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省心更便捷!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18 11:16:17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谢菲)无需垫付医药费、报销更便捷……4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文,自4月1日起,在全部地级市组织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工伤职工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工伤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这项政策让工伤职工在跨省就医时无需垫付医疗费用,减轻了经济负担,简化了报销流程。如果这一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将会给严重失能的患者带来很大的好处,特别是颅脑损伤、脊髓损伤、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患者,受益最大。”4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赵凯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类患者行动不便,异地结算既能使患者在工伤发生地得到及时的救治,又能节省来回奔波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避免了往返奔波和资料遗失所带来的麻烦。

《通知》提到,各地要根据协议机构基础条件,分三步走逐步实现全部三级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全覆盖:自2025年4月1日至当年年底,原试点地区30%以上三级、新纳入地区至少一家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支持跨省直接结算;至2026年底,原试点地区50%、新纳入地区30%以上三级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支持跨省直接结算;至“十五五”末,原则上全部地区所有三级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均支持跨省直接结算。原则上至2026年底,各省50%以上康复和辅助器具配置协议机构支持跨省直接结算,至“十五五”末全部实现。各省应根据工伤职工就医需求,推动更多职业病、骨折、烧伤整形等专科协议机构支持跨省直接结算。

“这一政策有效扩大了康复医疗服务的供给。通过跨省结算,解决了地域间服务能力不均衡的问题,让更多地区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原本难以获取的专业康复服务,从而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更广泛的覆盖。”在江苏省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智勇看来,这一政策鼓励跨省结算,有利于服务能力强、专业的康复器具机构发展,方便群众选择优质医疗服务机构,从而享受更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这也意味着康复器具行业将迎来新机遇。”马智勇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跨省直接结算的便利性吸引了更多异地工伤职工选择优质的康复器具配置机构,从而扩大了市场需求,并提升了客户的消费意愿。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也会被迫推动技术创新,开发更智能和个性化的产品,并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促进整个康复器具行业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发展。”马智勇说。

1 阅读:17