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腿抽筋,这酸疼只有经历过得人才懂”。
小时候在睡梦中腿抽筋,大人会告诉我们是在长个子,现在我们在半夜腿抽筋,身边的人往往会告诉我们是缺钙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抽筋这一现象可能并不陌生,当我们过度劳累、肌肉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者缺钙时,抽筋就会“光临”。
然而你可能未曾想到,这种看似平常的现象,有时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预示着一些潜在疾病的到来。
有一位大姐,今年47岁,身体还算健康,平时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但是也受到了腿抽筋的困扰。
刚开始她也以为是缺钙引起的,没怎么注意,可到了医院去检查才发现,是血栓导致的。
大姐如今也是庆幸自己当时去看得及时,早发现了有血栓的病症,不然就不是小问题了。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缺钙虽是导致腿抽筋的原因之一,但是有其他症状表现的时候也要重视起来。
抽筋的原理分析和症状
抽筋,有一个医学用词,叫做肌肉痉挛,指的是我们的肌肉会在特殊情况下并不由自主的收缩,常常伴随着疼痛和不适感,在腿部抽筋时,我们可能会感到肌肉紧绷、僵硬,甚至疼痛难忍。
抽筋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秒钟到几分钟不等,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但是如果严重的话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抽筋的生理性原因
首先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电解质的失衡,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包括钾、钠、镁等元素。
这些电解质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体内电解质平衡被打破时,肌肉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抽筋。
尤其是镁元素,它能够调节我们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果长期缺少,他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容易增高,会使得肌肉在夜间更容易出现痉挛现象。
除了电解质失衡,身体水分补充不足也会导致晚上睡觉时腿抽筋的发生,大家都知道,水分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维持着我们的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但它也起到我们肌肉收缩或者舒张的作用。
当我们的身体缺水的时候,体内的血液也会变得粘稠起来,导致循环不畅,这样下去,肌肉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就会出现抽筋的情况。
尤其是在夏季或干燥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汗过多,造成水分流失,进一步增加了夜间腿抽筋的风险。
此外就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比如在白天,长时间的站立和行走,或者是进行剧烈的运动之后,我们的肌肉纤维会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没有好好放松的话,晚上就会出现抽筋问题。
而且如果很长时间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的话,会让我们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增加抽筋的风险,比如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或睡觉时姿势不正确,都可能导致腿部肌肉疲劳和痉挛。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引发肌肉痉挛,比如利尿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等都可能引起腿抽筋。
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干扰神经肌肉传导过程或影响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如果你正在服用这些药物并出现了夜间腿抽筋的情况,建议咨询医生以了解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这些问题早有研究表明,长期缺乏镁元素的人群中,约有30%的人在夜间会出现腿抽筋的情况,而在那些从事体力劳动或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中,由于肌肉疲劳和紧张状态,夜间腿抽筋的发生率更是高达50%以上。
那么关于我们身体上的病因有哪些呢?
抽筋的病理性原因
我们的身体如同一台精密的仪器,神经系统则是这台仪器的指挥系统,然而当神经系统出现问题时,我们的身体就可能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其中就包括夜间腿抽筋。
其中一个原因是多发性硬化症,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和脊髓神经细胞,当神经细胞的髓鞘被破坏,那么神经传导功能就会受损。
当这种损害影响到控制腿部肌肉的神经时,就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同样,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和痉挛。
血管问题也是夜间腿抽筋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血栓、静脉曲张和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都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肌肉无法得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当肌肉长时间处于缺氧和营养不足的状态时,就容易发生痉挛。
静脉曲张主要是腿部静脉血管扩张、扭曲或者突出,而动脉硬化则是由于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而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这些都会引起腿部的疼痛甚至抽筋。
如果你长期遭受夜间腿抽筋的困扰,并且伴随有静脉曲张或动脉硬化的症状,比如腿部疼痛、肿胀、麻木等,那么你可能需要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还有哪些潜在的因素导致抽筋的发生呢?
有哪些潜在疾病的征兆
我们要明确的是,抽筋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的疾病,然而当抽筋现象频繁发生,且伴随其他症状时,我们就需要警惕了,因为这很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征兆。
首先要说的就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症,它主要是因为我们体内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伴随而来的就是我们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会出现异常升高的现象,肌肉痉挛也会由此产生。
此外肾功能衰竭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因素,肾脏在维持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肾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进而引发抽筋。
除了内分泌和肾脏疾病,糖尿病也可能与抽筋有关,他们因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出现作用障碍问题,就会导致血糖升高,电解质也会受到影响出现紊乱,增加抽筋的风险,据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抽筋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
然而,抽筋的潜在病因远不止这些,在神经系统领域,癫痫和帕金森病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癫痫是一种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其症状包括抽搐、意识丧失等,而帕金森病则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它的症状主要是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的肌肉造成损伤,出现疼痛感。
那么在平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去预防这种病痛的发生呢?
抽筋的预防方法
一方面就是补充钙和电解质,钙是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矿物质,而电解质则负责维持肌肉细胞的正常功能。
另一方面要避免疲劳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进行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都可能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增加抽筋的风险。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可以适时活动身体,如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或变换姿势,以缓解肌肉疲劳。
再者,注意保暖也是预防抽筋的重要手段,在寒冷的环境下,肌肉容易受到过度寒冷的刺激,导致肌肉痉挛和抽筋,我们应该注意穿着保暖的衣物,避免让身体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同时在游泳、洗澡等情况下,也要注意水温不要过低,以免对肌肉造成不良刺激。
最后就是要做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对抽筋的抵抗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过度也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抽筋。
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运动计划,根据自身体质和运动能力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运动后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都有助于降低抽筋的风险。
结语
总之,抽筋虽然看似平常,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严重的健康隐患,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抽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