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赵国为什么连续迁都?

羽昕吖 2025-01-06 20:21:47

确立国都,是国之根本大事;迁都,同样是国之根本大事。

既然是根本大事,就要慎之又慎,而每一次迁都,要么是处于无奈,要么就意味着战略上的重大调整。

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随着大势的变化,许多诸侯都有过迁都,甚至多次迁都。

然而,赵国是迁都次数最多的。

赵国初建时,定都于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地区;其后,赵一度立都于代;在今太原前425年,赵国迁都于中牟,也就是今鹤壁山城区一带;38年后,前386年,赵国又迁都到了邯郸。

不太长的时间内,连续迁都,是为了什么呢?

初都晋阳:确保赵氏发展的根本之地

赵人立国之初,建都于晋阳。

这是春秋后期,赵氏做出的抉择。

大家都听说过“赵氏孤儿”的故事,赵氏一度有过灭门之祸,险些灭族。

因此,赵氏“复活”之后,调整战略,并确立了晋阳中心的中心地位。

1、确立“北进战略”,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当时,晋国的大夫们争夺已经非常激烈了。

赵武复活赵氏之初,在争夺“州”时,就与范、韩氏发生了激烈争执。其中,韩氏还是赵氏的传统盟友,此时绝不应该交恶。

显然,诸卿之间彼此虎视眈眈,任何发展都会受到其他方的提防和激烈竞争。

因此,赵简子将目标瞄准了晋国北部的广大地区。

晋国北部广大地区,是戎狄盘踞的地区,当时相对落后,不被其他卿族所重视,赵氏向北发展既能扩充实力,又能避免过早与诸卿发生正面冲突。

而晋阳,正是在这一形势下成为赵中心的。

2、特色经营晋阳:确保赵氏立于不败之地。

晋阳,在晋中盆地北端,西临汾水,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赵简子决心大力建设晋阳。

在建造晋阳前,赵简子与奉命前去营建的手下尹铎之间的对话,则说明了赵氏对建设晋阳的设想。

当时,尹铎问:以为蚕丝乎?以为保障乎?

你是要建一个搞钱的地方,还是建一个关键时刻能保障你的地方?

赵简子答:保障哉!

于是,赵氏以“保障”为方向,大力经营晋阳。

他们在晋阳减少了纳税户的数目,以减少收入为代价,减轻民众的负担,争取民心。

同时,他们又以严苛的战守标准筑造城池,甚至对公宫的城垣、房屋,都以能够在战时打造箭矢、兵器的物体来打造,以确保其战斗力!

如此,晋阳成了赵氏面对惊涛骇浪也不畏惧的保障之地!

赵简子去世前,告诉继承者赵襄子下面的话。

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晋阳为归。——《国语》

晋阳,就是赵氏要迎接惊涛骇浪的保障之地!

胜利完成历史使命的晋阳

如果没有大力营建晋阳,赵恐怕早就被灭了。

前497年,范氏、中行氏得到郑国的支持,攻打赵氏。赵氏打不过,兵败逃到了晋阳。

随后,范氏、中行氏、邯郸氏,联合进攻晋阳。

赵氏一面以晋阳拼死抵抗,一面积极展开外交,得到魏、韩、知氏的支持,逆转战局,四家一起灭掉了范氏、中行氏。

随后,更大的惊涛骇浪来了!

知氏壮大,又挟持韩、魏,三家一起来攻打晋阳。

赵襄子在巡视晋阳后,看到晋阳城廓完好,府库足用,仓廪充足,各类战备物资齐全,下定了在此独抗晋国三卿的决心。

双方在晋阳城激战三个月,晋阳仍在赵军之手。

随后,三家联军转取围困之策,并引水灌城,晋阳几乎被淹没。

然而,晋阳赵军,居然在水中坚守了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釜而炊”,坚持了下来。

正因为晋阳城如此给力,赵氏才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展开“伐交”,在争取到魏、韩的支持后,一举击败知氏,成功翻盘!

赵氏能够化家为国,正因为晋阳这个保障之地。正是晋阳,是赵在一次次足以毁灭一切暴风雨中坚持了下来,赢得最终的胜利!

然而,至此,晋阳,已经完成了自己在赵国的历史使命。

新形势,新战略,新都城

在击败知氏的作战中,赵出力最大。

在瓜分知氏的过程中,赵氏得利最多。

因此,三家分晋之初,赵“强于韩魏”,虽然还没有被天子正式认可诸侯地位,但他已经是一个相当强大的诸侯。

此时,天下没有任何势力可以迅速灭掉他,赵的生存压力已经不大了。

对于赵来说,此时的任务有两个。

1、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早日确立自己的诸侯名分;2、进一步扩张。

此前的“北进”,虽然效果明显,但也是减少过早冲突的无奈之举。

成为“中央之国”,才是赵的理想。

因此,新形势下,向南发展,成为了赵的新方向。

继续向北发展,多是不适合农耕的边远地区,经济、政治上的意义不大。

而在南方的中原地区,则既是当时华夏的中心地区,又是经济上更为富庶、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的地区!

只有向南发展,扩大自己在中原的影响力,赵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中原大国;只有向南发展,夺取卫国、宋国,乃至齐国的地盘,赵才能在政治、经济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南进,势在必行。

而所谓南进,说得更明确一点,是向东南发展。

当时,赵国的西南为魏、秦,都是大国,而且,魏是自己的盟友,攻秦则不但交通不便,而且那边当时关中经济也不是很发达。

而赵国的东南,则是中山、卫、宋等地,相对好发展,而且,东南地区的经济当时也比较发达。

而要向东南发展,晋阳显然就不适合作为赵国的中心了。

晋阳本就在赵的西北。

而且,由于太行山的阻隔以及中山国在中间嵌入,赵国的南北两大块领土只能依靠壶口和沿漳河的崎岖山路维持着联系,交通不便。

因此,要向东南发展,赵国一定要迁移到新的都城!

临时以代为中心:插曲

然而,随后一段时间,赵的统治中心,不是南移,而是一度再北移到了代。

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襄子在去世前,已经认识到南移的必要,因此,大力经营中牟,有东迁之意。

在赵襄子去世前,他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侄孙赵献侯。

官方的说法是:赵襄子本人原本不是嫡子,是因为兄长赵伯鲁主动让贤给他他才成为赵家主的,因此,赵襄子决心自己死后,把位子还给赵伯鲁的后人。

当时,赵伯鲁的嫡子已经去世了,于是,赵襄子就传位给了赵伯鲁的嫡孙赵献子。

然而,赵襄子的儿子赵桓子不服,起兵驱逐了赵献侯,在代自立。

于是,一段时间内,赵国的统治中心,就变成了比晋阳更北的代。

不过,仅仅一年后,赵桓子去世后,赵氏的贵族们认为赵桓子不是赵襄子立的,所以,又杀掉了赵桓子的儿子,迎回赵献侯。

赵献侯一回归,立即就迁都中牟,如此,代此次作为赵统治中心的历史,仅仅一年左右,可谓一个小插曲。

建都中牟:向南发展的最佳起点

赵献侯上位,立刻迁都于中牟。

一些专家认为:赵献侯离开晋阳、代,是因为此前的内乱影响。

其实不然。

当初,赵献侯第一次上位,很轻易就被驱逐,而赵献侯第二次上位,又是贵族们的复迎,可见,赵献侯在赵国的实力是很有限的。

以献侯的个人实力,如果贵族们反对,他是迁不了都的!

而赵桓子死,赵国贵族立刻杀其子而复迎赵献侯,显然不是因为过了一年多,才突然想起赵襄子传位于献侯这件事情来!

显然,向南迁都,是赵国贵族们的集体共识!

之所以能有此共识,是因为:中牟,确实太适合此时的赵国了。

1、政治影响力巨大。

赵国要扩大其在中原的影响力,没有比建都中牟更适合的地方了!

中牟城之所以建,实是当年齐桓公称霸诸侯后结信于天下的产物!

筑五鹿、中牟、盖于、杜丘,以卫诸夏之地,以示权于中国也。——(《国语.齐语》)

春秋时期,就有”晋车千乘在中牟“的说法(《左传》),又有”晋国之股纮“的美誉。

这里地处中原,文化十分发达,春秋时就有许多文化名人出于此地,而文化力,正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2、赵氏根基稳固。

中牟是赵襄子时期收复的,此后,赵氏在此设县,招纳人才,实施良政。

因此,赵在中牟的根基是比较稳固的。

3、利于扩张。

中牟,位于太行山区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此地与卫国邻近,以此为中心,可以十分便利地对卫国展开攻略,甚至进一步参与对郑、宋的进攻。

因此,这里既是赵与中原诸国往来的咽喉要地,又是赵向南发展的前哨阵地!

4、当时的安全环境较好。

中牟,除了与卫国邻近外,周边是魏、韩、齐。

其中,中牟与魏、韩两国当时正在蜜月期,是盟友关系。

而且,虽然当时的魏国已经开始变法,但是,一则尚未开始展现兵威,二则其东部的领土依然四分五裂,尚没有联成一片,也不具备攻赵的条件。

至于韩国,则实力一直比较一般,且重心在对郑国扩张,也没有办法威胁赵国。

当时,赵的主要威胁是齐国。

而中牟在漳河以南,又有抗齐的屏障,何况,当时,在对付秦、齐、楚这种大国时,三晋一般是联合作战的。

所以,迁都于中牟,正是其实施南进战略,扩大影响力的最佳地点。

形势再变

建都中牟期间,赵国实现了几个大的战略目标。

首先,接连取得外战的胜利。

这段时间,赵国频繁与齐国交战。其中,单挑齐国,胜负各半,而三晋联合,则屡获大胜,甚至打到齐长城以内。

因此,赵终于正式成为诸侯。

正是在中牟期间,赵与韩、魏一起被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

由此,赵的名分已正。

同时,赵国也完成了初步的政治改革。

在中牟期间,赵吸纳中原人才,整肃吏治,选贤任能。

当然,这段时间的改革,与同时期的魏国变法和后来的赵武灵王变法不可同日而语,这也是赵国此时相对实力依然在下滑的根本原因。

总之,在中牟期间,赵国确实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扩张上,都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中牟变得危险了。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当年的盟友魏国,成了赵国的大患。

首先,魏国在东部扩张取得了重大进展。

魏国从郑、宋国手中取得了大片领土,此后,又三晋联合,打下了楚国大片领土。

因此,魏国在东部不但原本四分五裂的领土联成了一片,而且疆域比以前还大了很多。

此时的魏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威胁赵国了!

同时,三晋关系走向破裂。

从魏文侯去世之后,魏武侯即位开始,魏国就与韩、赵的关系紧张了。

对赵国来说,他原本一心要向卫国扩张,但此时卫国已经依附于魏国,因此,赵国要继续南进扩张,势必与魏国为敌。

而对魏国来说,虽然与齐、秦关系紧张,但是,韩、赵随时可能封锁其东西两块领土的联系,韩、赵才是心腹之患!

如此,中牟就变得十分危险了。

魏国随时可能摧毁中牟!

尤其是,赵敬侯即位后,公子朝作乱,此后,公子朝出奔魏国,并在魏国的支持下继续为乱。

如此,一来,中牟在动乱中受到了严重破坏;二来,魏国的威胁进一步加剧!

此时,中牟已经不适合作为赵国的都城了!

再迁邯郸

尽管如此,赵国仍然决心以向东向南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只不过,此前的实践已经表明:赵国要南进的难度比想象的要大,远远不只是击败卫国,更需要有应对齐、魏等国干涉,甚至直接入侵的可能。

因此,赵国的新都城,仍然要留在东南方向,但需要更为安全的环境。

邯郸,由此也成为唯一的可能。

首先,赵国东南,当时只有邯郸具备成为都城的经济基础。

当时的赵国,不但要应付外在的威胁,还需要牢牢压制国内其他板块的地方力量。

邯郸是传统的重要农业产区,同时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冶金中心,手工业、工商业发达,这些都是建都于此的经济基础。

而从地理上看,邯郸在太行山东麓的南北大道上,同时又靠近滏口,成为连接南北大道的交汇点。

同时,邯郸有滏水、牛首水等河流环绕,虽然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但至少能提供一定的屏障。

因此,前386年,赵国迁都于邯郸。

别都

然而,虽然邯郸比中牟的安全环境更好,但其安全形势仍然是不牢靠的。

邯郸东距齐国聊城,西距韩国上党地区都不过百里,南距魏国河内更只有几十里,而且,如我们前面所说,邯郸虽有一些屏障,但只是一些河流,最多能起到迟滞作用,并不能绝对御敌于城门之外。

因此,赵国还需要给邯郸找一个后备,以确保在邯郸有危的情况下整个国家仍然能正常运转。

于是,赵国又选择了信都作为第二都城。

信都,在今天河北邢台的信都区一带,在邯郸稍北的地方。

这个地方,规模气象不及邯郸,但同样是便于号令赵国全国的地方。

后来,邯郸一度被魏国攻破,但是,赵国仍然能正常运转,并在天下形势稍变后通过交涉收回邯郸。

如此,以邯郸为国都,以信阳为别都的格局基本确立了下来,基本不变。

赵国的数次迁都,自然主要是因为其他战略方向的调整。

要采取北进策略,则以晋阳为根本;后来要向东南发展,则先后迁都中牟、邯郸。

从结果来看,当初的北进策略,显然是成功的;而后来的南进策略,则显然是不成功的。

然而,虽然有得有失,有成有败,不断地主动迁都,主动调整,也展现出了年轻的赵国身上的勃勃生机和壮志雄心。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