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头号死因,每年无情地夺走约 1790 万人的生命,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 32%。
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防,研究者们从未停止寻找有效的预防策略,而饮食干预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
其中,地中海饮食(MedDiet)因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紧密相关而备受关注,适量饮用葡萄酒更是被认为是地中海饮食中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葡萄酒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论众说纷纭,尤其在适量或少量饮用时,其潜在益处一直饱受争议。
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往评估葡萄酒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依赖于参与者自我报告的饮酒量,这一方式存在主观误差,且易受饮酒观念影响,导致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一项近期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HJ的新研究中,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即利用尿液中的酒石酸作为客观生物标志物,对葡萄酒消费进行量化评估。
本次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队列分析方法,数据源自 PREDIMED研究的基线和一年期数据。PREDIMED 研究是一项大型、平行组、多中心、随机对照干预试验,平均随访 4.8 年,旨在评估富含特级初榨橄榄油或坚果的地中海饮食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 1232 名参与者,其中包括 685 例心血管疾病新发病例和 625 名随机子队列参与者(含 78 例重叠病例)。
研究人员通过医疗记录审查、与参与者及其家庭医生持续沟通、年度体检记录查阅以及国家死亡指数查询等多种方式,严谨确定心血管疾病病例。
同时,收集参与者隔夜空腹后的尿液样本,采用经过验证的测定方法测定了参与者尿液中的酒石酸含量,并利用食物频率问卷(FFQ)收集参与者自我报告的葡萄酒消费量等信息。
研究人员发现,尿液中的酒石酸与自我报告的葡萄酒消费量在基线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当将葡萄酒消费量和酒石酸均作为连续变量进行分析时,在充分调整模型后,两者的关联依然十分紧密。
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尿液中的酒石酸对葡萄酒消费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一系列结果充分表明,尿液中的酒石酸可作为评估葡萄酒消费的可靠生物标志物。
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基线时尿液中酒石酸的原始水平将其分为五组(<1 µg/mL、1 - 3 µg/mL、3 - 12 µg/mL、12 - 28 µg/mL 和> 28 µg/mL),并分析了不同组别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结果显示,与尿液中酒石酸排泄量 < 1 µg/mL 的参与者相比,酒石酸排泄量在 3 - 12 µg/mL(约相当于每月饮用 3 - 12 杯葡萄酒)和 12 - 35 µg/mL(约相当于每月饮用 12 - 35 杯葡萄酒)的参与者,在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
从具体数据来看,每月喝3到12被葡萄酒的人群,其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8%,而每月喝12到35杯葡萄酒的人群,其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50%!而在其他酒石酸排泄量组别中,未观察到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显著关联。
进一步的分层分析表明,在男性中,酒石酸排泄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每月3到12被葡萄酒组和 12到35杯组的心血管风险分别下降了59%和69%!而女性仅在3到12杯葡萄酒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父女关系降低了48%。研究人员还对自我报告的葡萄酒消费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了分析,与使用酒石酸作为生物标志物相比,发现其关联程度相对较弱。这再次凸显了采用客观生物标志物评估葡萄酒消费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该研究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发现以酒石酸作为客观生物标志物衡量的轻至中度葡萄酒消费,与地中海高心血管风险人群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前瞻性相关。
具体而言,每月饮用3 - 12 杯和 12 - 35 杯葡萄酒(相当于尿液中酒石酸排泄量为 3 - 12 µg/mL 和 12 - 35 µg/mL)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该研究为适度饮酒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但饮酒对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个体差异、饮酒模式、遗传因素以及与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的相互作用等均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探讨葡萄酒中潜在有益成分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在个体层面制定精准的饮酒建议,以实现心血管健康的最大获益。
因此,对于这样的研究结果的解读和应用,还是应保持谨慎态度,当然不必因为这样的结果,原来不喝酒的人,就去喝红酒,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控制饮酒量,同时还要注意,在适量饮酒的同时,还应该结合健康饮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来全面提升身体健康状态,保护好我们的心血管健康。
参考文献:
Inés Domínguez-López, et al, Urinary tartaric acid as a biomarker of wine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PREDIMED trial,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4;, ehae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