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分家,家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父亲皱着眉头,看着新盖的大房子,又看了看住了几十年的老宅,最终叹了口气对我们说:“这两套房子你们兄弟分分。
你们商量好,谁住新房,谁住旧房。”
听起来是平分,但怎么选却成了难题。
谁不想住新房呢?
新盖的房子宽敞明亮,房梁还透着新木的香气。
旧房虽然有感情,但一想到那破旧的墙壁和嘎吱作响的木门,心里总觉得不甘心。
那天晚上,弟弟春生率先开了口:“哥,你把新房给我们吧。
我们家两个孩子,住宽敞点方便。
”我心里也不服气:“这话说得好像我不需要一样,我家也有孩子呢。
”两人各有各的理,事情一时僵住了。
这样的争执,让气氛变得有点紧张。
媳妇的提议:旧房子的别样意义回到屋里,媳妇小梅见我心事重重,轻轻问了一句:“是不是想着分房的事?
”我点点头。
她笑着说:“要不,咱选旧房吧。”
我一愣,觉得莫名其妙:“为啥选旧房?
新房多好,宽敞明亮,还没人住过。
”小梅拉着我的手,慢慢说道:“依我看啊,旧房其实比新房更好。
你想,这房子住了几十年,你爹娘就在这房子里拉扯你们兄弟俩长大。
这可是个有感情、有福气的地方。”
这番话让我沉默了。
她接着说:“再说了,你是当哥的,选旧房,大伙都会觉得你懂事,这样家里也少点矛盾。
这不比争来争去好?”
听她一说,我还真觉得有点道理。
旧房虽然老,但家人住了这么多年,那种温暖的感觉是新房子没有的。
于是,我点了点头,打算第二天跟弟弟说。
最终的决定与分家的选择第二天,我和弟弟坐在老宅的院子里。
我开口对他说:“春生,咱分家,我选旧房,你住新房吧。”
他听了楞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哥,你不是开玩笑吧?
”“真的。
”我解释道,“新房离村口近,你住着方便。
旧房虽然有点旧,但住得习惯了,也有感情,再说这个院子风水好,说不定以后对孩子有帮助呢。”
弟弟不再争,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父亲听了我们的决定,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行,有你们兄弟俩这么体贴的人,我和你妈也安心了。”
分家这件事,就这么解决了。
虽然住在旧房里,但一家人心里都踏实,家里的矛盾少了,日子过得更顺了。
时间证明选择的价值现在回头看,当年的选择真是意想不到。
住在旧房的那几年,我和小梅的日子踏实而平静,孩子也特别争气。
尤其是儿子,从小兴趣广泛,学习上从来不用我们操心,后来一路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人都羡慕的成功典范。
父母见儿孙都争气,脸上也有光。
而弟弟一家住在新房里,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
一家五口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不止一次跟我说:“哥,你当初让了新房给我们,真是帮了大忙。”
这时候我才发现,小梅当年的话一点没错。
新房固然好,但比起房子的外在,家人之间的和谐更重要。
从头到尾,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才是让我和家人生活舒心的根本。
结语:生活的道理在选择中体现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左右为难的选择,像新房旧房这样的事,我们总是想着把“好”的留给自己。
有时候做点小让步,反而能换来更大的舒心和长久的幸福。
家,只有当大家都愿意彼此成全时,才能真正让人感到温暖。
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往往是生活智慧积累下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