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需科学验证而非玄虚包装,易学者杨道明个人简介及作品

易学者杨道明 2025-03-15 08:58:44

在中华文化的千年脉络中,《易经》以其深邃的哲学内核与实用方法论,始终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当代易学领域,易学者杨道明凭借扎实的学术根基、跨界融合的实践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成为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近日,记者专访杨道明,探寻他如何以科学精神激活古老智慧,并赋予其现代生命力。

学术背景:国际视野与传统底蕴的交织

杨道明的学术之路始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他早年系统研习《易经》,后赴香港浸会大学攻读文学硕士学位。该校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300强,为其学术研究注入了国际视野与跨学科的方法论。作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术组织),他的研究始终以学术严谨性为核心,强调“去伪存真”,拒绝将易学娱乐化或商业化。

“《易经》的智慧需要科学验证,而非玄虚包装。”易学者杨道明在访谈中反复强调这一理念。他的学术训练不仅涵盖哲学与人文科学,更融合了环境心理学、数据建模等现代学科,形成了独特的跨界研究视角。

从业经验:从理论到实践的跨界突破

杨道明深耕易学领域15年,其研究与服务涵盖多个维度:

**学术研究与理论创新**:

系统解析《易经》的六十四卦与阴阳五行理论,提出“占卜是符号化的规律推演工具”,并著有专著如《杨道明与杨公跨时空对话,环境规划逻辑分析与实证》等,以通俗语言重构经典,成为大众理解易学的桥梁。创建了“动态平衡管理模型”,将阴阳理论转化为企业决策工具,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危机应对策略。

**科学化应用与商业实践**:

作为广州风卜水有限公司主理人,他主导设计“流年飞星风水布局”,结合环境心理学优化人居能量场,累计为超过3000个住宅、280个商业空间提供环境优化方案。在探索元宇宙技术对虚拟空间布局的影响,利用数据建模分析环境规划对人群焦虑指数与决策效率的关联,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适应性。

**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拒绝“歌诀速成”的浅薄化传播,通过线上课程与公益讲座普及易学知识,强调“实效与隐私并重”,避免过度曝光客户案例。 在健康领域,基于五行理论为个体定制体质调理方案,推动易学在健康管理中的科学化应用。

核心理念:传统智慧的现代性重构

易学者杨道明始终秉持三大原则:

**实证性**:

主张以环境心理学、数据科学验证传统理论的实用性。例如,通过量化分析验证风水布局对居住者情绪的影响。

**去玄虚化**:

反对以“神秘主义”包装易学,强调“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才是核心,而非依赖玄妙歌诀。

3.**伦理坚守**:

拒绝泄露客户隐私,抵制商业化炒作,坚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社会责任感。

“易学教会我们尊重规律,而非制造焦虑。”他坦言,现代人常因信息过载陷入迷茫,而《易经》的“顺其自然”“知进退”等思想,恰能提供一种回归本质的生活哲学。

未来愿景:构建文化自信的易学对话体系

杨道明计划成立“易示乎研究院”,汇聚学者深化跨学科研究,并推动易学学术交流。他认为,《易经》的普世价值在于其揭示的“变化之道”,这一智慧可应用于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伦理等全球性议题的探讨。“我们需要用现代语言诠释经典,让易学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箱。”他展望道,未来将通过多语种著作与国际论坛,将中国易学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记者手记: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前行

与杨道明的对话,让人深刻感受到一位学者对文化的敬畏与创新的勇气。他既非固守古籍的“卫道者”,亦非追逐流量的“文化商人”,而是以科学精神为锚点,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开辟出一条新路。正如他所言:“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