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如一本故事书,打开书本,每一页都满载安暖喜悦,让你如饥似渴,一目十行,爱不释卷。
你,闻到新年的味道了吗?它是饺子与汤圆的香气,是家的温馨与甜蜜。如同一缕袅袅轻烟,冉冉地升腾,如同一股走心暖流,缓缓地流淌。那是岁月的沉淀,是时光的馈赠,是家的呼唤,是亲情的牵绊。
当寒风渐起,雪花纷飞,大地被一层洁白吞噬、覆盖和包裹,年的味道便像水银坠地,无孔不入,四处蠕动。它藏在街头巷尾迎风招展的灯笼里,那红彤彤的颜色,像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洋溢着欢乐与喜庆;它躲在家家户户洁净无尘的门楣上,那一张张火红的对联,字里行间嵌入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它悬挂在白墙黛瓦屋檐下的串串风肉里,四溢着扑鼻的幽香,让人垂涎欲滴;它写在旅人急切回家风尘仆仆的脸庞上,粲若闪闪的星辰,扑眨着明亮的大眼睛,醒目,亲和,醉人。
年的味道,是厨房里飘出烹炸煎烤的诱人,是母亲忙碌不停旋转的孱弱身影,是锅碗瓢盆奏响新春乐章的动听。她那双巧手,将简单的食材瞬间幻化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满屋流溢,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呼唤。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盘盘金黄酥脆的炸鱼,一盆盆香气四溢的红烧肉,红了新年,暖了厅堂,醉了岁月。
年的味道,难以捕捉,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它,也许是窜入鼻孔里的瓜子味,也许是跳入眼帘的熬制山芋糖稀的甘甜,也许是农家作坊磨豆腐飘来的原汁原味的豆花香,难以分辨。这香味或许是从东边传来的,再一闻,又像是从西边传来的,可再一闻,又不确定是哪里?
新春了,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炸菜、煮肉、炒瓜子、做圆子,你家刚炸罢,我家又上锅,香阵接天连地,四处开花,满城飘香。
年的味道,舞动在那一声声鞭炮声中。当夜幕降临,灯明屋亮,城安人闲,万籁俱寂,骤然间,不知哪家顽皮的小子,燃响了鞭炮,刹那间,八方呼应,此起彼伏,如同春雷炸响,震天动地。这是对新年的恭候,对春节的礼赞,对旧岁的辞别,对盛世的敬仰。
噼噼啪啪的鞭炮,喊响了开春号子,逗开了腊梅绽放,领唱了燕语鸟鸣。一时间,山南海北,千家万户,迎春,赏春,庆春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天地之间到处播撒姹紫嫣红,敲响轻罗重鼓,舞起狮子,唱起农歌。接天地蓬勃生机的轰鸣,震耳欲聋,宛若滚滚长江水,排山倒海,浪遏飞舟,一泻千里。
孩子们伸出颤颤巍巍的小手,捂紧耳朵,却又忍不住猎奇的心态,从指缝间偷看那纷飞的爆竹,绚烂的烟花,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回顾过去,检阅当下,憧憬未来,此时此刻,温馨热闹的画面,定格成岁月中最丰饶、最饱满的喜庆。
记得小时候过年,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买新衣、备硬菜、贴春联。父亲总是拿起尘封一年的毛笔,自己写春联,一笔一划,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点点划划中凝聚着对新年崇高的敬重。
每当这个时候,我,则站在旁边研墨,递红纸,铺晾写好的对联,津津有味地看着黑色的墨汁在砚台中渐次晕开,散发出阵阵墨香,心,痒痒的,挥毫泼墨的野心,跃跃欲试。
众所周知,新年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母亲一边擀饺子皮,一边递一块给我,并亲自示范如何放馅、捏边、沾面、摆放。我小心翼翼地学着妈妈的样子,聚精会神地地包着饺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最后,母亲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包入一枚硬币,广而告之,谁吃到就预示着来年好运如影随形,大富大贵,这枚硬币成了我们新年最大的期盼。
年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远方的游子,无论置身何方,都会在佳节良宵,踏上归途,只为那一份深深的思念,那一份无法割舍的亲情,那一份难以忘怀的乡音。家,是永不枯水的港湾,是心灵安静的归宿。当亲人相聚,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屋宇,那份温暖与幸福,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满足。
年的味道,是回忆的味道。它让我们想起儿时的无忧无虑,那些纯真的笑脸,那些欢快的游戏,都如同昨日重现。
庆新年里,我们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怀念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在年的氛围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单纯的年代,感受到了那份最初的童真与美好。
年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新的追求,新的高度,新的格局。我们左手柴米油盐,右手诗与远方,放下过去的烦恼与忧愁,带着对未来的希冀与期待,踏上新的征程。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坦途。
当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我们知道,春节即将来临。那是我们心中最有仪式感、最隆重的花开,是我们热盼已久的良辰美景。我们会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蹬上新鞋,走亲访友,互致祝福;我们会围炉夜话,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团圆、宁静与幸福。
年的味道,如同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如同一首经典老歌,越听越意蕴悠长。它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了片刻的闲静与淡定;让我们在寒冷与孤独中感受到了温暖与陪伴;它让我们珍惜这份偷得一日闲的时光,让年的味道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间,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馆藏。
当年的味道渐渐散去,我们知道,新一年的百米赛跑,开始冲刺,狼烟四起的生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铁肩担责任,直面没有硝烟的竞争,不能沉溺在暖室里虚掷时光的珍贵。
回味相聚的短暂与幸福,心潮澎湃,所有的美好都凝聚成拼搏不止的动力,卓厉前行,多喜乐,常安宁,把我们走过的每一个春夏秋冬,变为财富,一一收纳。
奋进的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照顾好自己,世界才会属于自己。风雨由天,快乐由己,保重身体,健康第一。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既然是人生,就少不了人情冷暖。
生活不是过年,不是闻闻年味,举举酒杯,唱唱歌曲。学会适应,学会拿捏,学会分辨,不管是渐变的天气,还是善变的人心,我们要处事不惊,以不变应万变,活成最优秀的自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节去,春回,寒尚浓。人在江湖,自救自渡。天冷了,就抱抱自己取暖,蕴集能量;天亮了,告诉自己向前看,路途很遥远;感觉累了,找个地方歇一歇。出门在外,你,要适应这个世界所有的温度,所有的突如其来,不论是四季,还是人心,要学会,天黑,自己点灯,天冷,自己加衣,受伤,自己理疗,跌倒了,爬起来,没有人看到你的狼狈模样,第二天,依然英姿勃发,依然是英雄,独霸一方。
闻到了年的味道,便是闻到了生活的味道,便是闻到了幸福的味道。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节有一节的风景,抒一笺明媚寄给春天,执一份璀璨让心守望。乘万里东风,起航。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时和岁丰,所愿皆所成。让我们带着这份味道,这份愿景,继续前行,不负时光不负卿,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人生。
由此,我心激荡,难以自抑,口中念念有词——、
闻到年味
作者:张行方
家人悉心洗杯盘,
红烛灯笼笑语欢。
围炉频议添新彩,
倾囊遍散买春钱。
儿孙戏放童心竹,
更换桃符财神恋。
院角梅花开一处,
新年交替在零点。
剪刀针线闲满月,
保洁除尘过三天。
作者介绍:
张行方,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总编、中国诗歌圈文学首席顾问、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宣传部长、河北省采风协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安徽古塬书画院副院长、新华学院客座教授、知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法律工作者、金融规划师……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煮字疗饥,怡情养心,只为心灵自由呼吸,思想能生根发芽。
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美跃然纸上。
小说:《得失》被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学作为作文教例学习。
出版有:《回航》三部曲其一《等你回航》(徐沛东作序,吴雪题写书名,百度百科已经收录)、其二《正在回航》文学作品集;长篇小说《仰面朝天》《合肥行吟》文学作品集。
回航三部曲第三部《已经回航》杀青,长篇小说《抱枕》创作中。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