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谁来种地”?国家找到了未来种地人,是未来农业发展主力军

郭嘉聊健康 2024-07-03 14:59:21

如今的农村区域空心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每天日新月异,新建高楼大厦,而农村则越来越薄凉,大量的空心村出现。

城市对于农村地区拥有天然的虹吸效应,前者就业机会更广,薪资待遇更高,生活条件更加纸醉金迷,这一切对于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来说充满了吸引力。

但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实是稼穑农桑,一个国家没有工业或许不会威胁安全,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农业,则意味着将命脉直接交到了国外手中。

如今农村土地越来越荒,年轻的90后,00后几乎十指不沾阳春水,对于农桑之事基本一窍不通。

那么在未来谁又该承担起国家的粮食安全?

对此国家已经做出了规划,未来的田桑,将充满科技的元素。

一、高产量与空心化

由于城市的吸引,太多的年轻人走出乡村,来到城市工作,无论是面子还是经济收入,都让他们不愿意再重新返回乡村。

如今,中国的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工业领域,全面推动工业现代化,对于农业倾注的心血反倒不多。

十里农田无人耕,遍地丘陵杂草生,想必那些在农田里耕作了一辈子的人看到如此情况,将会发自内心的心疼。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适宜耕作的面积并不多,为了保证国家的基本粮食产量,特地设置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这之中真正被利用的又有几何?

既然真正用于耕种的面积越来越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那中国又是如何保证,粮食的产量,并且还近几年屡创新高?这一切都来自于国家对于农业的两个规划。

第一个,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众所周知,袁隆平爷爷为杂交水稻奋斗了终生,正是他的存在让中国人彻底端稳了饭碗。

要知道古代即便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代,亩产量不过二三百斤,建国之后随着现代肥料的应用,亩产也不过在400斤左右。

袁隆平为此不懈努力,终于在1973年时攻克了相关难题,根据2017年的报道,袁隆平的实验田中,已经达到了亩产1149.02kg的规模,

亩产几乎翻了两倍,这高超的质量,弥补了中国耕地数量上的不足。

第二点缘由,则是中国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革,中国将新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大大的提升了农业效率。

如今中国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美国那种农场性质的生产模式,少部分人依托机械,便能产出大量的农副产品。

科技保障了农业的基本生产力,凭借这些部署,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基本能够满足和覆盖国内的需要。

不过,中国所产的粮食门类并不齐全,对此,中国每年依旧需要花大价钱从国际上进口粮食,是当今世界的粮食主要进口国之一。

如今中国的主要粮食,是以机械增产为主,小农经济为辅,而对于那些早已经空心化的田地,国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二、新农人

很多人不理解,辛苦拼搏12年才换来的高考,目的就是要跳出农门坐进办公室,但有人竟然学习农业,想要回归农行,这些人便是农业大学的学生。

虽然都是干农活儿,但是农业大学出来的新农人和传统农民就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农民收成主要靠经验,劳作主要靠体力,辛劳播种,看天浇水,其付出和收入严重不成正比。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结果一摸兜里还是没有钱的窘境,新农人的出现便是为了解决这一情况。

大学生毕业回乡之后,在各种优惠之下,他们可以很轻易的承包大片土地,之后在这片土地上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这些人或许会将农民组合到一起,通过集体分配统一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令农业生产变成类似流水线一般的任务。

可以说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这种生产模式效率更高,而且辛劳程度也要更优,另外这种生产模式还能为当地创收。

以前很多农民由于伤痛,或者是外出打工,土地只能任由杂草堆砌,堪称浪费。

如今农业大学毕业生将这些土地统一承包,之后再给予这些人一定资金,对于农民来说,这简直等于废物再利用,而承包者也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换取更多的土地。

在管理上,农业大学学生可以积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依托于网络大数据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来制定一套完整的培育计划,更加精准,也更加及时。

而且我国无人机如今大方异彩,传统需要人工劳作喷洒农药等工作,如今都通过一片一片飞驰而过的无人机实现。

相比较起传统人工,无人机操作更加便捷,效率更高,而且无人机可以全天工作几乎不需要休息。

过去农民使用化肥下手没有轻重,由此很多农作物被迫减产农民不自知,如今化肥的使用一切都在科学的计算之下,精准用量不仅确保了粮食增产,还确保了食品安全。

正因中国科技领域与农业领域的互相全面渗透,才让中国人粮食产量逐年攀升,中国虽然不是发达国家,但是食品价格却要远低于周边的一些所谓发达国家。

如今,更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大棚技术落地,摆脱了传统土地的限制,农作物反而生长的更好,整个工作流程也能半自动化。

如今中国很多高新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布局农业,或许就是高科技在传统生产上的亮眼表现,让他们看到了这一块,将是待发掘的处女地。

有人说,新时代是AI的时代,有着AI做配套的智能机器人,将拥有不亚于人类的劳动能力。今在成都市,一些大棚中已经配套了AI作为辅助设备。

AI系统可以全面收集农作物的生长数据,经过精准计算,精细到每一颗农作物增产计划,同时精准的计算出需要收割,施肥,打药的时间,经过AI系统培育的农作物,每一个都能做到量大饱满。

可以说,如果AI发展到可以全面介入农业生产,那么就意味着中国农业可以彻底摆脱农民生产力的限制,同时也能做到零错误。

未来的行动人并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农民,但他一定是一个优秀的软件操作师。

中国是农业生产的最早发源地,9000年前北京在种植农作物。

作为最早出现农民的国家,如今却又将第一个取消农民,用AI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中国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三、国家助力,振兴乡村

国家又一次针对全面振新乡村提出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国家要确保粮食安全,更要确保农民返贫,必须要着眼于乡村产业,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强化农民增收措施和科技农业。

聊聊数语,可以看出国家未来全面发展乡村,引入科技为农民增收的决心。

在确保粮食安全,防止农民返贫方面,预期未来产量将稳定在1.3万亿斤,通过制度创新,稳定播种面积,突破产量提升,增加食物来源的方式达到目标。

而在最让人关注的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在未来将令农业与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此举,可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极为满足感。

针对我国未来谁种地,文件中已经明确指出,在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是培育的首选。

在未来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的产品,教我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小规模经营的模式,即将迎来历史的更迭。

在未来,农业生产将是小型农户,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并存的生产模式,政府通过对农户进行办托管服务,将服务规范化,以此来实现农业生产的整体提升。

新世纪新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全面振兴乡村的意见,不仅表现了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关注,解决乡村振兴农民收入上的问题,还表现出了中国在土地上浓厚的感情。

虽然说如今村子里劳动力越来越少,但是在国家的计划之下,中国的粮食产量不仅不会萎缩,反而会一个迅猛的速度继续发展。

中国的农业究竟能达到何种地步?未来是否远大?大家拭目以待吧。

结语

此前网络上很多人说,中国出现过很多次危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转嫁农村的方式来实现拯救。

如今全国农村空洞,人员稀少,社会有负农村。

从国家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安排角度来看,这个谣言不攻自破,国家从未忘记乡村建设,也从未忘记振兴农业。

经过国家的一番改造,农民群体必将摘掉贫困的帽子,届时民众会发现,耕种也能够收获一份高额的收入,由此农民的社会地位,也能随之水涨船高。

农村“谁来种地”?国家找到了未来种地人,是未来农业发展主力军

赵浩爱分享

2024-05-28 18:0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288981928206381&wfr=spider&for=pc

农村“谁来种地”?国家找到了未来种地人,是未来农业发展主力军

颓废一黄瓜

2024-06-20 17:2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371637934109386&wfr=spider&for=pc

0 阅读:0

郭嘉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