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中山吴先生家出了件怪事——老爷子那台按键都磨掉漆的老年机,既不能上网也没装微信,居然每月准时被划走50元流量费,整整7年愣是没被发现!
"这手机连个摄像头都没有,难道流量包是给手机里的蟑螂用的?"吴先生拿着这部堪称"电子古董"的手机哭笑不得。更魔幻的是,当他找运营商理论时,对方先是咬定有开通记录,被追问证据后又改口只退三年费用,活脱脱现实版《皇帝的新流量包》。
流量包的“隐身术”:老年人的钱,究竟被谁盯上了?您可别以为这是个别案例。前两年警方破获的案子让人脊背发凉:全国近百万台老人机出厂就被植入"吸血木马",自动订阅增值服务不说,连扣费短信都能拦截。
这里头藏着条黑色产业链:
手机厂商里有人捣鬼,把扣费程序焊进主板
运营商睁只眼闭只眼,给扣费开绿色通道
黑心商家专挑老人下手,吃准他们看不懂话费单
网友神评论:"建议这些手机改名叫ATM机,还是24小时自助取款那种!"
流量包的“锅”,真该运营商全背?表面看是运营商吃相难看,但细想更值得玩味:
老年机设计越简单,暗门反而越隐蔽,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
三年诉讼时效成了护身符,敢情薅羊毛还讲究"过期不候"?
多少老人至今蒙在鼓里,话费单在他们眼里跟天书没两样
要说黑色幽默,这持续7年的"幽灵流量包",都能申报"最执着无效消费"吉尼斯纪录了!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慢半拍”的爸妈?每月帮爸妈核对话费单,比送保健品实在
买老人机认准"三无"——无预装、无智能、无杂牌
遇事别怕扯皮,民法典白纸黑字写着:未经同意的收费都不作数!
科技本该是温暖的拐杖,不该变成掏空老人钱包的无形手。毕竟谁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但某些企业收钱的速度,倒真比龙卷风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