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旅游情趣的隐蔽杀手

雨树披纷 2023-05-05 21:09:53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排队买票,景点拍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你是否成了导游顺口溜里的人?你是否有过游历景点之后,说不上几句观感游感的尴尬?

如果有,原因跟我一样:拍了太多的照!

那是发生在我从苏州、杭州等地旅游回来的次日。我喜滋滋地“盘点”收获:龙井茶、刺绣、折扇……最厚重最动心的,莫过于一路拍下的照片。瞧,这是我在某山、某水、某园、某城、某街……一面展示家人朋友,一面自我陶醉。

猛不丁,曾在杭州读过大学的友人,插入一串疑问:感受呢?比方说观感或者游感什么的。一时语塞、尴尬。我翻阅照片。背景,无一例外是景点,充分证明我已“到此一游”;中心,无一例外有一个人,我:或微笑,或沉思,或兴奋,或什么表情也看不出来。然后呢?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上,呈现出巨大的空白。

每次旅游我都忙、都累。随人流,听导游讲解,见缝插针寻找最佳取景点,快门按动,又紧走慢赶寻找下一个目标,多、快、好、全,生怕漏掉一处,相机镜光闪闪发亮,心灵窗口却紧紧关闭。

我匆忙从一山到一水,从一桥到一街,步移景换当间,拍照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给剥夺了,心灵慧眼尚未睁开就回家了,照相技术不动声色地将想象力和审美功能萎缩退化了。

人类进入多元化的社会,但旅游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其本质仍然是用心灵慧眼观照欣赏山川风物、鸟语花香。

少了相机的帮衬,就会放慢脚步,环顾四周,留心细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把雄伟壮丽、蕴蓄无穷的大自然尽收眼底;体味、情思、感悟等等鲜活的动态诗画,就会缓缓涌现,想象就会展开自由的羽翼,神入其境,时空圆融,物我两忘,或强或弱地阔胸一次,涤荡一次,澡雪一次,使人更加专注、空灵和纯静。

少拍一张照片,会给旅游多添一份情趣。

已故的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在《旅游的艺术》中,批评过那些缺乏情趣的游者:上泰山不登十八盘,不看经石峪石刻,只求坐缆车直上南天门;登黄山,不观云烟奇松,却一定要到温泉泡澡。陈老想必是劝大家多怀“林泉之心”,莫忘寄情山水。

尽管如此,缆车要坐,温泉要泡,相更得照。不过,旅游时还是不要冷藏了心灵慧眼,免蹈我尴尬空白的覆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