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校考折腾乱象:想完成招生的高校,碰上想多拿合格证的美术生

慕青谈教育 2025-03-13 14:34:34

随着2024年艺考改革政策的实施,校考招生规模越来越小,2024年改革首年美术类一共有24所高校举行校考招生1.21万人,进入第二年的2025年,校考院校缩减到21所,校考招生规模已经低于1万人,仅有9959人,相较去年缩减了约14%。

很多美术生及家长都关注这个减幅,14%的确很多了,但真正减少的绝大部分计划出现在一所高校身上,这所高校是号称国内“第九大美院”的河北美术学院,该校今年的校考招生计划较去年减少了1200人,占缩减人数的71%;另外鲁迅美术学院缩减370人,占比也达到了22%;这两所高校缩减的校招计划就占了93%。也就是说,其他校考招生院校计划减少幅度基本可以忽略。

2025年虽然是艺考改革新政实施的第二年,在首年很多高校出现校考招生“滑铁卢”之后,2025年的艺术类校考就成了折腾学生最凶猛的一年。让校考美术生们最记忆尤深的一条艺考历程是:2月19-20日考完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交完卷后就奔赴机场连夜赶往重庆,有学生到重庆后在宾馆只休息了半小时,甚至很多学生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就进了2月20-21日的四川美术学院考场,川美考完一交卷就再度奔赴机场赶往广州、沈阳或者北京,去参加21-23号广美、鲁美和北服的校考,考完的学生又得连夜赶往北京、西安参加23号中传、央美、北印、西美的校考。有学生连续4天都是在考场、机场和飞机上度过,连睡觉也只有在飞机上打个盹,如果高强度的考试安排,在校考历史上绝无仅有。

很多网友、高考生及家长可能会问:“连续4天不怎么睡觉,高强度连轴转,这些美术生为何要如此不顾命地去参加校考呢?”不理解美术生,不理解“八大美院”在美术生心目中的地位,提出这样的问题也就不奇怪了。可是,对美术生们来说,“不要命”也要参加校考,因为在美术生心目中,美院就是“圣殿”,什么985、211都无法与校考院校媲美。

那么,美院的招生办难道就不懂这个道理吗?他们为何不多给一点时间,让美术生们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呢?非得把考试时间安排在一起,让美术生们“没日没夜”地赶考、连轴转。其实,对于美院们来说,他们也没有办法,去年大家基本上都启动了“破格”录取政策,而且还没有录满。将考试时间安排得如此紧凑,为的就是让大部分美术生“知难而退”,选择其中部分高校参加考试,可谁曾想到,美术生们依然是迎难而上,一个一个地挨着考,拿自己睡觉的时间去赶车到机场、在机场排队办理登 机手续、在考场门口抓紧时间打个盹。

在2024年艺考改革之前,所有的美院或校考院校都能体会到美术生们的艰辛,时间安排都非常充裕,为何现在不能了呢?因为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目标,要完成自己学校的招生任务,学校都希望所有的美术生都只考自己学校而不去考别的学校,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招生,时间安排如此紧凑,就是想让美术生们少考几所学校,少拿几张合格证,高考录取时的选择余地就会少一些,学校完成任务的机会就多一点。

可谁曾想到,美术生们都是“拼命三郎”,不仅将机票价格从300卷到了3000元,一个晚上也能赶到几千公里以外的考场中来参加考试,有学生一边哭一边考试、有学生一边走路一边睡觉,更有学生考试一结束就晕倒在考场门外,他们为的是多一张校考合格证。

目前已经到了各大校考院校公布校考复试成绩的时间,这些“拼命三郎”们,在查成绩时,拿到合格证的美术生那会心地一笑,和未能合格的美术生们眼眶里的泪珠,此中心酸,除美术生自己之外,谁能说得清?高高在上的所谓“文化生”们,别拿那异样的眼光来看艺考生了,他们值得每一位“文化生”学习与敬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