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要单论蒋介石的谋略,客观来说,可以说是近代史上比较拔尖的人。
然而,他为何一生都斗不过毛主席呢?尽管蒋介石的谋略和胸襟比毛主席略输一筹,但他手下有不少名将,武器也更为精良。
1991年,张学良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缘由:老蒋这人,不懂得惜才,他只重用那些听话的“奴才”。
究竟张学良要如何说曾经蒋介石?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蒋介石的用人之道真的如此差劲吗?
重奴才
其实在晚年的张学良评价蒋介石真的直言不讳,而且首先就表示了蒋介石败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用人不宜。
说实话当年孙孙中山先生领导了国民党,无论是时间还是人才在初期都比共产党略胜一筹。可即便是这样,蒋介石还是把一手好牌打个稀巴烂。
先说张学良为何一直到老了走不动了才被蒋家人释放,那并不仅仅是因为西安事变的关系。就算张学良老态龙钟了,可小心眼的蒋介石始终不能原谅,在他的心里只有奴才才是自己用人的首选。
说实话当年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张学良公开批评蒋介石,结果让蒋介石记恨了很久,就让早该释放的张学良又多关了多年。而蒋介石的理由很简单:不忠心。
这点让所有人都嗤之以鼻,众所周知,蒋介石在战时的用人就挺匪夷所思的。要么黄埔系,要么老家系,反正就主打一个熟人好办事。
当年蒋介石挺信任“猪元帅”刘峙的。这不用说,他绝对就是黄埔系出身。不过也不知道“蒋校长”这个名头给蒋介石带来多大的自信,可自己都没打过招生办主任,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
不过刘峙听蒋介石的话发动中山舰事件,残杀共产党让蒋介石十分满意。纵使他军事能力实在不行,但在蒋介石差点下野的时候还是站在他的身边,这就让老蒋特别感动。
再看汤恩伯,两人年轻时候一起求学,一起参加北伐,两人的关系不言而喻。不过与刘峙不同,汤恩伯的军事才能相当不俗,所以他一直深得蒋介石器重真的没话说。
可汤恩伯的外号叫“水旱蝗汤”,他在中原主政的时候残暴无比,还为百姓制定了各种苛捐杂税,让本来就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百姓快活不下去了。
说实话,当年蒋介石在民间的败坏名声都有汤恩伯的一半功劳。所以当年百姓不支持,甚至会反抗,最终蒋介石被赶下台也不奇怪。
军事上有本事的和没本事喜欢在蒋介石身边转悠,而在国民党内搞政治最得宠的就是陈诚。他在国民党内部算是把人性给玩得相当溜。
陈诚总是能揣测出蒋介石的心理,说起话来也让老蒋高兴。所以他一直在国民党核心决策圈。不过陈诚的一身本事都用在办公室的明争暗斗上,压根不为国奋斗。
在他得宠的阶段常年在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可以说消耗了战时国民党的主力力量,这才是蒋介石打不过毛主席的直接原因。
蒋介石自己没主见,又爱用奴才,能打得过一心为公的共产党才怪。
轻贤才
其实又不是国民党内部没有可用之才,只是蒋介石那双眼睛只会盯着对自己忠诚的奴才,所以很多贤将都得不到重用。
我们就不说当年黄埔军校里有多少能人异士了。当年陈赓大将就是黄埔三杰,原本因为救过蒋介石的命而备受器重。可当蒋介石知道他是共产党时,立刻就表示:此人不堪大用。
而陈明仁也是猛将一枚,当年在攻打陈炯明时单凭一人之力爬上城墙。这让在远处观战的蒋介石直呼勇士。可他被升官后因为顶撞过蒋介石,还拒绝了宋美龄当红娘介绍的娇美娘,结果被贬到最南边修防御工事。
而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孙立人。他是毛主席都赞叹的带兵打仗第一人。原本成绩优异就学习了建筑,可因为忧国忧民才弃文从武。
他治军严明,将手下的士兵训练承诺精锐之师。在抗战中的表现让蒋介石连连点头。当年孙立人被派到缅甸对日作战时大获全胜,还获得了英美两个国家的最高勋章。
蒋介石虽然欣喜,但实际上内心无比嫉妒。他唯恐孙立人在国际上的威名越来越大,索性将他安排到不痛不痒的地方。甚至在退守台湾的时候害怕孙立人反叛,一个罪名就将他软禁起来。
还有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他与李宗仁是新桂系的代表。由于善于用兵,军事素养过硬,还是挺受蒋介石器重的。
尤其他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时候听从命令四处抓捕共产党人,所以蒋介石对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不过随着白崇禧的兵权越来越大,甚至几度差点将蒋介石逼下台,所以蒋介石一直对他十分忌惮。
所以蒋介石越往后期越不信任能干的白崇禧,甚至在入台后还派特务盯着白崇禧。在李宗仁回大陆后,这位“小诸葛”就命不久矣。虽说当年官方的说辞是白崇禧心脏病发作,可究竟怎么回事,谁也不敢说清楚。
所以说,张学良的说法还有有道理的。毕竟用人知之道是门学问。蒋介石如此“重小人,远贤臣”,那国民党怎么可能安好呢?
参考资料:1·北京日报-《张学良谈“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2·中国政协-《张学良如何看待国民党的失败:蒋介石专用奴才》3·凤凰网-《张学良晚年评价蒋介石:蒋先生不用人才 爱用奴才》4·南阳日报-《毛泽东蒋介石的用人知道比较》
5·凤凰网-《毛泽东为何能打败蒋介石?这几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