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古代时候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其生死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虽然皇帝的地位尊贵无比,他们却并非不可触及,历史上不乏权臣弑君、政变夺权的事件,但是为何无人通过下毒这种相对隐蔽的手段来刺杀皇帝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他的那句 “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恰似一道隐秘门缝,悄然透出皇权护卫下饮食安保的严苛,也揭示了古往今来谋逆者,甚少选下毒杀帝这一蹊径的复杂因由。
皇帝之膳,绝非寻常餐食,那是一整套彰显天威、严守安全的繁复规制。据说御膳房仿若一座小型宫廷后厨王国,机构非常庞大、且分工细密,从庖长、庖人到杂役,各守其职,采买、洗菜、切配、烹制、传膳,流程层层把控环环相扣。单说食材来源,皆有专供之地,蔬果多出自御田,肉食有指定牲户,且入库前经层层查验筛选,以防夹带毒物。
御膳制作时,基本上都是数人协同、多灶齐开,每位厨师只负责一道工序或菜品局部,全程有太监监看,做好后先留样封存,以备查验追溯,其实即便有歹心之人想暗中投毒,也难寻机会、难掩踪迹。
溥仪忆中 “没吃过热饭”,便是这安保流程的 “副作用”,因为菜品从御膳房端出,会经太监按仪式摆盘、传菜,穿过重重宫闱、殿堂,路途迢迢,即便有暖锅、食盒保温,待送至御前,早已失了出锅时的热气腾腾。
这漫长流程,就是为防下毒而设,但也牺牲了食物的温度,却铸起一道食物安全防线,将诸多潜在风险隔绝在外。对于追求美食享受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但对于皇帝来说,这却是他必须接受的现实。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自己的饮食安全。
古代宫廷还有专门 “尝膳” 之人,多是忠诚老迈太监,每道菜上桌前,必先由他们小尝几口,待静候片刻,确认无恙后,皇帝才会动筷。而且侍奉皇帝饮食起居之人,背景审查严苛至极。据说当时的太监、宫女多出身内务府包衣,家族世代为皇家奴仆,身家性命皆系于皇家,忠诚度经多年考察,稍有行差踏错,必定会累及亲族。
这一环节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至关重要,因为它为皇帝提供了一道最后的保障。
而近身侍卫,多选自八旗精锐,他们身世清白、且武艺高强,肩负护卫圣驾重责,饮食安保亦是监管范畴,自身亦受多层监督,难以被外部收买利用。像康熙朝九子夺嫡那般激烈纷争,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却也极少有在膳食下毒的传闻,只因宫廷人员管控如铁桶,稍有异动,蛛丝马迹便被察觉。
很多人可能会说可是趁皇帝出行时下手呀,其实出巡时,会随行御厨携便携炉灶、食材,就地取材也有专人检验,营帐周围侍卫环卫,水源、食物供应皆从可靠渠道调配;若驻跸行宫,当地供奉膳食必经地方官、御前侍卫、太监等多番查验,流程比照宫廷,绝无轻疏。
以乾隆下江南为例,沿途所食虽有地方风味,可从食材入锅到上桌,皆在皇家掌控网内,下毒几无可能。
还有就是在古人的观念中,皇帝乃 “受命于天”,是江山社稷核心,统治合法性基于上天旨意。而下毒杀害,也会被视为对天命所归理念的公然践踏,还是民间百姓尊崇皇室,这种无形 “正统” 压力,也让潜在下毒者背负着沉重心理担。
古代皇帝之所以很少被通过下毒来刺杀,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饮食安全受到了严密的保护,而且下毒的难度,也使得这一手段并不理想。
以末代皇帝溥仪为例,他的“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的感慨,不仅揭示了皇帝饮食安全的严密程度,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皇帝的生活状态。在今天看来,这种严密的保护措施虽然有些繁琐,但在当时却是确保皇帝生命的重要手段。
写到最后
回顾历史,下毒弑君成功案例寥寥,多是王朝崩颓、内乱频仍之际,宫廷秩序瓦解、安保失控才有机可乘。正常年月皇权稳固、制度森严,下毒杀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故而古之谋逆者,多会在朝堂争斗、军事政变上谋划布局,且会避开这种计谋。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