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村里分田到户,我家分到一块风水宝地,父亲却愁眉不展

双双三农 2024-09-17 21:52:39

1982年,我刚满八岁,正是皮的时候,整天跟着村里的孩子上山下河,掏鸟蛋,摸鱼虾,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可我爹,那段时间却像是丢了魂儿似的,整天唉声叹气,眉头就没见舒展过。

原来,那年头全国上下都在搞农村改革,我们村也不例外,开始实行“分田到户”。

生产队的大喇叭一广播,全村老少爷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得不行。

毕竟,祖祖辈辈种了几十年的“公家地”,终于要分到自己手里了,谁不乐呵啊?

我家人口少,就我爹娘和我三口人,分到的田自然也不多,拢共就三亩地。

不过,让人眼红的是,我们家分到了一块“风水宝地”——村东头那块水浇地。

这块地,可是我们村出了名的“肥田”。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它紧挨着村里唯一的一口井,浇水特别方便,不像其他地,都得靠天吃饭。

遇上旱年,其他地里的庄稼都旱得蔫头耷脑的,就这块地,依然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按理说,分到这么好的地,我爹应该高兴才对啊,可他倒好,非但没有半点喜悦,反而愁眉苦脸的,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

我那会儿年纪小,不懂大人的心思,就问我爹:“爹,咱家分到这么好的地,您咋还不高兴呢?”

我爹深深地叹了口气,摸着我的头说:“娃啊,你还小,不懂这其中的难处啊!”

我当时听得云里雾里的,只觉得大人们的世界真是复杂,有好地还发愁。

后来,我渐渐长大,才慢慢明白了我爹当初的苦衷。

原来,我爹愁的不是别的,正是这块“风水宝地”。

俗话说,树大招风,这地好,自然就招人眼红。

这不,分田到户没多久,村里就开始有人眼红我们家的地了。

先是村东头的王老三,三天两头跑到地里来“转悠”,一会儿说他家的鸡跑我们地里了,一会儿又说他家的孩子在我们地里玩耍,变着法地找茬。

我爹这人老实巴交的,也不好意思跟人家撕破脸,只能忍气吞声。

可王老三却越来越过分,有一回,他竟然偷偷地把我爹种的花生秧给拔了,说是挡着他家地里的阳光了。

我爹气得够呛,可又拿他没办法,毕竟人家是“土皇帝”,在村里有些势力,谁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除了王老三,村里还有不少人对我们家的地虎视眈眈,私底下说些酸话,更有甚者,还放出话来,要花高价从我们手里买走这块地。

我爹虽然老实,但也知道这块地对我们家意味着什么,说什么也不肯卖。

就这样,我们家为了这块地,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人给算计了。

直到有一天,我爹突然做了一个决定,他要把这块“风水宝地”给卖了!

我当时就急了,冲着我爹嚷嚷:“爹,你疯啦?

这可是咱们家的命根子啊,怎么能说卖就卖呢?”

我爹却异常平静,他看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娃啊,爹知道这块地好,可它也给我们家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地守着,还不如把它卖了,拿着钱,咱们去城里做点小买卖,日子也能过得安稳些。”

我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也知道我爹是为了我们家好,最终还是同意了。

后来,我们家拿着卖地的钱,在城里开了一家小饭馆。

虽然辛苦,但日子过得踏实,再也不用担心受怕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爹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有时候,放弃并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而那块曾经让我们家又爱又恨的“风水宝地”,也渐渐地淡出了我的记忆。

(文章故事情节纯属虚构,非真实叙事,仅供娱乐)

0 阅读:0

双双三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