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九价HPV疫苗全国大学第一针在深开打

张鲁谈社会趣事 2025-04-21 03:20:17
一、首针背后的温度:一个深圳大学生的选择

2025年4月18日,深圳大学校医院的接种室里,22岁的方同学卷起袖子,平静地完成了全国首针男性九价HPV疫苗的接种。面对镜头,他笑着说:“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身边人的保护。”这句话背后,是无数个像方同学一样的年轻人对健康的觉醒,更是一个社会对“男女共防HPV”理念的践行。

方同学的勇敢并非偶然。早在疫苗获批前,他就通过科普了解到,男性HPV感染率高达90%,远超公众想象。他坦言:“以前总觉得HPV是女性的事,直到看到数据才明白,男性同样是病毒传播链的关键一环。”这种认知的转变,折射出新一代年轻人对科学健康观念的主动拥抱。

二、打破偏见:HPV从来不是“女性专属”

长久以来,HPV(人乳头瘤病毒)被贴上“女性健康杀手”的标签,因其与宫颈癌的高度关联性。然而,数据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男性感染HPV的风险同样触目惊心。全球范围内,约90%的男性一生中至少感染一次HPV,且生殖器感染率高于女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肛门癌、阴茎癌、口咽癌等,而低危型则与90%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相关。

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张金玲指出:“男性感染后,病毒平均清除时间超过2年,且易重复感染。这不仅威胁自身健康,还可能通过性接触‘乒乓式传播’,增加伴侣的宫颈癌风险。”这一科学事实,彻底颠覆了“HPV与男性无关”的陈旧观念。

三、从“四价”到“九价”:男性健康防护的里程碑

此次获批的进口九价HPV疫苗,覆盖了HPV6、11、16、18、31、33、45、52、58九种高危型别,较四价疫苗新增五种防护范围,可预防肛门癌、生殖器疣及癌前病变,为16-26岁男性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

深圳大学校医院院长赵海波感慨:“自男性适应证获批以来,咨询量翻了数倍。许多学生甚至跨校赶来,足见年轻群体对健康的重视。”目前,男性可选择四价(9-26岁)或九价(16-26岁)疫苗,三针接种费用约2500元,全程需半年完成。

四、一场关乎公共卫生的“双向奔赴”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90-70-90”的宫颈癌消除目标,强调男性接种对群体免疫的关键作用。国际研究显示,男女共防策略可使HPV感染率下降70%,加速实现消除宫颈癌的愿景。

深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阳芳用“打乒乓球”比喻性传播中的病毒反复感染:“只有双方共同防护,才能阻断传播链。”这种“双向责任”的理念,正在深圳这座创新之都生根发芽。一位女性受访者坦言:“男友主动接种疫苗,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尊重与关爱。”

五、让疫苗普惠更多人

尽管男性接种意识逐步提升,但挑战犹存。新京报调查显示,部分男性仍受“疫苗无用论”或“价格过高”的困扰。专家呼吁通过带量采购降低费用,并借鉴深圳、湖北等地经验,将适龄男性纳入免费接种计划。

此外,科普教育需持续深化。湖北省已将HPV防控纳入中学教材,深圳通过“健康中国”试点推动宫颈癌筛查与疫苗接种联动。这些举措为全国提供了“防-筛-治”一体化的样板。

健康,是责任也是爱的传递

方同学接种后的那句“特别安心”,道出了千万男性的心声。从深圳大学的第一针,到全国范围的推广,男性九价HPV疫苗的落地不仅是医学进步,更是一场关于健康平等与责任担当的社会启蒙。

正如世卫组织所倡导:“消除宫颈癌,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无论是选择接种的男性,还是支持伴侣的女性,都在用行动书写一个更健康的未来。这或许就是科学与人性的最美共振。

0 阅读:6

张鲁谈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