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汽车科技领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从智能驾驶到新能源技术,从互联科技到车内交互体验,每一个方面都在重新定义着我们对汽车的认知。
智能驾驶:迈向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2025 年被公认为自动驾驶的决胜年。一方面,政策层面的支持不断加强,超过 50 个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或制定了相关地方性法规,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提供了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让自动驾驶的发展更加迅猛。
例如,地平线发布的 Horizon Super Drive™(简称 HSD)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能够应对各种复杂交通场景。其首发的城区 NOA 具有多项创新功能,如融合倒车能力,无需人工接管即可实现 “三点式”“五点式” 甚至 “N 点掉头”,在狭窄路段和死胡同中可自动识别路况并倒车脱困;支持漫游模式,能自动识别园区内道路和障碍物,实现自主行驶,未来与智能泊车功能深度融合后,有望实现真正的 “点到点” 自动驾驶;还能自主规避拥堵,通过分析导航信息规划领航辅助路线,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智驾芯片也迎来全面升级。英伟达的下一代智能驾驶芯片平台 Thor 已经全面生产,处理性能达到 Orin 的 20 倍,并获得了比亚迪、理想、极氪等车企定点。黑芝麻智能的华山 A2000 系列芯片也首次亮相,采用 7nm 工艺,最高算力是当前主流旗舰芯片的 4 倍,并原生支持 Transformer 模型,还与 Nullmax 共同发布了基于华山 A2000 的多模态大模型智驾方案,可提供城市 / 高速 NOA 等高阶智驾功能。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技术的革新是一大看点。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在 2025 年实现重大突破,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优良的安全性将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纯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突破 800 公里,有效缓解消费者的 “里程焦虑”。
超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和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完善,也让充电过程更加便捷。一些充电桩甚至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量,大大缩短了充电等待时间。
此外,氢燃料电池汽车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浙江省发改委制定的规划显示,到 2025 年,浙江省将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整车产业化。
互联科技: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出行生态2025 年,汽车的互联科技发展迅猛,让汽车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智能出行平台。通过 Wi-Fi 技术,车内软件升级和新功能推送可以轻松实现,驾驶员还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远程检查汽车的位置、油位和里程数,并接收有关汽车性能和诊断的警报。同时,5G WiFi 能够实现车辆以外的高速连接,为乘客提供流畅的互联网和云内容体验。
蓝牙技术也有了新的应用,Bluetooth Smart 可以实现智能移动设备与汽车的低功耗连接,可穿戴设备能够监测驾驶疲劳度、体内酒精含量和血糖含量等生物特征,为驾驶安全提供保障。
近场通讯(NFC)技术则让设备配对和汽车租赁变得更加便捷。移动设备仅需轻触汽车内部的集成式传感器,即可实现设备与汽车的同步。在汽车租赁领域,NFC 读卡器集成到挡风玻璃后,允许 NFC 智能手机交换身份验证、用户配置文件和汽车 / 诊断信息等数据,当读卡器验证授权信息后,将自动启动发动机。
在智能座舱方面,3D AR-HUD 和全息显示技术成为 2025 年 CES 的代表性创新产品。3D AR-HUD 采用可变焦光学方案,将不同距离的信息进行层次分明的显示,保证了信息易读性,并特别设计了宽幅景深投影模式,提供更大画幅的空间视场,同时结合真实景深,创造出宽广且灵活的视野范围,减少了视觉干扰。
全息显示产品则能够将地图、娱乐等多类信息,显示于前挡风玻璃下方的狭长区域,显示面积可达 40 英寸以上。与传统仪表盘相比,全息显示产品能够让驾驶员在不低头的情况下,获取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同时不影响驾驶员视线,从而提高驾驶安全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