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郭富城与金像奖王座的渊源

唐泪 2025-05-01 13:25:38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在刚刚过去的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

刘青云以《爸爸》一片,第四度被封金像影帝,声震影坛。

经此一役,他赫然压过周润发和刘德华、追平梁家辉,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历史上,仅次于梁朝伟一人。

但很显然,第八次提名却铩羽的郭富城,或更有趣。

他与金像奖王座,渊源几何?

一文叙之。

1992年。

郭富城以出道三年、第五部作品《九一神雕侠侣》,提名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这部电影系刘德华自组天幕公司的创业作。

用王晶的话来说,刘德华这部电影,是卖给台湾传媒大亨邱复生的,而郭富城正好是邱复生旗下签约艺人,所以他就要求刘德华给郭富城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就是银狐。

据说,电影剧本是王家卫和刘镇伟两个人写的,天马行空、爱恨情仇云云,但实际上,从成片来看,更近“胡诹”。

这当然也是那个年代的风格,剧情各种混乱嫁接,表演更近插科打诨。

不过,郭富城的表演相当亮眼。

撇开本身面目如漫画中人,单就其身姿如松、冷漠如霜又癫狂重义的演绎,就分毫看不出来,他才仅出道三年,才演过寥寥几部电影。

可见基本功的扎实。

但很可惜,郭富城与这一年的最佳男配角奖擦肩而过。

这是初逢。

出道两三年就获肯定。

放在偌大香港影坛,其实也并不能算很多见。

大概除了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这几个,其他绝大多数演员,通常都要等上好久,才看得见提名的曙光。

但接下来的走势,出人意料。

按年头来算,要等整整十四年过后,他才得到第二个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

不过,这一次他是以“最佳男主角”的身份入场,作品是引发“右二”风波的那部电影,《三岔口》。

而中间这十四年,有没有遗珠与错过?

笔者认为,有。

1993年。

出道五年的郭富城,拍了杜琪峰电影《赤脚小子》。

江湖小子关丰曜的赤诚与少年心性,在郭富城的人戏合一当中,一一展露,观众讶异于其利落身手的同时,更被其强大的共情力所震撼。

片末一场哭戏,天地同悲。

第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当可有提名最佳男主角的资格。

这是第一颗遗珠。

1996年。

出道八年的郭富城,接演了吴宇森爱徒梁柏坚的首作《浪漫风暴》。

阿肯这个角色,叛逆、执着、坚韧又浪漫,而场场宛若实况拳赛的搏击,与幕幕恋人间的柔情、惆怅、心痛、离别和重逢,错落而来,让人印象深刻。

以生命为代价,寻回爱情,证自我价值。

电影让人心折。

第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名单,应有郭富城的一席。

港媒当年即言,郭富城是金像遗珠。

1998年。

早已在电影上大幅减产的郭富城,罕见上映两部作品,一者文艺片《安娜玛德莲娜》,一者漫改特效大片《风云雄霸天下》。

游牧人很花心,但不见得是个坏男孩,他其实刚好有演员郭富城本人的反面性格,也就是“常立志”,却无恒志。

郭富城将人物的惫懒、无赖和无处安放的活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步惊云当然不仅是冷酷与造型。

郭富城以岳峙渊渟、眉眼低垂与龙行虎步,尽露人物气场,又以夜屠无双城、“斩草除根”、与雄霸相争及闯侠王陵等幕幕戏份,演绎出人物亦正亦邪的性情。

人物塑造极其鲜活。

第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郭富城可男配角与男主角双提。

又见遗珠。

2004年。

或因与嘉禾电影的纠葛,两年没有电影上映的郭富城,第二次出演了杜琪峰电影,这部电影叫《柔道龙虎榜》。

郭富城在其中饰演男二号东尼。

坦白说,笔者认为,在这部电影的选角上,杜琪峰犯了一个错误。

实际上,十年前就与郭富城合作过《赤脚小子》的杜琪峰,一定知道,其人尤其适合深度类型人物角色。

但他将核心角色司徒宝,给了古天乐。

而彼时的古天乐常态演绎尚可,当真要他去展露人物深层次的矛盾、纠结与情感等等,就明显力有未逮。

郭富城则就凭两场与“大只佬”的过肩摔戏份,就当可得一个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这是第二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回到密集提名时期。

五年内,他以《三岔口》、《父子》、《C+侦探》和《杀人犯》,四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提名。

尽皆铩羽。

具体而言,分别输给了《黑社会》的梁家辉、《我要成名》的刘青云、《投名状》的李连杰和《岁月神偷》的任达华。

实际上,《黑社会》中的大D一角,实在浅薄得明显,或要逊色于同片的阿乐一角,《我要成名》中的潘家辉,则更实在是平平无奇,所以笔者以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这两届的郭富城,都不应该会输。

但奖项的有趣之处在于,无论输赢,皆有道理可讲。

哪怕你演技通神。

其后数年,郭富城皆无提名。

而恰恰在这个时期,他踏足了华语影坛顶尖演技派的殿堂。

显而易见。

他对剧情、人物的理解和阐发、演绎,抵达了某种玄妙的层境,举手投足间,都满溢着不可揣测的想象力,无论是入戏、起承转合、深度、细节、层次和爆发,都让人目夺神驰,一个眼神、一个背影、一个走姿,戏里戏外,都无可挑剔。

“天生的好演员”和“名琴”,是大导演顾长卫和严浩,对郭富城的褒奖。

其间,标志性的作品是《最爱》和《浮城大亨》两片,也还包括《B+侦探》、《寒战》在内,都不可轻忽。

放在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舞台上,理论上说,应该皆有一争之力。

尤其是《最爱》。

不但入围了内地金鸡奖影帝之争,还远征罗马国际电影节。

虽皆铩羽,却虽败犹荣。

颗颗遗珠。

电影《踏血寻梅》。

郭富城不计片酬,带飞导演翁子光之作。

这件事有当事人言论为证,翁子光不止一次公开表示,没有郭富城,就没有《踏血寻梅》,言辞之恳切和真挚,令人动容。

这部电影,足证郭富城的“戏骨”境功力。

但实际上,这种层级的表演,他早已抵达信手拈来的程度。

在第三十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他一战而胜梁家辉、张家辉和两个“天王”,在屡次错失金像奖影帝王座之后,终于登顶。

笔者当年写下了八个字,“努力之成,是为宿命”。

有掌声雷动。

彼时距今,刚好又一个十年。

他陆续交出《寒战2》、《破·局》、《无双》、《麦路人》、《临时劫案》及《九龙城寨之围城》这么几部要么品质与表演俱佳,要么表演惊艳的作品。

战况方面。

《寒战2》不获提名,《破·局》未合金像奖标准,《无双》、《麦路人》和《临时劫案》皆败,《九龙城寨之围城》虽然表演出色,但戏份甚少,故止步于最终五强之战。

这里面不但有遗珠,更有不该之败。

《无双》一片,在表演来讲,不但质量极高,更有雄奇而出格之像,仅“烧画”一幕,就可成港影名篇,岂是一个“沦落人”可比?

《麦路人》与《叔叔》,可堪平手之论,戏骨层面的较量,两可之间。

而《临时劫案》的表演,宛若神魔,放眼整个华语影坛,也绝无第二人有底气与能力一试,这场败阵,输的一方,其实是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审们。

非战之罪。

 

数十年职业生涯。

郭富城与金像奖王座的渊源,迄今来讲,有一次最佳男配角和八次最佳男主角提名,兼及一次封帝。

但若对比金像奖提名和拿奖名单,郭富城此人,可谓遗珠遍地。

他起码当得起十六次提名。

又值得几度称帝?

这件事,放在一些人的眼中,或是“粉丝的呓语”,但笔者仍敢大胆说一句,以表演和封帝而论,郭富城被亏欠甚多。

非止一二之数。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