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万顶尖人才正逃离美国,回归中国!这泼天富贵我们接得住吗?

寂静夜晚低 2024-12-28 20:51:12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最近几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归国热”,并且这次“归国热”的规模史无前例,据全球化智库(CCG)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已有超过260万顶尖人才选择回归祖国;每年更以超过50万名海外留学生的规模回流,回国率超过84%。

以往我们为了人才外流扼腕叹息,如今大量人才回归,这“泼天的富贵”我们又能否接得住呢?

海外精英有多少选择回国?

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曾面临严峻的人才外流挑战。彼时众多毕业生倾向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并在硅谷、华尔街或欧洲科研机构扎根,导致国内出现严重的人才缺口。如今,这一趋势已悄然逆转。

许多年轻的中国科学家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后,选择回国,加入国内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投身基础研究。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学校,近年来就引进了不少在国际上有名的青年科学家。

在互联网行业,同样涌现出众多海外华人高管回国创业,并创办了不少独角兽企业。

他们带着在海外积累的经验和人脉,给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生物医药领域亦不例外;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投身于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创新等前沿行业。

随着中国文化实力增强,众多艺术设计人才也选择回国,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艺术设计及文化创意领域大显身手。工业交互领域脱颖而出,成为备受艺术生关注的“新宠”。

作为海归人才的代表,曹原的故事确实极具代表性。曹原出生于1996年,四川成都人。2020年,曹原在《自然》上连发两篇石墨烯论文,对石墨烯研究事业进行进一步探索。2021年,他又一次发表一篇顶尖学术论文。尽管曹原在国外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但他始终心系祖国。

面对美国方面的优厚待遇和全球最高水平的科研环境,他并未心动;2023年坚持回到中国,为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是数学奇才丘成桐。他在中国建立了数学研究所与研究中心,组织各种层次的会议和人才培养计划,并募集大量资金来支持中国的数学研究。

2020年,丘成桐回归中国,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数学研究及教育的发展,并担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为数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他代表性人物还包括牛谦教授,他在凝聚态物理和量子信息科学做出重要发现,选择回国为中国的物理学研究贡献力量;潘锦功是新能源领域的顶级专家,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回国后,他带领团队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语宁。她自英国名校学成归来,如今在唯品会大展拳脚。短短半年间,她带领团队实现了某国际品牌销售额的飞跃式增长。语宁的故事,正是海归年轻一代,对国内发展机遇充满信心和期待的生动写照。

海外人才归国,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智联招聘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后,海归优先岗位增长迅速;在新能源、电气、电力等新兴行业,职位同比增加了71.7%。这一惊人涨幅,显示国内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极度渴望。为了争抢这些精英,国内企业不惜成本,高薪、股权激励、科研经费支持等福利应有尽有。

海归优先岗位的平均月薪呈现连年上涨趋势。例如,2023年海归优先岗位的平均月薪,已达到15240元,比2022年增长了3.8%。;甚至有的企业还专门为海归博士设立了奖励计划,每年提供数十万元的科研经费及生活补贴。

除了工作上的优厚待遇,国内的生活的便捷和舒适也很有吸引力。国内的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地铁、公交、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出行方式多样且便捷。从政务服务到社区服务,都变得相对高效,通过手机APP即可办理各种手续和查询信息。

当然,海外环境的变化也在推动着海归人才的回流。在美国,一些中国学者因为国籍或研究领域等原因,遭遇了科研资金的限制、审查的困扰,甚至被要求签署“忠诚誓约”等不公平条款。这也促使着部分高端人才选择回国。

回国后,他们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科研经费支持、实验室设备、团队建设等全方位的支持。国内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加。国内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海外人才归国,对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回流人才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国际化视野和多元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海归教授,显著帮助中国大学提升了学术水平和国际的排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中,有留学经历的院士占比较高;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留学回国人员在校长、博士生导师等关键岗位,也占比较大。

在新质生产力上,回归人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沈小勇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与导师贾佳亚一起创立了智能制造科技公司,把目光投向工厂、矿山,试图用科技改变这些老旧行业。

中国要持续吸引回流人才,仍需解决几个问题。虽然国家这几年的科研经费有所增加,但还需要继续简化申请流程,让资金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到位。一些地方和机构已经实施了科研项目经费的“包干制”或“负面清单制”,即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和束缚。

同时还需要为海归人才提供充足的科研资源和实验条件,以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北京市的“未来科学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里聚集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和高水平的实验室,为海归人才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科研环境。

海归人才回国后,也并非没有后顾之忧

住房和生活成本,是许多海归人才回国后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为海归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如廉租房和购房优惠等,进一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上海市就推出了针对海归人才的住房补贴政策。

在上海市虹口区、宝山区、杨浦区、徐汇区、闵行区、松江区、浦东区租房的海归人才,均可以申请6个月的租房补贴,补贴金每月0.7万至3万不等。此外,深圳市也为新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提供租房和生活补贴,具体为本科生15000元/人,硕士生25000元/人,博士生30000元/人,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了专门针对海归人才的专项资金;国内多家单位还为优质的海外人才,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引才待遇,年薪制(80万/年起)、安家费不少于300万、提供不少于600万的科研启动经费等。

要吸引海归人才回国,政府在教育资源上也必须加大投入,确保他们的孩子能接受优质教育。比如深圳规划和建设多所国际学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归家庭需求。目前,深圳拥有包括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等知名学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形成了多元文化氛围。

还有些城市着力提升海归人才的医疗保障质量,例如在杭州就推出了“海归人才医疗绿色通道”。这一通道为海归人才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和保险,包括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住院等便利措施。

在全球人才竞相流动的今天,中国已从人才输出的传统角色,转变为全球人才争夺战的核心战场。维持并加强这股人才回流的浪潮,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一个国家的崛起,不在于别人给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有多少人愿意为它奉献。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吸引与培育机制。

参考资料:

燕归来:北京大学中青年海归学者们的故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沧海丹青(海归北京创业实录) 北京出版社 2024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