 “悟” 字,作为他皈依佛门后的法号。这一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观音菩萨为何不敢改动孙悟空的名字?
在《西游记》的世界里,每一个角色的行为都有着其背后的原因。观音菩萨作为佛jiao的重要人物,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她不敢改动孙悟空的名字,必然有着深层次的考虑。
我们知道,孙悟空的名字并非随意取之,而是他的启蒙老师菩提祖师所取。菩提祖师在给孙悟空取名时,曾说:“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菩提祖师的门派有着严格的辈分划分,孙悟空属于 “悟” 字辈。
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菩提祖师的辈分排列时,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其中的 “如” 字辈,与灵山的掌舵者如来佛祖的名字有着微妙的联系。如果我们大胆推测,将如来佛祖视为菩提祖师的 “如” 字辈弟子,那么许多之前难以理解的谜团都能迎刃而解。
首先,如来佛祖在面对孙悟空的大闹天宫时,并没有直接将他击杀,而是将他压在五行山下。以如来佛祖的实力,想要消灭孙悟空并非难事,但他却选择了这样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如果如来佛祖真的是菩提祖师的弟子,那么他或许是念及同门之谊,不想对孙悟空痛下杀手,而是选择将他压在山下,变相地保护了他五百年。
其次,在孙悟空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后,如来佛祖对他也是宠爱有加。他不仅拉孙悟空进入了取经队伍,还在孙悟空西天之路走到一半的时候,凑在他耳边说 “功成之后,汝亦坐莲台”,这无疑是对孙悟空的一种承诺和期许。这种特殊的待遇,让人不禁猜测,如来佛祖对孙悟空的关照,是否与他们之间潜在的师徒关系有关。
其三,观音菩萨作为如来佛祖的得力助手,她自然也知道菩提祖师的身份和地位。她不敢改动孙悟空的名字,很可能是因为忌惮菩提祖师。她不仅保留了孙悟空名字中的 “悟” 字,还顺势给猪刚鬣取了法号猪悟能,给沙僧取了法号沙悟净,这或许是为了避免引起菩提祖师的不满,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同属一个辈分,都是佛门的修行者。
三、忌惮何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观音菩萨不敢改动孙悟空的名字,是因为她忌惮孙悟空的启蒙老师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是一位神秘莫测、法术通天的大能者,他虽然在《西游记》中出场次数不多,但却对整个故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等绝世本领,让孙悟空拥有了在三界中立足的资本。他的高深莫测,让三界中的众多神仙都对他敬畏有加。
观音菩萨作为佛教的七佛之师,她深知菩提祖师的厉害。她明白,孙悟空虽然皈依了佛门,但他与菩提祖师之间的师徒情谊是无法割断的。如果她擅自改动孙悟空的名字,很可能会引起菩提祖师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她选择了保留孙悟空的名字,以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接纳了他。
正是:
石猴出世震乾坤,大闹天宫意气存。
佛界皈依寻正道,法名未改有渊源。
菩提妙法传徒远,如来慈悲护圣猿。
尘世人生多起伏,心向光明破雾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