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麟征当团长时和陈诚结怨,几年后龙云请客,关麟征将陈诚骂吐血

小小香 2024-12-10 16:08:51

关麟征陈诚恩怨始末记

1943年金秋,云南王龙云设宴款待国民党高级将领,席间却爆发一场令人震惊的争执。驻守云南边境的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当众以一道"一声雷"锅巴为引,怒斥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直至后者脸色铁青。这场冲突并非偶然,实为十五年前埋下的仇怨终得爆发。这两位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一个是性情刚烈的西北汉子,一个是善弄权术的南方能臣,从1928年在第11师共事时便结下梁子。最终,这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恩怨,伴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而落下帷幕,关麟征选择离开军界,远赴香港,就此淡出历史舞台。

两代名将 迥异人生路

在民国军界,关麟征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这位出身陕西的汉子,自小便展现出刚直不阿的性格,在乡里便因打抱不平而闻名。

少年时期的关麟征有一个简单的梦想,想当一名连长。这个愿望源自他对县城里那位威风凛凛的连长的仰慕。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他年轻时期,家道中落的他经由友人得知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通过一本名为吴麟征的青年护照,关志道改名关麟征,从此踏上了军旅生涯。

在黄埔军校,关麟征以一期生的身份开启了他的从军之路。他参与了北伐战争、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重大战役,以其英勇善战的表现赢得"中国的巴顿"的美誉。

与关麟征的军事才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诚的从政之路。这位浙江青田人的军旅生涯起步并不顺遂,年轻时曾因冒名顶替他人报考保定军校未果。

经过同乡关系的疏通,陈诚终于进入保定军校,毕业后担任了一名排长。1924年,他进入黄埔军校担任特别官佐,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新篇章。

陈诚的命运在1925年迎来转机,在棉湖之战中的出色表现使他获得了蒋介石的赏识。这一机遇让陈诚成为了蒋介石的亲信,也为他日后的仕途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国民党的权力体系中,陈诚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既是黄埔军校出身,又是蒋介石的同乡,更重要的是,他对蒋介石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忠诚。

这两位将领的性格与为人处世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麟征以其正直刚烈的性格闻名于世,从不屑于权术钻营。而陈诚则深谙权力游戏的规则,善于在政治漩涡中游刃有余。

时光飞逝,关麟征在军事上的才能虽然得到普遍认可,但在政治上却始终不得蒋介石的重用。反观陈诚,凭借着对蒋介石的忠心和政治手腕,逐步攀升到权力的顶峰。

这段历史见证了两种不同性格、不同处世方式的将领在乱世中的不同命运。一个恪守军人本分,一个擅长权术运作,他们的矛盾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调和。

黄埔军校师生恩怨情仇

1928年春天,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的军营里,一场足以改变两个人命运的对峙正在上演。时任师长的陈诚以"军纪不严"为由,当众斥责副师长关麟征。

关麟征站在操场上,身姿笔直如标枪,面对着陈诚的训斥毫不退缩。在场的士兵们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这两位黄埔军校出身的将领之间的火药味十足的交锋。

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一件看似平常的军务纠纷。陈诚认为关麟征擅自调动部队,违反了军令。而关麟征则坚持自己的决定是为了应对紧急军情,完全符合战时需要。

争执的背后实则暴露了两人对军队建设理念的根本分歧。陈诚主张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命令服从,关麟征则强调灵活机动和战场应变。

这场争执最终以关麟征主动请求调职告终。他宁可放弃副师长的职务,也不愿在陈诚手下勉强共事。

调任后的关麟征在其他战区屡建战功,但这段经历却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此后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与陈诚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

随着时局变迁,两人的矛盾并未随着职务的分离而消散。在各种军事会议和场合中,他们之间的暗潮汹涌始终存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关麟征在台儿庄战役中指挥若定,创下以一个师对抗日军一个师团的战绩。这场胜利让他在军中声望日隆。

与此同时,陈诚通过政治手腕和对蒋介石的忠诚,逐步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他开始参与军队人事调动的决策,对关麟征的仕途产生了直接影响。

1941年,远征军组建之际,陈诚出任司令长官。关麟征虽然战功赫赫,却被安排在边远的云南驻防,这一人事安排被不少人视为陈诚打压异己的表现。

在云南期间,关麟征依然保持着他的军人本色,严格训练部队,整肃军纪。他的部队在滇西战场上屡创佳绩,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然而,功高震主往往会招致猜忌。关麟征的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不断提升,这让已经位居高位的陈诚愈发警惕。

两人之间的积怨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达到顶点。关麟征针对战术部署提出的建议被陈诚当众否决,双方的言语交锋险些演变成肢体冲突。

这场由军纪之争引发的恩怨,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政治角力。它不仅影响了两人的仕途,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国民党军队的统一指挥。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人事纠葛并非个案。它折射出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派系之争,也反映了军人性格与政治手腕之间的永恒矛盾。

滇军宴席风波一触即发

1943年的昆明,秋意渐浓。云南王龙云在官邸设下盛宴,邀请远征军各路将领共聚一堂。

宴会厅内高朋满座,觥筹交错。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端坐主位,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则在侧席就座,两人相隔数席,却仿佛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高墙。

龙云府上的厨子准备了一道特色菜"一声雷"锅巴。这道菜需要趁热食用,锅巴与滚烫的汤汁相遇时会发出爆响,象征着吉祥如意。

当侍者将这道菜端到关麟征面前时,他突然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看向陈诚。在场的将领们顿感气氛骤变,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关麟征拿起那盘"一声雷",声音洪亮地说道:"陈司令,这道菜很有意思,我请你品尝。"话音未落,他已经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座。

陈诚面色阴沉,眼看关麟征带着菜品步步逼近。宴会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这一幕的发展。

关麟征走到陈诚面前,将菜品重重放在桌上。他开口道:"这'一声雷',不正像当年你在第十一师时对我的训斥吗?十五年了,这笔账,今天也该算算了。"

陈诚的脸色由阴转青,手中的筷子握得发白。他冷冷地注视着关麟征,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锋,仿佛有电光闪烁。

关麟征继续说道:"你当年以军纪为由责罚于我,可这些年来,我率部在滇西抗日,战功赫赫,可曾有违军纪?"他的声音在宴会厅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带着十五年来积压的不平。

龙云见势不妙,连忙起身打圆场。他举起酒杯,高声说道:"两位将军都是抗日功臣,何必为往事伤和气?来,我们共饮此杯。"

然而关麟征并未就此罢休。他转向在座的其他将领,慷慨陈词:"诸位都是抗日健儿,可曾见过我关麟征有违军令之处?可曾见我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陈诚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关将军,你这是在公然质疑军令。"他的话语中带着警告的意味。

关麟征却毫不退让:"军令如山,我自当遵守,但枉顾事实、打压功臣,这样的军令,我关麟征不服!"说完,他猛地一拍桌子,"一声雷"的汤汁溅出,发出一声脆响。

宴席最终在一片尴尬的气氛中草草收场。这场风波在军中传为佳话,人们私下议论,称赞关麟征的硬骨头,也感叹他得罪了陈诚后的命运。

这场宴席风波之后,关麟征与陈诚的矛盾彻底公开化。两人在军事会议上的争执更加频繁,各自的支持者也开始站队对立。

这顿饭注定要载入军中史册,它不仅是两个将领个人恩怨的爆发点,更成为了那个时代军中派系之争的缩影。关麟征用一道"一声雷"锅巴,道出了十五年的积怨,也预示着他日后的命运转折。

乱世浮沉将星黯然落幕

1943年的滇军宴席风波过后,关麟征的处境愈发艰难。陈诚通过各种军务会议和人事调动,开始对关麟征展开了一系列的打压。

1944年初,远征军总部下发一份密令,以"军区调整"为由,削减了关麟征所属第九集团军的军费开支和物资供给。部队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境,连基本的训练物资都难以保障。

在滇西前线,关麟征的部队仍在浴血奋战。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第九集团军凭借过硬的战斗素质,在松山、腾冲等地取得了重要胜利。

然而战功彪炳的关麟征却在军中的地位每况愈下。1945年初,一份来自远征军总部的调查报告指出第九集团军存在"军纪松弛"等问题,这无疑是陈诚授意的又一次打击。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关麟征被任命为第九战区副司令官,这个看似高位实则是个虚职,没有实际的指挥权。

1947年,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关麟征针对战局提出的建议再次遭到陈诚的否决。这次争执后,关麟征向蒋介石递交了辞呈,请求离开军界。

蒋介石考虑到关麟征在军中的影响力,并未立即批准其请求。相反,他将关麟征调往南京,名为军事顾问,实则是软禁监视。

1948年,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形势日益恶化,关麟征看清了时局。他以探亲为由,悄然离开南京,前往香港。

在香港,这位曾经的"中国巴顿"过着平淡的生活。他租住在一间普通的公寓里,偶尔与老战友聚会,谈论往事。

而他的宿敌陈诚却在这场大转折中继续青云直上。1949年,陈诚随国民党撤退台湾,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后来更成为了副总统。

关麟征在香港写下了一部回忆录,记述了他的军旅生涯。这本书中,他客观记录了与陈诚的恩怨,没有过多的个人情绪。

1960年,一个平静的午后,关麟征在香港寓所中离世。他的葬礼很简单,只有少数老友参加。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领,最终选择了平静地告别。

消息传到台湾后,陈诚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关将军是个好将领。"这句话既是对故人的评价,也是对这段恩怨的终结。

这场持续了近三十年的恩怨,见证了民国军界的沧桑巨变。两位黄埔军校走出的将领,一个选择了坚持军人本色,最终淡出历史舞台;一个精于权术运作,在政治浪潮中青云直上。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缩影。关麟征的结局,也许印证了一个古老的道理:乱世之中,刚直未必是求存的最佳选择。

在香港的街头,偶尔还能听到老一辈人讲起关麟征的故事。他们说,这位将军最后的日子过得很淡然,仿佛已经放下了所有的恩怨情仇。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而关麟征与陈诚的恩怨,也如同这滚滚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虽已消逝,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这段往事,成为了民国军界不可磨灭的一页传奇。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