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恶人!《余烬之上》十年灭门案,法医警察是帮凶?观众吵疯了

招财进宝啊 2025-02-18 09:41:55
全员恶人!《余烬之上》十年灭门案,法医警察是帮凶?

“我经常做一个梦,梦到我十岁那年,在大火里和你们一起死了。”

这句来自《余烬之上》男主角廖思远的台词,让观众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开播仅一周,这部剧凭借“全员恶人”的设定与离奇且血腥的灭门悬案,迅速引爆了网络热搜。

虽然有人称赞这部剧是“国产悬疑之光”,也有不少观众怒骂其“全员降智,逻辑稀碎”。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观众对此争论不休?

灭门案的高能开局

《余烬之上》的故事开局就极具冲击力。

一个“玉石藏头案”将悬念瞬间拉满。

赌石现场一刀切开翡翠原石,竟然滾出一颗血淋淋的少女头颅,而这颗头颅的DNA与十年前廖家灭门大火案中的死者完全匹配。

这让人毛骨悚然,案件的复杂性随之显露。

更让人震惊的是,负责当年案件的警察、法医甚至与受害者邻居,如今个个表现可疑。

有人偷偷销毁证据,有人暗中威胁目击者,甚至连法医的尸检报告也疑似造假。

这些线索仿佛在暗示,凶手真的可能藏在警察局内部?

在剧情发展中,男主廖思远甚至能够轻易潜入警局,偷偷取走关键物证“打火机”。

此时,警局里的警察似乎成了摆设,毫无察觉。

有人不禁质疑:“警察局是菜市场吗?

编剧难道故意把警察写得如此蠢?”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设定非常符合现实,警察栏可能早就被收买了。

全员恶人,让人窒息的角色设定

如果说“全员恶人”是这部剧最大的噱头,那么剧中人物的背景和行为更是耐人寻味。

法医戚美华,在表面上是正义的代言人,实际上私下却与黑市器官贩子进行交易,连尸检报告都被她亲手篡改。

警察队长作为十年前负责廖家灭门案的关键人物,现在极力阻挠重启调查,甚至威胁目击者:“小心全家性命。”

而那位邻居大妈,在火灾后迅速搬离,现今一见警察上门便神色慌张,家中暗藏死者遗物。

个个角色的黑化让观众不禁对这场悬疑剧产生疑虑,全员恶人设置已不再新奇,情节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大尺度的冲击力与社会反思

《余烬之上》被贴上“大尺度”的标签,其开场的少女头颅、代孕黑产线,甚至碎尸、河神新娘、活人献祭等情节,让观众感到无不震惊。

部分观众发出了“不适”的声音:少女头颅藏在石头里,第一眼的冲击力无限,但细想这样的情节难免不现实,头颅怎会在石头里不腐烂?

代孕黑产线揭露无知少女沦为生产工具的悲剧,虽然也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却有观众认为这些情节纯属为了博眼球,让主线与事件脱节。

碎尸、河神新娘等案件则充满了好坏两种声音,这一切都让观众对剧集的深意产生了不同的解读。

演员表现的分化

一部悬疑剧的成功与否除了编剧的勇气、导演的才能,也与演员们的真实表现息息相关。

《白夜追凶》《漫长的季节》《隐秘的角落》等剧之所以成为爆款,关键在于优秀的演员及其精彩的表现。

潘粤明、秦昊等人都成功塑造了悬疑男主的代表人物,让观众一眼就感受到角色的阴冷和邪魅。

而《余烬之上》则在演员的选择上略显差别。

刘敏涛的“母亲暴打毒枭”一幕,直接让她在观众心中封神。

她饰演的戚美华发现儿子被害,一场戏算是痛彻心扉,让观众感同身受。

可反观男主王子奇,他饰演的廖思远却因“双重人格”这一设定引发争议。

在冷静时显得面瘫,发疯时过于浮夸,难登潘粤明、秦昊的法眼。

而王子奇偏偶像派的表演风格,让他深陷巨大的表演压力,如何在复杂的人设中自如转换,确实考验着他的演技。

结语

《余烬之上》究竟是“撕开人性黑暗”的神作,还是“逻辑崩坏”的烂剧,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戳中了人们的社会痛点,包括权力腐败、女性困境、司法黑幕等。

正如一些网友所言:“骂它是因为在乎,国产剧敢拍争议,总比装聋作哑强。”

在这场关于逻辑与人性的争论中,不妨思考一下,您认为《余烬之上》究竟是“全员恶人”还是“全员降智”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13

招财进宝啊

简介:顾思远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