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广州楼市进入冰冻期,但在下半年开始广州楼市回暖,大部分限购区域涨幅明显,特别部分热门板块出现“抢购”现象。
反观今年4月20日央行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利率(LPR):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上期相比,1年期LPR下调了20个基点,创自去年8月份LPR改革启动以来的单次最大降幅。房贷利率终于降了,至少今年买房利率会很划算,买房是否到了窗口期?楼主认为今年买房时机正好,但已不是闭着眼睛买就能赚的时期,买错一样会掉坑,买错一样会悔不当初。楼主虽有多次买卖经验,但也在擦亮双眼中走过来的,挑挑拣拣之中,需要智慧与经验的积累。本期总结过往的一些经验,供读者们参考。
综合实力较强的开发商由于在老百姓心中口碑较好,其开发的楼盘也受众多购房者的青睐,在新盘推出时一般会以较快的速度卖出。由于现在网络发达,口碑差的开发商即使解决了一时纠纷,但其在网络上留下来的劣迹随时会被挖出来。所以了解楼盘开发商,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最方便是在网络上查找该开发商的过往及其开发的楼盘评价,也可以咨询已经购买该开发商楼盘的身边人。如有实体现楼的,可以到现场看看楼盘外墙处理、地基沉降、小区绿化、贴砖缝隙等等,还有就是物业管理水平,这个也是未来能否管理好小区的关键。
近些年广州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番禺、花都、增城、从化撤市设区,黄埔和萝岗合并成黄埔区。广州中心区边界不断扩大,楼市格局也随之嬗变,一些新兴板块强势崛起。一些新区推出房产也越来越多,无论该区未来的发展规划有多牛,但难以改变其偏远的区位,漫长的通勤时间。对于刚需来说,性价比是他们的首选,区位及居住性不能兼得,选“老破小”还是“远大新”?楼主对刚需有个建议,如在中心城区上班,可以在半径20公里、通勤时间30分钟以内的区域选,既离城区不远,还能享受到城区边缘较为成熟的配套。改善型就没什么好建议了,任性买买买。
楼盘配套很多都是锦上添花,并不是越多越好,这些会因人而异。现在的新建楼盘一般会以学位房、学区房为卖点吸引顾客,即使未落实的学校或者远在3公里外的名校,都会打上名校就在家楼下,楼盘名校环绕,省级九年一贯制,某某名校老师来参观……其实即使真有名校落地,学位房的溢价未必能给不需要学位的中老年改善群体带多少价值,其实把学位溢价放在了升级产品的品质上,会带来更好地居住体验。还有郊区的别墅再高端,对于每天上下班都要接送孩子的上班族来说,一样没有意义,说白了,小孩经不起折腾。
广州的城市在发展,中轴线也在不断移动,东进南拓的意义就在此,但广州的老中轴在越秀,新中轴在天河,并没有第三轴之说,也没有第几个CBD之说,如有那也是销售的营销术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没有中轴可以对照,那我们可以看楼盘周边的配套。如果是一块“飞地”,除了看城市规划,还要看已经建成的配套设施能否满足自己的日常起居,如交通、医疗、学校、商超、公园等等……如果这些都能满足你的需要,那结合你的口袋厚实度来选产品品质吧。
现在的楼盘一般都要两三年之后才能收楼,当购房者购买前期的楼盘时,楼盘配套是未落地的,只存在于规划里,所以我们除了看开发商的实力之外,还要看周边有没有净地,未来有没有相关配套建设,会不会有商圈规划,公园规划,交通道路规划等等……为什么要看这些?这些新建配套是楼盘价值的体现,如果周边配套在慢慢完善,那随着这个板块的成熟度,楼盘在未来也会跟着升值,反之则贬值。
在商业区中,开发商除了建设住宅产品外,还会推出公寓产品。那到底能不能买公寓,楼主的意见是能买住宅,不买公寓。当你拿到公寓的户型图纸就可以看到密密麻麻一排房间,一层就有十几户以上,居住密度太大不适宜居住。对于想要通过买公寓来投资的人,也别抱着能赚多少的幻想,能不亏就好了,因为公寓的二手并不好卖,而且税费很高。即使业主入住公寓,其水电燃气费标准也很贵,是按商用标准来征收的。
商品房的物业管理关乎业主日常生活的每一天,拥有一个好物业的楼盘,能让你的生活过得舒心,不闹心。但如果遇到口碑差的物业,每天都在忍受烂物业的同时,还要注意人身安全,而且赶也赶不走,只能忍气吞声。所以我们在挑选楼盘时,务必关注其物业配置情况,高物业费未必能换来好服务。也可以到由该物业管理的楼盘看看,看小区卫生,小区绿化,物业人员态度,保安配置等等……这些都是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